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大雪时节的民俗简介
24节气大雪时节的民俗简介
  24节气大雪时节的民俗
  【滑冰】
  滑冰是冬季游戏之一,古时称为冰嬉。北方严寒,河流冻得坚实,有的地方汲水浇成冰山,高三四丈,晶莹光滑,人们缚皮带蹬皮鞋,从山顶挺立而下,以到地而不仆倒者为胜,这种游戏叫做打滑挞。
  【捕乌鱼】
  大雪时节也是捕获乌鱼的好时节。俗语“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是指,从小雪时节乌鱼就慢慢进入海峡,到了大雪时节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乌鱼沿水温线向南回流,汇集的乌鱼也越来越多,整个西部沿海都可以捕获乌鱼,产量非常高,常被当作上等佳肴来招待宾客。
  大雪有什么意义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大雪节气的天气特点
  完全的冬季来临,很多人会觉得很寒冷,其实也就是温度降低了,随时都会有下雪的情况,注意保暖,而且可以吃一点热的食物来保暖。
  1、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份的平均温度约在–5℃~–20℃之间,南方的强冷空气过后,有时也会出现霜冻。
  2、进入大雪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
  3、在南方冬天的气候要温和一些,下雨雪的现象也会比较少,气温平均在零上二至四度左右,雨量在全年中占有百分之五左右,并且也只是偶尔才会有降雪的情况。
  4、陕西南部、江汉西部、西南地区东北部、福建东南部、华南南部沿海、台湾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雨,广东西南部沿海和海南岛中北部等地局地有中雨。
  大雪节气风俗
  1、腌肉下雪打雷民间说法
  俗话说“未曾过年,先肥屋檐”。说的就是到了大雪节气期间,人们就开始腌肉了,很多房屋的门口、窗台上都会挂上腌肉、香肠、咸鱼等腌菜,形成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线。为什么要腌肉呢?其中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有一种头长尖角的凶猛怪兽,叫作年。“年”常年深居海底,但每逢除夕夜里,就会爬上岸来伤人。人们为了躲避年的伤害,一到年底就足不出户了。因为,过年之前,就要储备很多食物,因为腌制的食品保质期比较长,所以人们就开始腌肉了。
  2、吃饴糖
  在我国北方地区,在大雪的时候,民间还有吃饴糖的习俗。饴糖,民间也叫糖稀,小孩儿们都是很喜欢吃的、每到这个时候,学校门口、公园旁边就会出现卖饴糖的小摊贩,吸引很多小孩、妇女、老人来买。
  3、打雪仗、赏雪景
  在大雪期间,如果遇到天降大雪的时候,人们都喜欢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赏雪景,尤其是小孩,也不怕冷,小手冻得通红,还是乐此不疲。
  4、夜宵
  到了大雪的时候,白天时间越来越短,晚上时间越来越长。于是,人们就利用晚上闲暇的时间,成立了各种手工作坊,比如刺绣业、纺织业、缝纫业、纸扎业等等。因为到了深夜要吃夜间饭,各种小吃摊、小吃店纷纷开设夜市,叫作“夜做饭”,也称夜宵。
  大雪节气下雪有什么说法
  说法一: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在大雪节气的时候,如果当天降雪了,那第二年就会是一个丰收年。而如果当天没有降雪,那第二年农民朋友就要遭殃了。这句农谚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大雪节气降雪了,就会冻死地里面的害虫,而且等到雪融化了以后不但能给地里的农作物浇水,还能施肥,所以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是有利的。反之没有降雪,那明年的虫灾害就会比较严重,这样就会威胁作物的生长。
  说法二:大雪不寒明年旱
  在广西地区流传的一句农谚,也是农民长期观察的经验总结,其意思是说在大雪节气的时候,当地的气温相比于往年来说有点偏高,也就是比较暖和的话,那很有可能第二年会出现旱情。老话常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这些都是古人经验的总结,是有一定道理的。
  说法三: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
  到了大雪节气的时候,因为气温已经很低了,这个时候河面也开始结冰了。而到了冬至节气之后就要正是进入数九天了,气温进一步降低了,河面已经完全冰冻住了,所以船舶就不能在河面上行驶了。
  从这些农谚可以看出,其实大雪节气下雪是比较好的,一来是对于农作物有比较好的益处,二来是大雪节气下雪,也有着“瑞雪兆丰年”的好寓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