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一等奖创新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一等奖创新教案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
    教学目标
    能查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和积累材料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应用:养成良好的说写习惯。继续培养他们的写话兴趣。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领悟写动物的方法,通过实例抓住动物的特点具体描写。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查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难点:能查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教学过程
    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国宝大熊猫》。
    一、大脑运动操
    1.上课准备。
    师:请同学们准备好语文书、习作本和笔,按照温馨提示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前,书桌净。
    书展开,笔在手。
    坐姿正,认真听。
    准备好了,那就开始上课啦!
    2.大脑运动操。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你来配音。观看视频,猜一猜,大熊猫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试着为它配音吧!
    再来看第二遍,来听听这位同学的配音,请大家当小老师评一评,觉得有意思吗?(学生配音)
    这样的配音游戏有趣吗?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经常像这样想一想,说一说。每个人心目中的大熊猫不一样,配音就可能不一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介绍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二、目标导学
    1.学习目标。
    师: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能查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三/知识点讲解
    (讲解要点:收集和整合运用信息;清楚、准确地从几个方面介绍大熊猫)
    1.对比勾连,进一步了解本次习作的目标。
    师:“整合信息”,看到它,同学们觉得熟悉吗?我们本学期已经有两次习作涉及了这个目标,还记得吗?请看。在第一次习作《我的植物朋友》中,我们通过观察记录卡,将观察到的植物朋友的特点记录下来,对观察的信息进行初步整理。而在《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中,我们借助图表记录和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本次习作明确提出了“整合信息”的学习目标。那么整合什么信息呢?
    请大家读一读课本的内容,想一想。
    听听这位同学的看法。
    学生 1:整合信息,就是把查、收集到的关于大熊猫的资料,整理在下面的表格里。看来,用表格整理信息真是整合信息的小妙招啊!
    2.方法迁移,尝试整理,了解习作要求。
    师:在第一单元的习作中,我们也尝试着用表格,来整理了课本中的习作要求。现在,请大家举一反三,对照着课本,尝试着像第一单元这样,自己填一填学习任务单吧!
    习作要求
    写什么
    怎么写 写之前
    写的时候
    写之后
    填完了吗?来听听这位同学的分享。
    习作要求
    写什么 国宝大熊猫
    怎么写 写之前 查资料,整合信息。
    写的时候 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写之后 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大家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吗?运用表格整理习作的相关信息,这样,我们就把习作的要求弄清楚了,一目了然。这个小妙招好用吗?
    3.初读教材资料,梳理已知信息。
    (1)进一步了解“提示的问题”。
    师: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们的国宝,许多小朋友想要更多地了解大熊猫,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课本给了我们提示,你们到了吗?:大熊猫是猫吗?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2)明确要求,梳理信息。
    师:接着往下看,“围绕这些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看到这个要求,你想到了哪些学的过内容?想一想,从学过的内容中方法。听一听这些同学的看法。播放学生音频
    4:看到“围绕这些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就让我想到了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学生 5:我一看到这句话,就想到《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课文就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学生 6:看到这句话,我想到了,第七单元的课文都是从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听了同学们的分享,我们梳理一下,大家看看,同意吗?
    (围绕这几个方面介绍大熊猫)我们把这些课本提示的,小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介绍清楚了,就能让大家更了解大熊猫了。那么如何来介绍每个问题呢?比如,我们如何将第一个问题“大熊猫是猫吗”介绍清楚呢?这里只有问题,没有资料。那我们就可以去查相关资料。
    4.打开思路,收集信息。
    (1)初识表格。
    师:带着上面的三个问题,有同学查到了这样的资料。学生 7:1.动物名称:大熊猫。2.大熊猫是哺乳动物。3.大熊猫爱吃竹叶、竹笋等,有时也吃肉。4.大熊猫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课本中把这些信
息进行了归类整理。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这四组资料让我们对上面的问题和大熊猫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大家注意到这三个问题下面的省略号了吗?
    (2)打开思路。
    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我们可以自己提出疑问,也可以询问小伙伴,把问题补充在旁边。请大家按下暂停键,提一提问题吧!现在来分享同学们的提问,学生 8:我想知道大熊猫吃什么?大熊猫的寿命一般是多少?大熊猫是不是只产在中国?大熊猫为什么身上是黑白两的?中国的珍稀动物有很多,为什么只有大熊猫成了国宝呢?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是什么?刚出生的大熊猫有多大,是什么样子的?大熊猫是熊科动物,还是猫科动物呢?
    (3)收集资料。
    师: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查资料。如何查、收集资料呢?(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渠道去查、收集资料。)
    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报刊书籍、电视节目等渠道去查、收集资料。在这里,老师要强调一点,我们在收集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信息的准确性,不能道听途说,也不能似是而非。同学们,按下暂停键,
开始收集资料吧!
    (4)记录表格。
    师:收集好了资料,我们像课本中提示的一样,先把这些信息记录在表格里。一起来看看这个小组同学的记录表。哇,内容可真丰富!先自己读一读。
    记录表
    ①名称  大熊猫,别名猫熊
    ②类别  哺乳动物
    ③食物  爱吃竹叶、竹笋等,有时也吃肉
    ④分布地区  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⑤外形  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是猫吗?为什么
    ⑥头躯长,尾长  头躯长 1.2-1.8 米,尾长 10-12 厘米
    ⑦体重  80-120 千克,最重可达 180 千克
    ⑧颜  体为黑白两
    ⑨生活习性  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都是在睡梦中度过的;善于爬树,也爱嬉戏
    ⑩栖息地  长江上游,主要栖息在四川境内
    科目  食肉目,熊科
    数量  野生大熊猫数量不足 1600 只
    寿命  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 18-20 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 岁
    价值  大熊猫是中国独有的动物,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所以它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 800 万年,和它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因此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大熊猫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
不足1600 只。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国外,轰动全世界。2022 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就是以大熊猫为原型设计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