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定位的思考
对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定位的思考
作者:***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来源:《智富时代》2016年第11期
        【摘 要】新疆自古以来就占据中西陆上交往的枢纽地位,新疆直接关系到丝绸之路的通畅与否。本文作者在从自然环境、社会因素以及战略地位三个角度论证新疆核心地位的决定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在继续加强新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商贸物流中心以及发展新疆特产业三个方面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关键词】新疆;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丝绸之路是指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国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1世纪,直至16世纪仍然保留使用。丝绸之路一词最早见于19世纪70年代的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的一篇著作《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之后便为学界广泛接受。丝绸之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狭义上的丝绸之路仅指陆上丝绸之路,它的起点是我国的文化名城西安,经过河西走廊,沿着天山脚下,从新疆出境,经过中亚西亚诸国,到达欧洲。在历史上的汉朝,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并在西域地区建立了有效的统
治,使欧亚的商贸文化交流通道得以保持畅通,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张骞凿空”,西域就是今天的新疆。
        从自然环境来看,新疆位于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其北部是西伯利亚地区,南部是青藏高原,两者恶劣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它们无法承担中西交往通道的重任,而新疆气候适宜,交通便捷,新疆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脱颖而出,成为中西交往的中枢。从社会环境来看,在历史上,新疆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从未出现过一个统一性的国家。而丝绸之路也呈现出断断续续的特点,其保持畅通只有三个朝代,分别是汉朝、唐朝和元朝。分析其共性,我们可以发现,当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保持有效统治时,丝绸之路就畅行无阻。反之,当中央政府力不能及,新疆陷入混乱时,丝绸之路就会中断,中西无法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因此,新疆凭借着其自然和人文条件,连贯亚欧,荟萃中西,是丝绸之路保持畅通必不可少的要素。随着近代的到来,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阻隔以及新航路开辟等因素,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由陆路转向海路。并且,由于气候的变化,新疆地区逐渐变得干旱,人类活动的空间日益狭小。以上诸多因素,使得新疆的地位变得似乎不再那么重要,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仿佛失去了其璀璨的光芒。从16世纪到20世纪,新疆地区经历了多次重大战火的侵袭,清王朝倾举国之力,三次用兵,才得以保全了新疆的中国领土地位。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为了保持对新疆的有效管辖,采用兵农一体的方针,建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并且从内地移民,大力加强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持了新疆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稳定了新疆局势,保障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新疆的战略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首先,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从能源来看,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底,新疆的已探明石油储量56亿吨,天然气储量1.4万亿立方米,均居全国首位。其中,塔里木油田2014年产量达到2466.7万吨,据全国第四位。此外,2011年建成的西气东输二线,至今已经累计向中东部地区输送天然气700亿立方米,有效支持了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如此,随着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的越来越高,寻求可靠的能源进口渠道以及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目标。新疆紧邻中亚和俄罗斯等能源富集区,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同是“世界多极化”理念的倡导者,相似的战略诉求使中国与俄罗斯等国加强合作,中国可以通过与俄罗斯等国的能源合作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全长1万公里的中国-中亚输气管道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建成的,该输气管道经新疆霍尔果斯入境,建成至今已累计输气1000亿立方米。在此基础上,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地区还将开展进一步的能源合作,以期早日建成输油管道。这些输油管道也会经过新疆,因此,毫无疑问地说,新疆在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
        其次,从交通上来看,近代以来,随着蒸汽机在机车上的应用,铁路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交通工具。新疆的铁路建设起步较晚,到了1962年,新疆的第一条铁路兰新线才建成通车。但是之后,新疆的铁路发展很快,到了21世纪初,新疆铁路营运里程已达3009公里。西起荷兰鹿特丹,东至中国连云港,贯穿了亚欧大陆全境的一条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铁路桥。而通过新疆地区的兰新线和北疆线正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
成部分。相比于海运,铁路运输具有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点。新亚欧大陆桥的发展,为沿桥国家和亚欧两大洲经济贸易交流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大通道,对于促进亚欧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进而开创世界经济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的“一带一路线路图”便将亚欧大陆桥作为新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之一。对此,中国许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国际快车计划,通过新疆加强与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的贸易交往,新疆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出来。因此,依托亚欧大陆桥的交通枢纽地位,建设新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是新疆可以依仗的区位优势,也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新疆的重要战略地位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重视,按照“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的表述,要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于新疆如何打造经济带核心区,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见解:
        第一、继续加强新疆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的建设。几十年以来,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相比于其他地区,仍然较为落后。新疆应利用国家的资金政策支持,在加强和完善现有路网的基础上,应当注重交通工具的提速,以更加便利新疆与内地的人员往来。在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疆由于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退
耕还林、还草工作,广泛建设农田防护林工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另外,新疆是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文化素质仍然相当落后,新疆的文化教育设施建设也应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降低文盲率、普及普通话方面都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第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商贸物流中心,建立统一的货物集散体系。新疆要加强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设,尽快出台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相适应的物流体系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实施乌鲁木齐陆路港发展战略,以乌鲁木齐陆路港第四方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为契机,以建设线上多语种信息服务平台为抓手,整合线下国际陆、铁、空配套物流资源,吸纳更多的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进驻乌鲁木齐陆路港信息服务平台,为国内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第三,加强新疆地区特产业建设,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决定了新疆的农业有着鲜明的地方特。新疆的石榴、葡萄、哈密瓜等特水果在国内市场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新疆的农业目前存在着出口规模小、结构单一、品牌意识不强等弱点,针对这些问题,新疆应采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开阔分散出口市场,形成多元化出口市场格局等措施。除农业之外,旅游业也是新疆的特产业。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能为新疆经济注入更大的活力,新疆应在立足本地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增设新的旅游城市,辐射带动全疆的旅游景点。在对外合作方面,应该与中亚国家合作开发旅游资源,实施旅游业发展的国际战略,以更好地带动本地区的繁荣稳定。
        【参考文献】
        [1]张锦宗,梁进社,朱瑜馨.新疆民族人口与区域经济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
        [2]高志刚,沈君,郭建斌.新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预测与调控[J].干旱区研究,2007,06.
        [3]裴长洪,杨志勇.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0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