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方言忌讳词及民间忌讳事象举要
2019年9月
第34卷第5期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ep.2019
Vol.34No.5
[陕西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
商州方言忌讳词及民间忌讳事象举要
张成材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摘要:忌讳指的是某种言辞或行为,在某种场合或者某种语言环境中是不能说或不能做的,是禁忌的。忌讳因地域、民族
、语言、时代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形成各地、各时代不同的风俗习惯。搜集、梳理了商州方言中的忌讳词以及商州民间忌讳事象,以期对语言学、民俗学的深入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商州;忌讳词;忌讳事象
中图分类号:H1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914(2019)05-0036-04
Taboo Words in Shangzhou Dialect and Folk Taboo Phenomena
ZHANG Chengcai
(School of Humanities,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Xining810008,Qinghai,China) Abstract:Taboo refers to a certain kind of speech or behavior,which cannot be said or done in a certain situation or language environment,which means forbidding.Taboos vary with different regions, nationalities,languages and times,thus different customs and habits are formed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times.This paper collects and combs taboo words and taboo phenomena in Shangzhou dialect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further study of linguistics and folkloristics.
Key words:Shangzhou;taboo words;taboo phenomena
“忌讳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文化现象之一O,,[,]3《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风俗习惯不同或个人原因等,对某
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邓“忌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有处处有,平常说的“讳莫如深、毋庸讳言、直言不讳”,修辞中的“讳饰”,其实都是忌讳。忌讳是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的一部分,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体现。对忌讳的事象进行深入挖掘,对于语言学和民俗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即对商州地区的忌讳做一探讨,姑且作如下分类。
1言语类忌讳
【死】S]":同中国其他大多数地方一样,商州忌讳“死”字。笔者在《商州方言词汇研究》中对“死”字有所解释,且已做了详细记音:“【死】S]"①(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乃嘅人是得噎食病〜的|致一棵树〜啦。死的说法很多,对老人则说老啦|过世啦,对婴儿则说撮口啦|没成,几岁的小孩则说摺搭啦|折
丁啦。死的一般说法有:停下啦|咽气啦|没气啦|清白[:p»ei]啦;贬斥说法有:會塌啦|毕啦|丘啦|沁啦|凉啦|
硬啦等等。②不顾生命:〜拼|〜不认帐。③表示达到极点:高兴〜啦。④固定、死板、不灵活:把时间定〜。⑤不可调和的:〜对头。⑥不能通过:〜路一条。⑦沉睡:睡的很〜,旁人打门都听不见。"酥【屎】S]":在商州话中,“屎”和“死”同音,因此小儿的粪便忌讳读[S]"],叫“巴巴”。黎锦熙给《辞海》写的序中有“巴巴,小儿呼粪便之称”。商州养蚕人对蚕宝宝拉的屎叫“蚕沙[ts h a35sa2T,,忌讳说“蚕屎(死)”。牛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因此牛的粪便叫“牛粪”而不叫“牛屎”。
【毬】閃”:女阴的叫法。男女交合之事,称“窗毬[如、『]”,含蓄的说法叫“睡觉”,粗俗的说法叫“哇活”(妇女詈词)。女人忌讳说“碰[p忙]”,也说“别
收稿日期:2019-06-04
作者简介:张成材(1932—),男,陕西商洛人,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
张成材:商州方言忌讳词及民间忌讳事象举要第5期
[pi£“]”,一般避讳称“下身、沟子、尿的兀嗒”等。
【會啦I商州人嫌“窗”难听,把“會[讪”改读
血门,如“狗冬的”。平常人们一般用“弄、搞、捅、戳”
等字代替。霜、狗交合叫"跑草”,牛叫“跑圈”,鸡叫
“踏蛋”,猫发情异性叫“叫春”,虱子、小虫子叫“背
娃哩”,蚕、苍蝇、蜻蜓、蛤蟆等叫“压摞摞儿”。
【刺殿JtsV'tsia55:背舌。即对别人说一些不该说
的、挑拨奮间的话。
【拾娃】仇”va”:生小孩的讳饰说法。
【稀hi":商州常将“饭稀”说成“清”,如“饭清的
能耀见人人儿”。
【细病]e i55pig55:噎食病(食道癌)的讳称。
【不当当】pu21tar)2'-55tag2'-35:上古时代,人们不懂
科学道理,对一些天象变化,如打雷、闪电、刮风、下
雨等都认为是神灵在操控。做了不当的事,神灵就
会惩罚。如咒骂神灵、打骂老人、看不该看的东西,
老人会告诉孩子说“不当当哩”!
