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2
我们接着讲《风诗》的
神话学还原,
第四个问题,
风——神灵的呼吸 , 风化的本源。
风作为神灵的呼吸,
作为风化的本源,
上一节讲到了
它在殷墟卜辞中的一些体现。
在这里我们可以
引用一位日本汉学家
白川静先生的观点,日本汉学家
他以为大自然中的“灵”,
00:52
也就是我们关于神最初的观念,
“当人类开始
意识到‘灵’的时候,
首先显示灵威的就是自然界,
自然界中的各种天体、现象,
成为灵的体系而被体认。
大自然灵威的启示最显著的,
莫过于天象了。
飘过天际的云,拂动万物的风,
或者山川之籁等等”。
——白川静
“当人类开始
意识到‘灵’的时候,
首先显示灵威的就是自然界,
自然界中的各种天体、现象,
成为灵的体系而被体认。
大自然灵威的启示最显著的,
莫过于天象了。
飘过天际的云,拂动万物的风,
或者山川之籁等等”。
01:22
一个是风在天地之间
运动发出的声音,
所有这一切在先民们的心目中,
那就是神灵的直接体现。
正是因为风自古以来
就被看作是
表达神灵意志的天象,
所以古代的类书,
就是古代分门别类的,
这个类书,
在开卷“天部”
要安排“风”的位置,
一般是紧接着
01:52
日、月、星、云之后,
在雪、雨、雷、电之前,
这样一个宇宙秩序表明了,
风,从宽泛的意义上看,
它们都可以看作是天意,
天神意志的表徵。
下雪打雷民间说法
因此,这些表徵
都具有人神沟通的意思,
都具有占卜对象的意义,
就是有预兆的意义。
02:22
从细微的差异上看,
雨、雪、霜、露、雷、电,
它们的运动都有条件的限制,
风的运动不受条件的限制,它无处不在,处处在。它充塞在天和地之间的整个空间。所以它是最方便的神灵的媒介。
不像风那样无处不在,处处在。
它充塞在天和地之间的
整个空间。
所以,就经验的直接观察来说,
风是一个最方便的神灵的媒介。
灵的显现,它可以上,可以下,
可以左,可以右,
02:52
它可以往返不同的运动,
这个和打雷下雨是不一样,
下雨、下雪只能是自上而下,
而风也可以从下往上吹,
还有龙卷风之类。
所以这样的一种自然现象,
充当了神灵意志的显现,
充当了神圣生命力的传播者。
是理所当然的。
应该说是神话时代的
最佳的一个选择。
03:22
那么在《梨俱吠陀》中,
“首先降生者,万物之首”
——《梨俱吠陀》
把风奉为
“首先降生者,万物之首”,
这是一种神话的逻辑,
它是派生生命的一个根源。
那么从这样的一个角度,
我们了解到,鸟也好,
鸟,凤凰,大鹏这样
有翅膀能飞的飞禽作为风的直接的动物化身,它代表神的意志,代表神的使者,同时也代表神送给人的征兆。
凤凰也好,大鹏也好,
作为风的一个直接的动物化身,
它同时代表神的意志,
03:52
代表神的使者,
同时也代表神送给人的征兆。
所以古人的占卜
专门有一项就叫做“鸟占”,
要按照鸟,
按照有翅膀能飞的这一类,
飞禽来判断吉凶祸福。
那么在研究
古代宗教的学者之中,
一再的发现鸟,
04:22
同时也可以代表灵的运动,
生命的运动,
这个观念被概括成三个字,
鸟 形 灵
叫做“鸟形灵”,
就是灵魂的飞翔
它是以鸟带动翅膀的形式。
那么人生命的有无
跟魂,跟灵魂的有无,
跟灵魂是否在身体之内
直接联系在一起,
所以魂归何处?
魂离开人体,
04:52
是可以化作能飞的鸟的形状,
所以这样一来,
我们就在“风化”的观念之中,
到了鸟作为主体的直接证据。
什么是“风化”?
风化:生殖本源的一种生育现象。
说白了就是
“风”能够行使生殖的权利,
这个“化”指的是什么?
不是化学,不是化工,
而是天地化生的那个“化”。
05:23
化就是生育、生殖,
所谓的“风化”也就是,
风作为生殖本源的
一种生育现象。
那么至于儒家的诗学讲到
用“风以教之,化以动之”,
用这样的解说
来解说了“风化”,
这是完全
把它的生殖本义剥离掉了,
把它引申到伦理教化方面去了,
我们说这是一种比喻。
儒家所说的“风化”是比喻的
神话故事中“风化”是本真的
05:53
儒家所说的“风化”是比喻的,
而我们在这里还原的
神话的“风化”是本真的。
为了说明这一点,
让我们举出人类学
田野作业的例证,
非常充分地能够解释
什么叫做“风化”。
那么远古的芬兰人,
北欧的芬兰人,
有一个《创世歌》,
《创世歌》
讲到他们的创世记,
宇宙万物怎么来的?
