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幼儿园针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消毒措施
2012年幼儿园针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消毒措施
第一篇:2012年幼儿园针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消毒措施
l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常见于4~9月份。该病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感染主要是通过人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被患儿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可通过日常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品或水源,可经口感染。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易发病。
一、认真做好晨午检工作
1、晨午检 : 每天早上中午幼儿入园时,由园长亲自带领教师在门口对入园的幼儿进行晨午检,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手、口腔等部位,如发现可疑患儿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劝其到医院就诊,如诊断不是手足口病,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书方可入园。幼儿入园后,由班内教师中午再进行一次午检,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即动员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
2、洗净手入园:晨午检后,儿童彻底洗净手后入教室。
3、目前流行季节,托幼机构校门内可放置消毒液(1000 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的消毒垫,儿童入托时,双脚踩过消毒垫后再入园。
4、谢绝家长进入托幼机构,进入前洗手。
5、保育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工作,及时就诊。
l
二、加强幼儿卫生教育
l对幼儿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①勤洗手、勤剪指甲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指导各班幼儿饭前、便后勤洗手,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②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等,预防病从口入;③可通过召开家长会或其他方式,及时向家长讲解防疫部门的卫生常识,让家长近期不要带幼儿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使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提高家长和幼儿的卫生防疫意识和能力,做到家园同步。
l
三、认真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
l在本病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应加强教室及宿舍等场所的通风,加强日常预防性消毒工作。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性消毒。
l1。空气消毒: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消毒毛巾
l2。玩具消毒: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教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l3。环境消毒: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四、消毒措施
引起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该病毒的理化特性:
1、对热敏感,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
2、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3、对各种氧化剂(如含氯消毒剂),碘酒敏感。
4、75%酒精和5%来苏对其不能灭活。
5、在外环境病毒可长期存活。
l消毒措施
l各班的玩教具每天晚放学后用含500mg/L(如5%84消毒液100 倍稀释)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l 餐具每餐一消毒,奶具、餐具、小毛巾、水杯每天定时用高温(蒸气或煮沸)消毒20分钟;或用含250mg/L(如5%84消毒液200 倍稀释)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20分钟。
l门把手、楼梯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游乐设施等可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每天擦洗一遍。
l室内应经常通风,有安装紫外线灯的场所,可在无人时开灯照射30分钟。
l 衣、被单:煮沸20分钟或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亦可清洗后于阳光下暴晒。
l做好环境卫生,小孩的衣物等要常洗常晒。
l做好厕所保洁工作,用后即时冲洗。
五、发现患儿后的消毒措施
发现疱疹症状患儿即动员家长对其进行家庭隔离,直至病愈方可返校。教师还应按下述方法对幼儿园进行彻底的消毒。
xiexiebang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l2、对环境的消毒:
② 垃圾:用含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作用60分钟,并即时清理。
④盛放排泄物的容器:用5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第二篇: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和各班级预防及消毒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和各班级预防及消毒措施
一、认真做好晨午检工作
每天早上幼儿入园时,由园长亲自带领教师在门口对入园的幼儿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手、口腔等部位,如发现可疑患儿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劝其到医院就诊。幼儿入园后,由班内教师再进行一次晨检,以防遗漏,中午教师再进行一次午检,主要检查幼儿的脚心、臀等部位,发现疑似幼儿及时报相关负责人,且当天各班教师把孩子的情况详细汇报于办公室,幼儿园针对情况作出相应措施。
二、认真做好各班消毒工作
1、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物品要整齐,每日三扫、三拖、三擦,每周六下午大扫除。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早晨、中午起床后开窗换气,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班级消毒具体细则:
每餐前请按1:100比例配置的消毒液,然后用抹布或者喷壶对桌面、桌腿、桌子:边缘及下面进行喷洒或者擦拭。
椅、柜、把手、床边、窗台、扶手、门、墙面:每天午饭后,傍晚孩子离园后请按墙面1:50,其他1:100的比例配置的消毒液,用抹布或者喷壶喷洒擦拭。
地面及厕所:请按照1:50的比例配置消毒液,按照地面随脏随拖的方法,每天至少三次对地面进行消毒。
水杯:每天傍晚孩子离园后,请老师将水杯送伙房用开水浸泡清洗后,放消毒柜里消毒半小时。
毛巾:每天用完清洗,每周一和周三投放在1:200的消毒液里浸泡半小时,然后清洗干净,日晒晾干。被褥,图书:被褥每月至少一次拿回家拆洗暴晒,春秋季传染病高发期一月最少两次,小床视天气情况在园内户外日晒。
教室内:每天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一次睡室和活动室,每次20分钟,幼儿离园后或者不在场时。
4、个人卫生:
(1)、对幼儿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勤洗手、勤剪指甲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幼儿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提醒幼儿用自己的毛巾擦嘴。每周剪一次指甲。
(2)、教师也要注意个人卫生,穿工作服,平底鞋,不留长指甲,不披头散发。
三、加强幼儿卫生教育
对幼儿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勤洗手、勤剪指甲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指导各班幼儿饭前、便后勤洗手,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做好正确宣传和讲解工作
每天有教师在门口晨检,及时准确地向家长讲解防疫部门的卫生常识,提高家长和幼儿的卫生防疫意识和能力。同时在各班门前张贴了爱心提示,让家长近期不要带幼儿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做到家园同步。
以上消毒细则请各班级认真执行并认真填写消毒记录
2013年4月9日
第三篇: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夏季是手足口传染病高发期,我镇幼儿园高度重视,为了做好预防工作,全镇幼儿园加强了卫生消毒工作,清除园内每一处卫生死角,园长、保育员及保健医生层层把关,每天每班必须搞好卫生。活动室、寝室、功
能室使用紫外线84液交叉消毒,每天孩子回园前,保育员提前做好消毒工作。定期聘请镇卫生院医师组织全体保育员进行有关手足口病预防常识的培训,重点主要针对卫生消毒与如何做好预防工作,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到上级医院进行确诊,对缺勤的孩子进行打电话问清缺勤的原因。确诊手足口病幼儿暂不能幼儿园,等县级医院病愈证明回园。通过学习,保育员基本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和重要性,并且提高自身手足口病的预防意识。预防手足口病有以下几点措施:
1、在手口足病流行时期,家长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
2、幼儿园发现有疑似病例的要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到县级以上医院确诊,与患儿密切接触者要隔离一星期后才可以回园。
3、空气消毒:课室、寝室、功能室每天紫外线消毒1次,84液消毒1次。
4、玩具消毒:使用稀释84液浸泡消毒,并拿到太阳低下爆晒。
5、放物柜及桌椅、门把手消毒:每天两次使用稀释84液撺拭。
6、汗巾、洗脸巾消毒:每天清洗,并拿到太阳低下爆晒
7、床上用品消毒:每天中午孩子起床后拿到太阳低下爆晒。
8、房间经常通风,建立晨午检制度,倡导幼儿勤洗手、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