【拴住】sq护tsh/【栓子】s咐®•ts]:妇女前边生
娃不成,后面生的娃,要用红绳子在窗门齿上拴100
天,并起这样的名字。
【霸槽儿lpa55tsW3:给男孩起的名字,其意思
是:第一,他不是人,是牲口,老天爷别要他的命;第
二,是能够把住槽的“牲口”,不是人。
【大小便】ta^ciao^pia55:忌讳直截了当说"大小
便”。过去上私塾把上厕所叫“出恭”。去厕所普遍
叫“解手儿”(解大手儿、解小手儿)、“上茅子”,现在
叫“去1号”“方便一下”,更现代、更文明的说法叫“上
洗手间”。
【拉稀屎lla2,«6i2,si:忌讳说“拉稀屎”,因“屎”
“死”同音,改称“后跑”。
【杀】sa?1:干庄家活忌讳说“杀”。如把穀子的穗
头杀掉、把麻的穗头杀掉,都不叫“杀”,而叫“捎”
[sao”],但“杀猪”还读[sa2l tsq21]o
【带伤】tai"肘:忌讳说带伤,要说成“带彩
[tai"ts h ai"]”或“挂彩[kua5S ts h ai53]w=
【得灾MlteP'tsaP'tgY1:商州忌讳说“得病”,要叫
“得灾趣”。一旦得了灾趣,旧时即认为是中邪了,就
要捉箸子或立箸子,将其送走。
【毛】mao”:忌讳说“毛”,因为商州话里“毛”跟
“猫”同音,如将“毛娃子”(婴儿)改称“母娃子
[mu35va55-53-ts]]”;食品生了白毛,改称“白谋
[pei3W5]"0
【老衣]lao53i21:寿衣的讳饰说法。•37•
【操】ts"ao”:忌讳说“操”,因有交合义。“操”使用频率没有“窗”高。
【招娣儿Itgao'tsir553:只生女孩不生男孩,便给女孩起名“招娣儿”,希望能招来弟弟。
【独眼龙】touFi^Tub':残疾人盲一只眼的讳饰说法。
【蛇】肘‘:十二生肖中的“蛇”使人听了觉得害怕,遂改称“缠呀丁'。为了区别“缠绕”的“缠”,声调由阳平改为去声,叫“属呀啲”。也有人称“属蛇”为“属小龙”。
【寿衣】g ou55i21:估衣林的褒义说法,估衣铺读[kuei'FpT]。
【寿材】§ou55•ts h ai:棺材的褒义说法。
[变狗哩】pi沪kou"•li:五六岁以内的小孩生病忌讳说“病啦”,要改说“变狗哩”。“户县方言把小孩生病叫'变狗'”网这点两地一样。
【送水火]snag55sqei53'2'-xuo:病人扈屎尿尿的讳饰说法,如:病人自己能〜吗不能?
2举止类忌讳
(1)忌讳用手指彩虹。雨过天晴天上出的虹[teiar,55]是忌讳用手指的。老辈人认为用手指虹,指头、肩上就会得“然刺刺[愛tsYUsF”,医学称为“蛇头疮”。据赵宗福•博士说,这一现象在许多国家都存
在。a
(2)忌讳后辈人直呼长辈姓名,如直呼,则被看作缺乏教养、没有礼貌的表现。
(3)忌讳人同蛇比低高,—旦蛇高过人,必须将鞋脱下摺得比房高,这样可以避邪。
(4)忌讳一个人夜晚在空旷的地方行走,迷信认为会被迷糊子迷住,失去理智。
(5)忌讳插嘴。大人讲话忌讳小孩子插嘴。
(6)忌讳女性落座时把腿叉开(Pg开[p h ia S3k h af'])o女孩子绝对禁止在众人面前做分开双腿的动作,因为这样的举止很不雅观。
(7)忌讳裸露身体,尤其是女子。但中年以上男子夏季天气炎热时裸露上体和已经做母亲的年轻妇女给婴儿喂奶时裸露乳
房部位,则视为天经地义,无人指责。
(8)捏价。买卖牲口讨价还价,买卖双方禁忌局外人听见、看见或掺合,不便于直接对话时,在袖筒中捏价,用手指表示不同数目(食指表示一,食指冲指表示二,食指、中指、无名指表7K三,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表示四,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38•
指往外扩张表示五,大拇指和小指表示六,大拇指、
食指、中指捏拢表示七,大拇指、食指往外分开表示
八,食指弯钩表示九,大拇指和食指交叉式表示十。
跟聋哑人手势语相同)。
(9)忌讳戴手套跟人握手,认为那样很不礼貌.