那么它的本源
06:23
是一个叫原始处女的形象,
世界的本源,
没有一个男性的天神来造,
而是一个原始的女神来生育。
那么怎么生育的呢?
原始的女神,
在海中漂流因风而受孕,
说得太明确了,
风就直接充当了授孕者。
怎么样因风受孕呢?
让她怀胎了700年之后,
生了7个蛋,
06:55
这个好像跟禽鸟、鸡
这类飞禽一样,
是用卵生的方式。
那么蛇也是这样。
那么生下了7个蛋,
从蛋中孵化出了宇宙万物。
这样一来,
宇宙万物的生命力来源于风生殖的本源。
宇宙万物的生命力来源于风,
生殖的本源。
也就是说,这个创世观念
07:25
跟我们以前熟悉的希伯来人的
《圣经》里边的《创世纪
》,
中国的盘古化生都不一样,
它直接把风作为
本源的生殖力加以表现。
这样的一种表现,
在我们中国的古代哲理书中,
也有类似的表达,
那就是“元气剖判”说。
“元气剖判”说
“元气剖判”实际上也是
气化宇宙观的一种说法。
07:55
所谓“元气剖判”
就是从中间剖开了,判成两半,
这样一来
它的生命力就释放开了。
那么这样一种观点
“道之为物……其中有精”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
——《老子》
在《老子》第二十一章,
“道之为物……其中有精”,
第三十四章“大道汜兮,
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
实际上都是讲的元气的化身,
叫元气宇宙观。
元气宇宙观
那么这样的一些现象,
08:26
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典籍中,
用的表达方式千差万别,
有的是直接讲神话故事,
有的是类似地哲理式的表达。
像《老子》就是哲理化,
但是这个哲理的背后
它还有创世故事的影子。
比如说,《庄子·天运》中
说道:“夫白鶂之相视”,
夫白鶂之相视,
眸子不运而风化。
——《庄子·天运》
一种鸟,“白鶂之相视”,
“眸子不运而风化”。
08:56
就是它们俩,两只鸟,
一只雄,一只雌
在一块看了一看,
没有什么动作,
就“风化”了,讲的是什么?
就是生育了,雌鸟下蛋了。
然后又讲到:
虫雄鸣于上风,
雌应于下风而风化。
——《庄子·天运》
“虫雄鸣于上风,
雌应于下风而风化”。
它不是用视觉,
而是用什么?用声音,
一个虫子在上面
在“咕咕咕咕”的叫,
一个虫子在下面听到了,
09:26
结果,怀孕了,生育了。
庄子说这个叫什么?
(这个叫)“风化”。
这正是用得
“风化”这个字的本义,
还有第三种生物叫做“类”的,
“类自为雌雄,故风化”。
类自为雌雄,故风化。
—
—《庄子·天运》
它是一种动物,
没有雄雌、公母、男女之分,
结果它“自为雌雄,故风化”。
那么这样的一些说法,
都把“风化”诠释为
09:56
三种不同的形式,
这三种形式用到今天的
科学术语说都叫什么?
“无性生殖”
叫“无性生殖”。
一般我们认为生殖的现象,
是两性作用的结果,
那么在“风化”的神话中,
三种形式同样表达为无性生殖。
就是没有两性的结合的前提下,
怀孕、生育,
这个好像和耶稣基督的母亲,
玛丽亚圣母“圣灵感孕”的
10:26
形式是一样的。
在学名上叫做“单性生殖”。
那么在雄鸟和雌鸟之间
没有身体的接触,
只是靠眼睛看
就“风化”而怀孕,
所以,在它们之间,
实际上充当媒介的是风,
那么同样
,
“雄虫鸣于上风,
10:56
雌虫应于下风”,
就风化而生育了,
没有身体的接触,
声音充当了媒介。
而且这个上风、下风之说,
是谁传达了声音呢?
(是)风、空气,
神圣的生殖力。
那么这样的一些说法,
还举到现在,
我们基本上可以比较明确,
这一类神话观念的所以然了。
那么回到王充的《论衡》中,
夫虫,风气所生。
苍颉知之,故凡、虫为風字。
取气于風。故八日而化。
——《论衡》
11:28
讲到虫:“夫虫,风气所生。
苍颉知之,故凡、虫为風字。
取气于風。故八日而化。”
这段话非常有意思,
就要汉朝的哲学家王充
希望解释一下,
中国造字的老祖先
号称是苍颉造字,
这苍颉造这个風字的时候,
为什么这外边是凡是的凡,
11:58
里边是一个虫子,
他又把它解释为
“凡、虫为風”
“取气于風,八日而化”
“凡、虫为風”,
取什么呢?
