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古代制约皇权之因素
谷歌街景 中国>雅诗兰黛眼霜棕瓶丝祙【摘 要】中国古代“君主专制”问题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中阐述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从秦朝到清朝不断强化的过程,但老师和学生都容易形成中国古代“君主绝对专制”的印象。实际上中国古代君主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拟从制度、思想等层面对中国古代皇权所受到的制约进行论述。
何悲何爱何必去愁与苦是什么歌【关键词】君主专制;皇权;制约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问题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从秦朝至明清,历代君王通过不断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至明清达于极盛。由此产生一个问题,即中国古代皇权至上,是否意味着皇帝可以完全不受约束而随心所欲呢?本文认为绝非如此。实际上,中国古代皇权并非无条件的超越一切。所谓皇权“至高无上”,仅仅是相对而言,历朝历代都存在着对皇权的制约因素。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角度作一粗浅论述。江苏移动积分商城
首先,从制度层面看,君权的行使所遭受的最大阻力即来自官僚体系。这里讲的官僚体系与相权有别。宰相仅是整个官僚体系的领袖,在他之下还有数量庞大的僚。官僚体系是治理
国家所必不可少的一套行政机器,没有这套机器君权本身即无法发挥。由于相权是整个官僚体系的枢纽,它对皇权的制约也就最为明显。
秦汉实行三公九卿制,宰相是独相,权力较大,按照钱穆先生的说法,在秦汉时代,“皇帝是国家的惟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在唐代三省制下,皇帝的诏令、制敕必须经过中书门下副署,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如果不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在当时被认为是非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虽然宋代相权较唐代衰落了,但仍保留了唐制中某些对皇权的制约因素,如封驳制度,也就是拒不起草、拒不颁行皇帝的旨意。到明代朱元璋罢相后,一切政务总揽于皇帝,皇权大大加强。明代内阁虽然一直不是法定一级的中央机构,但随着内阁权力的加强,也对皇权构成了一定的制约。明宣宗时,内阁拥有了“票拟”权,“票拟”就是阁臣们把对奏章的处理意见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进呈皇帝采纳。当阁臣发现他们所票拟的诏书被皇帝改票了,他们可以封还执奏。而皇帝撇开内阁直接内降中旨则是不合惯例的,就算一定要内降,也必须由给事中覆奏一次和尚书询问确认一次才可以施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