也忌讳用左手跟人握手。。
(10)白搭话。商州人忌讳年轻人跟老年人说话
不喊称谓,称作“白搭话[pei35ta2,xua]”。
(11)忌讳小孩子摔倒。旧时迷信认为小孩子摔
倒之后会把魂丢掉。如果摔倒了,要从地上捏三次
土洒在头顶处免灾。
(12)忌讳睡觉前照镜子,认为会做恶梦。
(13)忌讳众人面前做嘴。做嘴即接吻。
(14)坐席、吃菜、敬酒等,长辈优先,忌讳小辈无
理抢先。
(15)忌讳猛然叫醒睡梦中的人。要叫醒睡觉
的人不能猛叫,那样会把他的魂儿吓掉,要轻轻地
摇醒。
3节日风俗类忌讳
(1)忌讳过生日吃捞饭。老人过生日忌讳吃捞
饭,因为“捞”“廃”同音,要吃长寿面。
(2)死人穿衣服不能穿双数,忌讳双丧,且不能
穿毛皮,据说这样来世会托生为野兽,这便有较浓厚
的迷信彩了。
(3)二人不分梨,因为“分梨”“分离”同音。
(4)重孝百日之内不能剃头。因为“头发受之父
母,先辈亡故,留发以示哀痛和思念”。w呵如果剃头
会被人认为后辈不忠不孝不真诚。
(5)禁止鸡蛋和糖精同吃,认为同吃会吃死人,
这一禁忌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6)七不岀八不入。老辈人认为农历七日不宜
出门,八日不宜进门,现在没有人再这样计较了。
(7)七夕忌婚嫁。《中国民俗辞典》:“旧时流行于
汉族某些地区。七月七日不得迎新嫁女,且将出嫁
之女接回娘家。陕西《蒲城县志》载:’七月七日迎新
嫁女避节。'此俗与织女牛郎的传说有关。相传织女
乃天帝之孙女,曾因与凡间牛郎结婚,惨遭不幸,生
死离别。行其俗,认为可免天帝发觉,使婚姻遭到破
坏。反映了人们祝福儿女婚后永不分离、幸福美满
的良好愿望。是一种迷信。”冋”
(8)农历七月避婚嫁、生养。旧时认为农历七月
十五是鬼节,而且认为七月从初一到十五都是鬼投
胎的日子,在这个月安排生养、结婚都是不好的。第34卷
(9)给客人吃东西忌讳只拿一个。因为客人看到会想“我吃了你吃什么”,不是滋味。
(10)忌讳说婴儿“胖”,要说“胖嘟嘟p h ar)5J tou2'•tou","囊嘟嘟nag21tou21•tou","亲嘟嘟讨御tou21•tou"。
(11)忌讳母鸡叫鸣,认为母鸡叫鸣很不吉利。
(12)忌讳坐在屋檐下。这是很科学的,房檐的瓦掉下来会砸死人。
(13)忌讳死在五黄六月。旧时认为六月是败月,同时六月也是最炎热的月份,商州咒人时会说“把你死在五黄六月”。
(14)忌讳老姑娘(一生未嫁人的姑娘)从正门岀殡。岀殡时需从院墙某处挖一个洞推岀去。据说从正门出殡不吉利。
(15)忌讳女人在娘家生小孩,认为小孩会带走娘家的财运和福气。
(16)忌讳大年初一借东西,认为那样会“拆财”,尤其忌讳借火。火象征兴旺发达,大年初一借火会将兴旺发达带走。商店忌讳大清早化钱(即以大换小),认为那样会“破财”。
(17)忌讳大年初一向外倒垃圾、泼水,认为这样会将家财倒掉。
(18)破脸狗。旧时民俗:家中疼爱的男孩留阴阳头,即剃一半留一半,前脑门留锅铲发,脑后窝留一撮羊胡子发,右耳戴瓜子耳掐子,即称~(意“长命百岁”)。
(19)忌讳脚大拇指头长。俗话说:脚大拇指头长,先踢老子后踢娘。当然,这是旧时的迷信说法。
(20)大年初一拜年只给自己人(家族内)拜年,不给外人拜年。
(21)死在外面的人忌讳进屋内停放。
(22)踩毡[zai”t§铲]。新娘上下轿是不能在地上踩的(即不能带走娘家的土)。在娘家时需要一位长辈背上轿,下轿则由陪客背到洞房(如今改由新郎背或抱)。改革开放以后婚丧大事全国有趋于一致的倾向,更加简单化,更加文明化,更加科学化。
(23)筷子的种种禁忌。吃完饭忌讳将筷子插到碗里,忌讳小孩子用筷子敲碗,认为这些都是叫花子干的事;筷子横担碗上,表示吃饱了不再吃了。
(24)燎轿[liao5,t C h iao55]o旧习,用以驱邪。新妇上门,未下轿前,两个男子,一人手持点着的干草(穀茎),一人手端一马勺水,嘴里数落道:“干草火,水马
张成材:商州方言忌讳词及民间忌讳事象举要第5期
勺,毛头子女子都走过。”在轿子周围正转三匝,反转
三匝,然后用水浇灭,靠在大门的两侧。
(25)跷扁担[t®iao”pi沪-ta]o昔日重男轻女,忌
讳女人从男人扁担上跷过去,认为这样做会损了男
人,会使男人遭厄运、倒霉。
(26)孕妇忌吃兔子肉,认为吃了兔子肉生下的
小孩会是豁嘴。
(27)农历正月二十忌讳做针线,认为会刺坏龙
眼、神眼。
(28)守铺。老人去世以后停放,儿女们要守
铺,绝对禁止猫从尸体上经过,据说会“炸尸”(静电
反应)。
