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员消毒桌面活动方案
幼儿园保育员消毒桌面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确保桌面卫生:通过规范的消毒流程,彻底清除桌面上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
2.保障幼儿健康: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用餐环境,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3.提升保育员技能: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保育员对消毒工作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二、活动准备
1.消毒用品
o含氯消毒液(如“健之素泡腾片”消毒液,有效氯浓度需根据说明书配制,一般为250mg/L)。
o清洁毛巾(确保数量充足,一桌一巾)。
o流动水源及清洗工具(如水桶、水盆等)。
o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围裙等)。
2.环境准备
o确保消毒区域通风良好,避免消毒液挥发对人体造成不适。
o将餐具、玩具等物品移出消毒区域,以免被消毒液污染。
3.知识准备
o保育员需提前了解消毒液的配制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及消毒流程。
o消毒毛巾可通过培训、演示等方式,提高保育员对消毒工作的认识。
三、消毒流程
1.个人防护
o保育员需穿戴好口罩、手套、围裙等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
2.桌面清洁
o使用清洁毛巾和流动水,先擦去桌面上的污物、浮尘等。
o清洗毛巾后,拧干备用。
3.消毒液配制
o根据消毒液说明书,按照比例配制消毒液。例如,使用“健之素泡腾片”时,可按照6L清水+3片泡腾片(每片泡腾片有效含氯量为500mg)的比例配制,得到250mg/L的有效含氯浓度消毒液。
4.桌面消毒
o将消毒毛巾完全浸泡在配制好的消毒液中,加盖浸泡10分钟。
o取出消毒毛巾,拧至不滴水状态。
o按照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对折毛巾后对桌面进行全面擦拭。注意不重复擦拭同一区域,确保消毒均匀。
o对桌面的四边角进行重点消毒,可使用毛巾反面进行对折后擦拭。
5.清水擦拭
o消毒作用时间达到10分钟后,使用清水毛巾对桌面进行擦拭,以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6.后续处理
o将使用过的清洁毛巾、消毒毛巾用流动水清洗干净,拧干后挂在指定位置晾干。
o倒掉消毒液和污水,清洗并消毒消毒容器。
四、注意事项
1.消毒液配制:应现用现配,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有效氯浓度降低。
2.个人防护:保育员在操作过程中需全程穿戴好防护用品,避免消毒液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
3.消毒时间:确保消毒作用时间达到要求(一般为10分钟),以保证消毒效果。
4.通风换气:消毒过程中及消毒后应及时开窗通风换气,以减少消毒液挥发对人体的影响。
5.定期检查:保育员应定期检查消毒液的有效期和使用情况,确保消毒用品的安全有效。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保障幼儿园桌面的卫生安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