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业道德承诺书
1.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保证有哪些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要求公务员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敬重自己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自己工作岗位的爱,对自己职业的敬,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公务员应该自己遵守的道德要求。职业不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也是从业者完成自身社会化的重要条件,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舞台。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敬业,就是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工作。
敬业的基本意思就是恪尽职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要敬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引以为自豪;二是要深入钻研探讨,力求精益求精。作为公务员,自然要在其位谋其政,于好本职工作,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人民服务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曾经列举了五类不符合公务员精神要求的负面典型,(缺乏敬业精神、不思进取;缺乏服务精神、高高在上;缺乏创新精神、安于现状;缺乏务实作风、华而不实;缺乏自律意识、以权谋私。)其中,缺乏敬业精神、不思进取,被列在首位。
普通岗位的工作人员如果不够敬业,影响的只是他本职岗位的工作。而一个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缺乏敬业精神,无所作为,不但会给本部门、本地区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在人民众中造成恶劣影响,严重的还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和人民众的关系。
(二)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应该做到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公务员是代表各级政府履行职能、执行公务、行使权力的主体,诚实守信是公务员的立身之本。
然而,近年来,失信的问题在少数公务员身上严重存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表现:一是欺骗上级,对上级“瞒天过海”。少数公务员,为了捞取政治资本,达到保官升官的目的,不择手段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上报“泡沫数字”,误导上级,欺骗众,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二是欺骗众,对众有诺不践。有的公务员上任前或上任伊始,在众面前夸海口、拍胸口,许下一些不负责任、华而不实的空洞承诺,事后却将当初的承诺弃之脑后。
三是欺骗自己,言行不一。有的公务员扮演着“两面人”的角,公开场合,他们表白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背地里却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少数公务员不讲诚信,最根本的原因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得不牢。 公务员代表政府的形象,公务员自身的道德修养、诚信形象对众有着巨大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公务员不讲信用,势必使众产生对社会的悲观失望情绪,诱发整个社会诚信道德滑坡,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现代诚信体系建设中,政府诚信是关键,企业诚信是核心,个人诚信是基础。
这就要求行使政府公共权力的公务员要带头讲诚信,为建设诚信政府、诚信社会尽职尽力。 公务员务必要深刻认识诚信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对弘扬公务员精神的重要意义;一是,领导应率先垂范、带头讲诚信、树形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二是,组织部门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提拔重用和表彰那些埋头实干、不尚空谈、敢讲真话、乐做实事、诚实守信的人,对那些喜欢说假话、办假事,“唱功好、做功劣,跑上勤、跑下懒”的人,不能提拔重用;三是还必须强化舆论监督,大力宣传报道守法纪、讲诚信、说真话、办实事的典型,对一些说假话、办假事、不顾廉耻、以权谋私、跑官卖官等丑恶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引导广大公务员自觉做诚实守信的模范。
(三)办事公道 所谓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的职业道德规范。古人云:“治世之道为在平、畅、正、节。
天下为公,众生平等,机会均等,一视同仁;物尽其力,货畅其流,人畅其思,不滞不塞;上有正型,下有正风,是非分明,世有正则;张弛疾徐,轻重宽平,皆有节度”。不平行便不平衡,不平衡则人心不平。
人心不平便失去社会;不通畅便存在蒙蔽、隔膜、压抑;不公正便失去原则,失去是非、失去信任;没有节度,便失去控制,泛滥成灾,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平等原则的重要性。 我们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市场经济最讲究平等互利原则,这体现了买卖双方的平等地位,在经济领域中要求处事公平、办事公道。
同时,随着人们的法制观念、民主意识的增强,对公务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顺应这种潮流,不是威信扫地,就是吃官司。
公务员如果办事不公正,徊私舞弊,不仅损害社会主义乎等竞争的原则,造成新的不平等,同时也对社会各方面产生消极的影响,最终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服务众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工作方向和内容的集中体现。
众满意不满意,不是看说了多少,而是看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宗旨意识牢不牢固,为众扎扎实实办了多少实事、解了多少难题。
2.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试行) 为加强国家公务员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一、总则 (一)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是国家公务员在任职期间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二)国家公务员的职责是坚持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代表国家依法行政,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依法执行公务、服务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二、规范标准 (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和执行法律、政令的自觉性,严守纪律、严守机密;依法执行公务,不得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徇私枉法。 (三)忠于职守,勤奋工作。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忠实履行职责,讲求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不得擅离岗位、玩忽职守和贻误工作。 (四)顾全大局,团结协作。
