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4日黄历
2022年10月24日黄历
    生肖纪年法中,一般都是以立春开始为新的一年。结合传统民俗和生肖五行,可以得出年立春的这一天,就是属虎人本命年的开始时间,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首个节气,也是古人最早的庆祝新年的时间。在公立年2月4日立春开始,直到年的2月4日立春结束,这个期间段,都是生肖纪年法中的虎年。而这种纪年法通常都是古人常用的。
    春节习俗
    扫尘——民谚说道: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做扫房,南方叫做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全盘展开清扫、衣被用具、洗清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门画——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春联——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进而来的。《淮南子》上说道,桃符(即为桃水麻)就是桃木刻变成的。上面刻着攻灭天主的咒语,一年一再加。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写诗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宣布问世,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下春联一副,以绣新年”。以后,春联以求推展,沿用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必须贴春联。
    爆竹——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据南梁人宗懔撰写的《荆梦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从辟山妖恶鬼。”古时放爆竹,是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由于竹内空气受热膨胀,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避邪驱鬼,祈盼来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后,发明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
    除夕——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述,除夕习俗最早通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重新认识是否都必须互拜,百姓则各仁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来“仁盒”,即将贺年帖放到精巧美观的饰盒里赠送给亲友,当众庄严。今日中国民间,“除夕”已沦为一种传统习俗,至谢谢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除夕,互致问候。
    压岁钱——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在中国,关于压岁钱的来由,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
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但这些传说于史无据,不足为凭。压岁钱的习俗真正始于何时众说纷纭。>>
    “压岁钱”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古时文人雅士则盛行共食除夕扣。除夕扣就是如今的贺年片,就是由古代的名片演进而变成。据清代赵翼考据,西汉时没纸,削竹木为刺及,上书名姓氏,叫做“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缀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作“名纸”。六朝时缩写为“名”,唐代叫做“门状”。宋代还别名“手刺及”、“门刺及”。明清时曾叫作“寸褚”、“红单”。
    各地春节美食
    北京
    作为首都,北京的节日气氛来得更为热烈,烤鸭、红烧鱼……都是餐桌上的“熟客”。其实,与这些“大菜”相比,一些点心反而更是人们的心头好。老北京人家里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做成的凉菜,此外还有“芥末墩儿”,也是一种凉菜,用来佐酒和开胃。
    上海
    “鳗影高悬,鲞味四溢”,是上海人春节最有味道的写真,清蒸鳗鱼卷逐渐成为上海人过年餐桌上根深蒂固的一道美食。
    广东
    “发财就手”在广东年夜饭的餐桌上必不可少,它实际上指的是发菜蚝豉炖猪手,而今发菜并不提倡吃,生菜的利用则更多一些。发菜或生菜,粤语中都有“发财”“生财”之意。而“蚝豉”,有“好事”的谐音;“猪手”则意指“就手”,即得心应手。
    东北
    “粘豆包”也叫“年豆包”,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包的年饽饽。粘豆包是东北人春节期间喜欢吃的一种粘食,用黄米面和小豆馅自制而成。粘豆包最早是供祖先用的祭品,也是出门打猎时的食物。这要全家人一起在年前包完,并在过年一起吃,预示着全家幸福、美满、和谐。
    四 川
    和腊肉一样,是四川人团年饭上不可缺少的美食,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灌几斤香肠,一眼望去,每家的
2022年立春时间窗台阳台上挂着一条条整整齐齐、红白相间、泛着诱人油光的香肠。对四川人来说,没得香肠,就没得年味!
    江苏
    “廿八,把面发;廿九,蒸馒头”,在除夕之前的这两天,按照传统习俗每家每户一定要蒸上几锅面食,发面和蒸馒头的习俗就取来年发大财、日子过得蒸蒸日上的好彩头。
    湖 南
    红烧水鱼和湘辣肘子是春节必点之菜,这两道菜分别寓意“纵横天下”、“家肥屋润”。家家户户必吃的“合家欢乐”(又叫“杂烩”、“合菜”),其实是豆腐、肉丸、猪皮、香菇、木耳等家常用料,炖出一锅清汤,汤菜和着吃。
    湖 北
    湖北的新年菜要求丰盛:一般是十个菜,两道汤,共十二道菜。鸡鸭鱼肉中的鱼要求是全鱼,象征“年年有余”,还要有湖北特有的鱼糕和蛋饺。
    福建
    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新年吃长寿面是预祝寿长百年,有“长命富贵”、“福长禄深”的吉祥寓意。同时,还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漳州一带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江 西
    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