“取气于風,八日而化”,
而且把“风化”的意思
造在这个字形里了。
只可惜,这个简化字一使用,
我们今天看不明白了,
风只看到一个凡里面一个叉叉,
什么意思没有了,
在王充的时代,
还可以从象形的汉字里,
直接解读出造字的本义,
12:28
也就是神话的观念意义。
从这个信仰的本质上看,
风化就是灵魂的创生,
所谓“取气于风”,
取气于风——取灵于风
也就是“取灵于风”,
也就是和上帝用气息
吹到亚当的鼻孔中,
孙悟空把他的呼吸
吹到一把猴毛上一样,
生命因为得到了灵魂,
而获得了生的生机。
12:58
这也是一些我们说的
单性生殖的奇迹,
上帝没有说他是什么性别,
他也没有什么两性的活动,
亚当、夏娃都造出来了,
孙悟空一样就他一个猴,
没有说他娶妻子,
结果他的生育
是采用了如此神奇的
单性生殖的神话。
让气息的吹拂导致怀孕
这样一个观念,
风为灵魂的载体,灵魂在气息之中。
实际上是以风为灵魂的载体,
13:28
灵魂在哪,
灵魂就是在气息之中,
如果要表达可以给它加上翅膀,
作为一个鸟,
它同样是风的象征。
那么这一种繁衍后代的方式,
看出了風这个繁体的汉字,
它所产生的本源不足为奇了。
“風”字从虫,
就是繁体字的“風”字,
13:58
从虫,象形字不知道起于何时?
至少在甲骨文、金文,
就是殷商西周的时候
没有这个写法,稍微晚一些。
那么最常见的是,
汉代的这个石刻,
最常见这样的字。
那么其中有一个古书
《周礼》中的这个风字
叫做“风师雨师”,
风师雨师
他把这个字
写成了既从虫又从鸟,
就把“灌”字,
灌溉的“灌”去掉三点水
,
14:28
这边加上繁体的風字,
这个字还念“feng”,
但是又有虫又有鸟,
到底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解说了,
古代人对此都是非常审慎,
没见过,字很怪,
只知道它是
用作“风”字来用的,
那么这样一个字,
我们说它恰好表明了
“风从虫”的这个字
14:58
和“凤从鸟”的这个凤凰,
为什么有认同的关系,
在这个字中,
这边是鹳,那边是風,
把一种鹳,其实就是猫头鹰,
一种大鸟,和風联系在一起,
我们说,这样的用法
表明了古人神话中的类比。
按照科学的逻辑,
不同的事物是不能混同的,
甲就是甲,
不能同时是甲又是乙。
15:28
但是在神话思维中,
这种逻辑排中率是不存在的。
人可以是太阳,
太阳可以是长着翅膀的鸟,
可以是三足乌,
所谓的变形记,
相互转化是神话的必然逻辑。
相互转化是神话的必然逻辑,
所以又从鸟又从虫,
这个风只不过是说明了
它们是风的什么?表象而已。
空气的流动,
这种风,可以是鸟的飞翔,
15:58
也可以是小虫子的飞翔,
只要这个虫子
不管是苍蝇、蚊子、蜻蜓,
只要是有翅膀的,是同类。
那么这样一来,
我们就知道了风在神话中,
风在神话中,它的主要的表现象征物是带有翅膀能够飞行者。
它的主要的表现象征物
是带有翅膀能够飞行者,
不管这种飞行
是巨大的鲲鹏,凤凰,
还是微小的虫子,昆虫。
16:28
那么在古书中,讲到王的行为,
特别是在西周的金文,
一开始要用一个“隹”,
隹
也就是唯物维新的唯字
去掉口字旁,
这个字念“zhui”,
实际上是一个鸟,
那么在金文,
也就是青铜器上的铭文,
一般的第一个字
都是这个“隹”字,
然后下边才是年月日,
然后是国王干了什么干了什么。
16:58
那么这种写法过去
把这个“隹”当作发语词,
念成“wei”,
“‘隹’王正月”如何如何。
那么白川静这位汉学家,
他有充分的人类学、
宗教学背景训练。
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隹”字 表示欲言不敢的意思。
——白川静
说“隹”这个字,
表示欲言不敢的意思,
实际上这个鸟代表的是神意,
那么你代神说话的时候,
17:28
要小心恭敬。
所以,这个“隹”
代表着这样一种请神,
谈到神圣事物的时候,
小心翼翼的态度。
又来说到,
周王室祭祖神灵的圣地
取名为“辟雍”,
这个“雍”字
雍
本身就是从“隹”字的,
这个鸟字在右边。
所以这个“雍”字
大概是聚集了这个圣地的鸟,
17:58
也就是祖灵降临的一种标志。
所以,
从风鸟混同的神话观点看,
我们还可以补充说,
神鸟的出现,
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