(29)守岁。大年三十晚上,家人要团坐守岁。
小孩要看管好不能睡觉,迷信认为,一旦睡着,就会
被“祟”摸头变傻。岁、祟同音,“守岁”即“守祟”。
(30)忌讳属猴的配属猴的。俗语“猴配猴,密死
猴”,这完全是迷信。
(31)忌讳后辈人起名跟老一辈的亲友同音、谐
音。如老一辈人有“小某”,后辈人就不能起“晓某”
或“某晓”,因“晓”与“小”谐音。这点跟国外习俗大
相径庭。
(32)軌鞋[mfxa产]。重孝居丧时,只能穿白戴
孝,忌讳穿任何花的衣服和鞋。做不急白鞋,在鞋
头上缝一点白布叫軌鞋。
下雪打雷民间说法(33)禁止进入“暗房”。暗房是妇女坐月子的房
子,周围用草木灰撒过,禁止生人进入。其实这是很
符合卫生习惯的,避免带进传染病。至于说生人会
将小孩的奶带走,这就带有迷信彩了。
(34)忌讳向女朋友献白花。中国传统习俗中,对
故去的人才献白花,现在吊唁由烧纸钱改为献白花,
也是很值得提倡的。但忌讳向女朋友献白花。因为
白指丧事,这点跟国外用白代表圣洁、清白不同。现
在新娘穿一身白纱,则是从国外学来的,且有大同趋
势。当然也有依旧式婚俗穿红迎衣,顶红盖头的。
(35)老衣忌讳穿缎子,因为跟“断子”同音。
(36)忌讳。是违反伦理道德的性行
为,如父女、母子、兄弟妹等亲戚、亲属之间是绝不
允许发生性关系的。
(37)忌讳小孩穿着衣服缝补或钉扣子,一定要
缝,要给小孩嘴里喰一个渣渣。
(38)忌讳新媳妇上轿在地上走。新媳妇上轿是
不能在地上走的,意为不带走娘家土。一般是由上
一辈男子背到轿上,下轿后从红毯子上(两个红毯子•39•
倒换)手把滕子斗装的粮食走到拜天地处,并把粮食斗放到拜天地的桌上。据《商州文史资料》记载,拜完天地后,将斗放入洞房,置于新炕角落(喜神方位),上架织布机上的“滕子”(谐音“圣旨”),滕子上贴红纸条,内放铁熨斗、铜镜、锡壶、酒曲、木匙等,合称“滕子斗”,寓意结婚是天意,未来将时来运转,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生儿育女,幸福美满。锡壶去娘家时装酒,回婆家时由娘家装水(交叉水)。闹房者走后,吃轿内小箱中的“屁塌子煮馍”。煮时将锡壶内的水倒入,再添自家的水,煮熟后,各吃两个,新郎新娘交换碗,再吃。[71'87-'"
(39)忌讳头顶有双旋。迷信认为双旋人生来就犯忌讳,其命硬,会尅死老人。
(40)大年初一煮扁食唇如果破了不能说“破啦”,要说“挣啦”;馍馍裂开,要说“开花啦”。
(41)忌讳正月、五月生子。旧时认为正月岁始,五月盛阳,精炽热烈,正月、五月生的孩子是杀害父母的祸害,这两个月生孩子就会倒大霉。东汉唯物主义者王充就指出,有的忌讳是“空讳之言,并无实凶之效”。正月、五月生的孩子和二月、六月生的孩子并无两样。
(42)停床室忌猫进入,尤其是不能让猫从亡人身上跳过,据说死人跟猫接触会炸尸。
(43)身有重孝,在七日内(各地不完全一样)忌讳到邻居家,头周年不拜年。
(44)忌讳送钟。给别人送东西,尤其是送新婚礼物绝对不能送钟,因“送钟”跟“送终”同音。
(45)忌讳将房子、墓穴建在空旷和穷山恶水之处。商州人建房、造墓,忌讳面向穷山恶水,以端南端北为佳。这是非常符合科学道理的。181,60
(46)老人睡一夜去世了,自己不受罪,家人不受累,商州认为这是一种福气。所以,常常就有这样的忌讳詈词:“你不得好死!”
4余论
忌讳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文化现象,有其历史性、长期性和普遍性,只不过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和各个时期不完全相同罢了。忌讳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该摒弃糟粕,发扬精华。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进步,迷信的神秘元素被揭穿,旧日忌讳的内容以另外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如我国的春节和西方一些国家的圣诞节都已经淡化了神秘彩,成了以喜庆、欢乐、团圆、追求幸福美满为主题的重大
(下转第44页)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44•
条件等等,还需进一步调查并作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
