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1.(5分)按格式要求正确、规范、漂亮地书写下面这段话。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2.(8分)读拼音,写词语。
ㅤㅤ丰收的季节,风姑娘是那么róu hé ,yóu rú 母亲的手轻轻抚摸着她的孩子们。kuān kuò 的田野里,zhuāng jia 和水果都chéng shú 了。在一丛草半掩着的地方,蟋蟀在xuǎn zé 着他的住宅。它仅仅靠他简单的工具,不断挖土、推土……zhú jiàn 完成了一个shū shì 而伟大的工程。
3.(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揭开(jiē) 慎重(shèn) 潜入(qiǎn) 荧屏(yíng)
B.叶柄(bǐn) 障碍(zhàng) 混沌(hùn) 麦穗(suì)
C.豌豆(wān) 倾斜(qīng) 按照(àn) 田埂(gěng)
D.气氛(fēn) 窗框(kuāng) 流窜(cuàn) 蒙昧(mèi)
4.(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巢 芦纬 霎时 随遇而安
B.薄雾 奥密 暮 愤愤不平
C.严历 均匀 操场 山崩地裂
D.痕迹 翻滚 违抗 精疲力竭
5.(2分)将下列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ㅤㅤ国庆假日,人民公园里_____,洋溢着喜庆的氛围。景区一角的魔术表演到了紧要关头,台下_____,观众们正屏声静气地紧盯着魔术师的动作。
A.震耳欲聋 低声细语 B.锣鼓喧天 鸦雀无声
C.人声鼎沸 窃窃私语 D.响彻云霄 悄无声息
6.(2分)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B.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C.海上的夜是温暖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D.秋虫唱着歌,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
7.(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都是神话故事。
B.《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中,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说明21世纪的科学成就有很多。
C.“谁才是五粒豆中最了不起的?”这一问题是针对《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一部分内容提出的。
D.读文章时根据描写发挥想象,不仅能“看”到画面,“听”到声音,还能“闻”到味道。
8.(2分)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昆虫学家研究发现,苍蝇的后翅退化成一对平衡棒。当它飞行时,平衡棒以一定的频率进行机械振动。可以调节翅膀的运动方向,是保持苍蝇身体平衡的导航仪。科学家据此原理研制成一款新型导航仪——振动陀螺仪,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机体强烈倾斜时还能自动恢复平衡①在机体强烈倾斜时还能自动恢复平衡
②即使飞机在最复杂的急转弯时也万无一失
③可使飞机自动停止危险的滚翻飞行
④大大改进了飞机的飞行性能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②④③①
9.(10分)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在学习时一定要多思多问,正如王充所说:“智能之士, , 。”喜欢问问题就会变得知识渊博,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狭隘,正如《尚书》中所说:“ , 。”
(2)诗海无边,诗意无穷。诗中有美景,“ ,半江瑟瑟半江红”描绘了暮江之美;诗中有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 ”告诉我们要跳出局部整体观察;“梅须逊雪三分白, ”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各有长短。
(3)民谚俗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八月暖,九月温, ”;“一场秋雨一场寒, ”;“立了秋, ”告诉我们气候变化的特点,使我们能更好地生活。
10.(5分)按要求仿写句子。
(1)例: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蝴蝶藏在一个秘密的家里。
(2)从方框中选一个事物,任选一两个加点的词语进行描绘。
晨雾 火烧云 大雪 猎豹 |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11.(11分)阅读。
无头巨人刑天
ㅤㅤ蚩(chī)尤惨死的消息传到了南方,一位巨人听到,他悲愤难平,决定单匹马去黄帝决斗。
ㅤㅤ那巨人左手持盾牌,右手提战斧,孤身行千里,过五关,斩六将,势如破竹,直杀到中央天庭的南天门外,指名道姓,要与黄帝单挑独斗。黄帝思忖(cǔn)道:此人单骑闯关,尤其大胆,若不立斩树威,恐生大乱。他亲自出马,舞动昆吾剑来斗巨人。两人在云端里剑斧交加,使出平生本事,剑起如闪电破空,天为之变;斧落似流星坠毁,地为之动摇。从天庭杀到凡界,又一路杀至西方常羊山,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黄帝一时间赢不了那巨人,急中生智,朝巨人身后瞪了一眼,大声喝道:“五虎将还不上来拿下那厮(s
