2021年古代文化常识精选选择题(二)附答案
2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若干人,前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二、三甲若干人,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登极,本指登上屋顶,后指皇帝即位。古代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形容皇帝即位,如:践极、南面、荣登大宝等。
C.夷夏,夷指中国周边少数民族:夏指华夏,一般指代中国。夷夏是夷狄与华夏的并称,在古代常用来指中国境内的各族人民。
D.太医丞:是古代医官名。宋史记载,熙宁九年,于太常寺下设置太医局,管理医学行政和医学教育,太医丞是其中的署官。
2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科举考试最高级别的殿试中,皇帝在殿廷上,对乡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或由皇帝委派的大臣主管,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皆可统称进士。
B.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
C.字,又称为表字。古代男子成年后,由于其同辈或属下等不便直呼其名,便另取一与本名含义有某种关系的别名,称之为“字”。
D.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
2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宫,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阁。借指太子本人,太子就是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历代皆是。
B.在我国古代官职任职授官中,“除”是任命,受职的意思;“辟”是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C.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也常用于书信、表奏的首尾,表示恭敬。
D.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冠礼在宗庙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24.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
B.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C.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礼部侍郎是礼部的最高长官。
D.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2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26.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教授”是我国古代的学官名称,宋代除宗学、医学、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的州、县均置教授。
B.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C.庐墓:指古人于父母或师长去世后在坟墓旁搭盖的小屋,供丧家守丧期间居住,以守护坟墓,举行丧仪,寄托哀思。
D.屯田: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
27.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败北”指军队打败仗,背向敌人逃跑。如“追亡逐北”(《过秦论》)不一定是往北逃。
B.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
C.“春秋”既可指春季秋季,也可指我国特定的历史时代,还可指儒家经典及年龄。
D.“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戌日。
28.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这里代指官服。
B.“逆龙鳞”比喻犯人主或强权之怒。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触之者则必杀人。后人用“龙鳞”指皇帝或其威严。
C“坟典”是《三坟》、《五典》的合称。《三坟》,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即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之书。
D.“众请戮偏裨以塞责”中的“偏裨”指偏将,裨将,是将佐的通称。古代佐助大将的将领称偏裨,亦称副将。
29.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徒流”是古代刑法。“徒”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流”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
B.“赠银青光禄大大”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
2021年立秋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C.孝廉,是秦始皇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D.故老,古代常指地方上很有社会声望的年高而见识多的人,“宾礼故老”就是将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像宾客一样敬重。
30.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博士是古代的官职名称,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传授经学。
C.太学是古代的国立大学,始设于汉代,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D.“僭于天子”,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
3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墓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属于韵文,用于对死者的赞扬、悼念等。
B.“有司”通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C.拜,有“授予官职”之意,也有“升任”之意,类似的词有擢、起、左、进等。
D.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3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监察御史赴各地的巡视者,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等。
B.盐引,指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
C.流民,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指到处流浪、无所事事的人。
D.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也指古代皇帝对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的加封。
3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抗疏,古代指臣子向皇帝上书直言。如“匡衡抗疏功名薄”中,以“匡衡抗疏”暗指自己因抗疏触怒皇上。
B.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C.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古代军需物资运输主要以水路运输为主,在水路不通处再辅以陆路运输。
D.汉代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
34.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
B.讼牒,诉状,封建社会打官司的文书。讼,诉讼;牒,诉状,也常指古代官府的往来文书。
C.“举”是“考中”的意思,宋试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法,一般是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也叫“墨刑”、“刺字”等。
3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理寺”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掌管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
B.驰传,古代指驾驭驿站车马疾行。也指古代驿站的一种马车。
C.“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D.征,指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汉代选拔人才的形式主要是科举和征辟。
36.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商、羽是中国古代五音中的商声和羽声,此处泛指曲调,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B.“兵部尚书”,是六部尚书之一,主要负责兵部的文秘工作,兼有参谋职能,但是没有实权。
C.杀青,古人在竹简上写字,用火烤去竹简的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虫蛀,这道工序称为杀青。后来泛指书籍定稿。
D.受禅: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之中。后来中国的帝王更替,也有以受禅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37.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
B.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冠礼在宗庙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C.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D.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事等,封事是预防沿漏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
38.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B.“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C.刺史,古代官职名,汉武帝时在全国分设十二部(州),每部(州)设置刺史一人,巡
行郡县,“刺”有检核问事之意。
D.唐初设翰林院,作为文人和卜医技术待诏的处所,并非中央机关。后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士,专掌皇帝的机密诏令。
39.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少牢”指我国古代祭祀时用羊和猪当祭品,“太牢”则指祭祀帝王时用牛、羊和猪当祭品。
B.伶是封建时代对歌舞或戏曲演员的称谓,又叫伶人、伶官、优伶。马伶就是一个姓马的伶人。
C.衅钟:古代的一种礼制,“钟”这种重要器物制成时,人们一般会杀牲取血涂在上面祭祀。
D.公车:汉代官署名,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40.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功这里指服丧九个月穿的丧服。古代丧服分为五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为不同的亲属服丧要穿相应的丧服。
B.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据学界考证,周代宗庙制规定,只有天子和诸侯可以设宗庙,其余人则不准设
庙。
C.后生,年轻人、后辈,《论语》中有“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之语。“卿宗后生”即“爱卿家族中的年轻人”。
D.“进士”,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进士一甲称“进士及第”,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参考答案
21.A解析:一甲仅限三名,不是若干名。22.A解析:不是乡试而是会试。23.A解析:也有例外,清朝好几代不是。24.C解析:礼部最高长官为礼部尚书。25.B解析:吏部(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事)礼部(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等)26.D解析:“屯田”有军屯与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27.B解析:立秋之后是处暑。28.A解析: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29.C解析:不是秦始皇时设立的,而是汉武帝时设立的。30.A解析:“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错,博士,在文中是官名。31.C解析:“起”有两个意思:一是第一次做官,二是重新起用。不含“升任”之意。“出、左”一般表示贬官。32.C 解析:流民指因自然灾害或战乱而流亡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33.C解析:戍漕,是指水路运输军需物资。34.A解析:“出”一般是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35.D解析:应是“察举和征辟”,《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科举制产生于隋朝。36.B解析:“但是没有实权”说法错误,兵部尚书是六部尚书之一,是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拥有实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