类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语
言地图集[M].2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赵日新.安徽省的汉语方言[J].方言,2008(4):316-363.
[3]梁晓玲.黑龙江方言的量词(J].方言,2010(3):273-27&
[4]胡利华.蒙城方言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1:171-174.
⑸王琴.皖北中原官话历史演变及现状研究[M].合肥:黄山书
社,2016:229-233.
[6]徐红梅.皖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3:
104.
[7]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8]孙立新.关中方言语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13.第34卷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花汉语词典
[M].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0]§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11]孙立新.户县方言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12]毋效智.扶风方言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2005.
[13]苏晓青,吕永卫.徐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1996.
[14]黑维强.绥德方言调查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6.
[15]乔全生.晋方言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6]邢向东.神木方言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7]呂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8]郭挥.滩溪方言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 (上接第39页)
欢乐节日。忌讳中也不乏很多合乎伦理道德的内容和科学的内容,如图腾、氏族严禁血缘婚、禁忌等,这是很科学的。这些忌讳不但不能改变和清除,相反地,还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科学越发展、越进步,那些神圈、怪圈里的忌讳就会越来越淡化,甚至完全消失。
参考文献:
[1]赵慧平.忌讳[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张成材.商州方言词汇研究[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4]孙立新.户县人的“计较儿”和忌讳[M]//邢向东.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论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赵宗福.中国的虹预兆与虹禁忌[J].民俗研究,1999(4):31-34.
⑹郑传寅,张健.中国民俗辞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7.
⑺李叔昌.滕子斗及其文化内涵——商州婚俗点滴剖析[M]//商州文史资料:第13辑.商洛:陕西商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7.
[8]张成杖陕甘宁青方言论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