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25分)
1.(8分)【春之释义】
研学小组梳理“春”的含义,绘制了词义图表,请你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义项1:四季的第一季,如“一年
之计在于春”“② ”。
甲骨文字体是太阳的旁边围绕着小草与嫩芽,据此可以推测“春”的本义是:① 。
春有暖阳抚照之意,故春日美景被称为“春光”,如“春光明媚”,词语“春光满面”中的“春光”则喻指④ 。 ↑
字典中词义解释
↓
义项2:生机、活力,如“万古长
春”“③ ”。
(1)根据“春”的甲骨文字体,推测①处“春”的本义。
(2)结合词义,将“妙手回春”“春华秋实”分别填入②③处。
(3)联系上下文,解释④处“春光”的含义。
(4)补全讨论中的对话内容。
小文:为纪念孔子,山东曲阜修建“万古长春坊”。这个“长”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ch áng ”和“zh ǎng ”两种读音。你会选哪个读音?为什么?
小语:我认为,应该读 ,我的依据是 。
2.(11分)【春之诗篇】
同学们汇编了课内..
写“春”的古诗词,请你一起完成任务。 春之诗词 春之赏析 春之含义 几处早莺争暖树,①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秦观《行杏子》)
诗人写早莺歌唱,新燕衔泥;写姹紫嫣红,花开满地,写出
了春的无限生机。
充满希望
②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诗人或怀古伤今、诉说飘零之感;或感(k ǎi )□兴衰,抒发
忧国之情。
⑦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或书写时序更迭.□的自然
理趣,或言说新旧交赘的必然。
积极乐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⑤。(龚自珍《己亥
杂诗》)
⑥无私奉献
(1)将表格中①——⑤的诗句补充完整。
(2)在□中填写相应的字音字形。
(3)根据语境,补全⑥⑦的内容。
3.(6分)【春之寄语】
杭州吃请从以下描绘春的诗句中任选一句,送给选项中的一位名著人物,并结合诗句和名著内容阐述选择和赠送理由。
①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②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③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张栻《立春偶成)
A.《红岩》中的江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
C.《名人传》中的贝多芬
D.《简•爱》中的简•爱
二、(16分)
4.(16分)班级开展“散文中的阅读技巧”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湖上吃茶
周华诚
①下午三点登上摇橹船,此时阳光和湖影已然晃碎搅拌在一起,明亮亮的。牟老师带了摄像机,我带了书,这其实是一个工作场景:牟老师要拍个视频,让我介绍《不如吃茶看花》的创作缘由,而汤圆别有用心,安排了这一场湖上吃茶的戏份。
②竹篙轻点,小船推离了岸。船上的设施,其实是有些简陋的,无非两张椅子,一个小圆桌。然而我们所带的东西:紫砂壶、果盘、糕点、酒精炉、烧水壶、茶盏、茶叶等,一一摆开之后,这小船顿时精致起来。
③夕阳西下,光线斜斜照进桥洞,照出一个金黄的世界。小船带着轻轻的水声,滑入这片金黄里,摇碎了明晃晃的秋光。船工老夏说自己更爱春天,三、四月,水边樱花都开了,白的,粉的,开得像是云一样。樱花树下,你拿一只蒲团在岸边坐了,摆开茶席,吃茶看花,那就美得不得了。
④酒精炉子热滚了水,沏入紫砂壶中,黄观音茶叶的香气一下溢出来。好香啊!汤圆也爱喝茶,她有一帮朋友,经常带着茶包行走山野,见了好地方,溪边林下,岩上花前,就地摆开茶席。这种生活,真是让人向往。紫砂壶壶体小巧,一壶茶汤刚好倒满三小盏。之前我没有喝过黄观音,初入口觉得与肉桂、水仙有些像,香气馥郁悠长,只道一句“好香啊”便无他言。这茶一道一道喝着,直到两小时后弃舟登岸,依然滋味丰富醇厚。
⑤于谦祠码头一带,人称三台云水,的确是幽静的所在。此时深秋,芦苇枯黄,槭叶正红,船边湖水清澈见底,小船下
面全是鱼。鱼多,飞鸟也多。鸊鷉(pìtī)胆子小,行动速度快,常常离人很远。它的鸣叫清脆连续,有时听到一串清脆的铃铛声,就知道是鸊鷉,循声去,能在远处的水面发现踪影。小䴙鹏生性顽皮,有时会在湖面打起一长溜的“水漂”。浴鹄湾里,远处的枝头栖着几只夜鹭,悄无声息的。老夏说人家又叫它“待鸟”,或者是“呆鸟”,反正它傻傻的,呆呆的,不管不顾,有时站在一根树桩上等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下子冲下水去。原来,这只呆鸟是在等鱼。
⑥这样说话,谈笑,老夏摇橹也松弛。他每天清晨七点不到,就到卧龙桥出船,如有客预约,还会更早一点。平时晚上六点下班。这段时间秋高气爽,天气最舒服,一天四趟,他每次出船就像穿行在风景中。我们都羡慕他,觉得这桩工作,简直可以被评为“世界最美的工作”之一。他又说到夏天。夏天浴鹄湾里,绿意一片,天向晚,游客一两人,坐着小船划入绿林深入,荷花丛中,凉意渐起,那真是说不出来的美好!到了冬天呢,下一场大雪,天地一白,那就早早地起床,划船去看雪。真的,有人五点钟就来湖上,约他的船看雪去。