ī)?”巨人一惊,心神微散,手中的战斧略松了一松。说时迟,那时快,黄帝的昆吾剑已削在他的脖子上,轰的一声巨响,硕大的头颅落地,把坚硬的山地砸出了个大坑。
ㅤㅤ巨人一摸颈上没了头颅,心中慌张,急忙放下斧、盾,弯腰伸手,在地上乱摸。那高挺的大树,突兀(wù)的岩石,在那双巨手的触摸下折断了,崩裂了,直弄得尘土纷扬,木石横飞。黄帝怕巨人摸着了头颅接回颈上,赶紧手起剑落,将常羊山一劈为二,那头颅骨碌碌滚入山内,大山又合二为一。
ㅤㅤ黄帝得胜回朝了。摸索不到头颅的巨人并没有放弃,捡起斧、盾,复挺身直立,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作刑天。“刑”的意思是“斩杀”,“天”的意思是“头颅”。刑天赤裸上身,把两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他的双乳似乎冒出了凶光,他的肚脐似乎唱起了战歌,他挥舞着盾牌,抡圆了战斧,与看不见的敌人作殊死拼杀,在无物之阵中战斗不息。
ㅤㅤ后来,黄帝被他的精神所震撼,在常羊山设立祭坛纪念这位战神。
(选自《中国神话故事》,有改动)
(1)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主人公相应的心情,补全下图。
(2)从文中出你认为最神奇的一处: 。并将你的感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下列选项中,关于选文的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刑天非常勇猛,左手持盾牌,右手提战斧,一个人就杀到南天门外。
B.五虎将是黄帝的手下,关键时刻,他们前来支援黄帝,最终把刑天的头砍了下来。
C.为了不让刑天回自己的头颅,黄帝劈开常羊山,让头颅滚入山中。
D.黄帝为了树立威信,便决定亲自应战。
(4)如果让你扮演其中的一人,你想扮演黄帝还是刑天?请说明理由。
12.(12分)阅读。
绿蝈蝈儿(节选)
[法]法布尔
ㅤㅤ在6月份,我捉了不少雌雄的蝈蝈儿关在我的金属网罩里。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ㅤㅤ我给它们莴苣(wō jù)叶,它们吃了一点儿,但不喜欢。我必须另食物,它们大概是要鲜肉吧,但究竟是什么呢?
ㅤㅤ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儿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儿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
ㅤㅤ后来,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肚子部分全被吃
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别鲜美。因为在这个部位,堆积着蝉用喙(huì)从嫩树枝里吸取的糖浆甜汁。
ㅤㅤ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儿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它们酷爱甜食。也许这就是它们抓到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对于金龟子一类的昆虫,它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鞘(qiào)翅、头和爪。
ㅤㅤ这一切都说明蝈蝈儿喜欢吃昆虫,尤其是没有过于坚硬的盔甲保护的昆虫。它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蝈蝈儿这“蝉的屠(tú)夫”在吃肉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浆,有时没有好吃的,它甚至还吃一点儿青草。
(1)根据选文内容,小明用表格记录了作者的观察与收获,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观察对象 | 绿蝈蝈儿 | |
观察内容 | ① | ② |
观察发现 | 蝈蝈儿非常漂亮 | ③ |
(2)默读选文,请你分别从内容和写法的角度,试着提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问题一: 。
问题二: 。
(3)作者对绿蝈蝈儿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当它捕猎时,作者称之为① ;当它作为作者笼中观察的对象时,作者称之为② ;当它吃鲜肉时,作者称之为③ 。作者不断地变换对它的称呼,这样写的好处是④ 。
(4)作者法布尔之所以能将蝈蝈儿描写的这么具体生动,归因于 。(多选)
A.他时间很多
B.作者的细致观察
C.他喜爱文学创作
D.作者的连续观察
13.(7分)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
ㅤㅤ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黄山原名“黟(yí)山”,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有72峰,莲花峰(海拔1864m)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黄山的代表景观有“五绝三瀑”。五绝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瀑是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