树立全局观念,识大体,顾大局,确保政令畅通,不得各行其是;团结协作,敢于负责,不推诿和扯皮。 (五)清正廉洁,艰苦朴素。
主持正义,秉公办事,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亲属;严禁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 (六)忠诚老实,实事求是。
光明磊落,言行一致,敢讲真话;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注重实效,反对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 (七)刻苦学习,精通业务。
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法律知识和本职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努力掌握现代办公技术,精通本职业务,提高服务本领。 (八)谦虚谨慎,文明礼貌。
正确对待成绩和荣誉,不骄傲自满,随时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在执行公务或工作期间,仪表端庄,衣着整洁,言谈举止礼貌、热情、大方、提倡讲普通话。 三、实施与监督 (一)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负责本级政府各部门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组织实施,并纳入各部门的目标管理。
(二)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作为国家公务员培训的内容;国家公务员执行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列入国家公务员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的内容,并作为确定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等次的依据之一。 (三)各部门
贯彻实施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情况,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本级监察机关的监督检查;国家公务员应自觉接受人民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四)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有关规章,对模范执行职业道德规范的国家公务员应予以表彰;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国家公务员,情节轻微的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限期改正,情节严重并违反纪律规定的可给予行政处分或辞退。四、附则 (一)本规范适用于我省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的国家公务员。
(二)各地、各部门可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三)本规范由四川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四)本规范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3.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核心内容道德是人的精神价值基础,是社会规范的内在自律,既依靠外界力量施加,更重在个体的自我修养。
道德建设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在这其中,职业道德建设重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众、奉献社会。公务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分类,肩负着履行国家所赋予的管理职责,其职业道德具有特定的内涵,应当做到:爱国忠民、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服务众、勤奋工作,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刻苦学习、精通业务,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实事求是、诚实守信。
取其精要,关键在于“德”、“能”、“勤”、“廉”四字,或者说,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就在于尚德、增能、践勤和守廉。德以修身、能以应岗、勤以尽职、廉以正已,唯有如此,方可有所担当,有所建树,真正承担起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使命。
修身须尚德。一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身为公务员,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一言一行必须以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前提,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考量。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始终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放在第一位,强化执行力,提升落实力,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尤其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犹疑、毫不动摇地讲政治、讲正气、讲党性。
二要有高尚的思想品质。为人正直,讲究诚信,事事处处出于公心,不徇私情是公务员最起码的道德操守。
在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个人私利发生冲突时,必须勇于牺牲小我,顾全大局;应当具有评判是非的起码尺度,秉公办事,公道正派,经得起诱惑,认得清方位,守得住底线;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大公之德对待工作,以仁爱之心对待众,讲求奉献,不求回报。三要有过硬的作风。
敏行,落实工作雷厉风行,完成任务不打折扣,处事果断,办事干练,勇于挑担,攻坚克难;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心思缜密,有条不紊,不尚空谈,埋头苦干,以自己的出的表现走在前、作表率,取信于民。应岗须增能。
一要增强专业业务能力。身在机关,岗位各不相同,承担的职责使命也各有差异。
业务有特点,学术有专攻,必须通过持之以恒的钻研,明方向、长知识、增才干,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更好地履职尽责奠定扎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业务精通、游刃有余,以出众的业务工作能力来应岗践岗。二要增强创新突破能力。
时代在发展,新的形势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工作创新能力,在繁忙的工作实践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理性地认识本职工作的内在规律,主动寻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衡量实绩,锲而不舍地完善工作思路,提高工作层次,优化工作质量。三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