⑦视频一会儿就拍好了,剩下的只是吃茶看花的事情。老夏一路指给我们看各样的鸟儿,看到鸳鸯、野鸭、鸱鹬、夜鹭、苍鹭、黑水鸡,闲闲地坐船,这些鸟儿的名字也没有完全记下来。我还记得,有一次
坐西湖的船,老船工是绍兴人,会在自家小船经过的水路布一个小小的渔网,每次收船回来,都会拎一条小鲫鱼回去。后来,在湖里下网的做法是不许了,但老船工下班拎一尾鲫鱼回家的画面,却让我久久不忘。
⑧这次湖上吃茶,是天冷之前的事。一月之后,天寒地冻,某天夜里还下了一点雪。这让我又怀想起湖上吃茶的事了,喝着好茶,吃着精致的点心,看湖上风景移动,移步换景,如入长卷之中,这不是最好的人间滋味吗?遂与汤圆约:大
雪之时,当再去湖上吃茶。
(《新民晚报》2024年01月08日,有删改)(1)阅读散文要关注人物和事件。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全表格。
人物事件
本职工作工作同时做的事我们①②
老夏划船赏四季美景
③绍兴老船
工
“我”发现:他们在工作的同时④
(2)阅读散文要关注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颇具特,请结合加点字进行赏析。
夏天浴鹄湾里,绿意一片
....,
....,游客一两人,坐着小船划入绿林深入,荷花丛中,凉意渐起....,天向晚
那真是说不出来的美好!到了冬天呢,下一场大雪,天地一白
....,那就早早地起床,划船去看雪。
(3)阅读散文要关注特别之处。文中第⑥段中,老夏的工作时间又早又长,但为何会引得我们“羡慕”
他?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阅读散文要关注文章主旨。请从以下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分析文中蕴含的“美”。
A.环境美
B.滋味美
C.人情美
三、(14分)
5.(14分)班级开展“京杭大运河”主题研学活动,请你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穿越了中国东部的心脏地带,连接了北京和杭州两大古都。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吴国为了伐打齐国开凿了这条运河。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京杭大运河逐渐超越了其军事目的,成为了中国南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六个省市。这条运河不仅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还连接了华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这两个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在古代,这条运河成为了南方粮食、丝绸、瓷器等物资北上的主要通道,同时也为北方提供了南下所需的煤炭、木材等资源。这种南北物资的互补和交流,极大地推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今,虽然京杭大运河的运输功能已经逐渐被现代化的铁路、公路运输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中国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之一,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节选自360快资讯)【材料二】
拱宸桥何以“通”世界
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终点,亦是古时杭城通往外界的起点,迄今已有近400年历史。
最初为这座桥停留的,是两岸居民和逐运河而来的船民商贾,他们开起了茶楼、戏馆、米行等六行六馆,“北关夜市”盛极一时。久而久之,传统手工业与近代民族工业在这片土地上萌芽。
如今,这里已遍布博物馆(伞、扇、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文创园,成为记录城市转型发展的“活态纪念册”。
接轨现代文明之余,拱宸桥也寄托了无数游子离乡的踌躇满志与归乡的喜悦辛酸。杭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诗人都在去拱宸桥的路上”。正如当年的文人爱往拱宸桥跑一样,现在的“诗人们”也被它吸引,喜欢去桥边的书屋、咖啡馆里坐坐,感受流淌的诗意。
在杭州亚运会的美学设计中,拱宸桥是出场率很高的视觉形象元素。吉祥物“宸宸”额头上就嵌着一座拱宸桥;开幕式上,拱宸桥更是站到C位。
站在拱宸桥上,望见的是千年运河“灌溉”而成的城市繁荣、百姓富足;踏过桥上石板,静听河水深深,也就更能理解大运河文化的意义。
(节选自浙江宣传)
【材料三】
骑行去杭州【材料四】
一个好的标志应该是形象简洁明了、具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