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近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概念及其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孙子兵法》的历史地位、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上的贡献;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产生、发展及代表人物的军事思想。
了解古代军事思想中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以及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产生的特殊国内外环境。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概念及其发展的四个阶段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部代表性兵书-《孙子兵法》
二、中国近代军事思想
1.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概念及其形成与发展
2.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特点
3.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军事思想要点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夏朝至战争期间(公元前2070年-公元1840年),中国古代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包括战争观、国防观、作战思想、建军思想、谋略思想、军事哲学等,是当时人们对战争和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
世界上最贵的十辆车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夏、商、西周时期——萌芽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时期
3.秦至五代时期——发展时期
4.宋代至战争时期——成熟时期
▪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在以车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的基础上,形成了靠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思想。《易经》《尚书》、《诗经、》中都有些片段、零星的军事思想论述。
▪夏、商、西周时期,车战的主要作战力量是车上的甲士三人,车左(一车之长)主射箭,中间一人为御者,车右手拿戈、矛、戟等长兵器作战。在自己一方各战车之间的隙缝中,是与各车上的甲士配合作战的步兵,由平民或奴隶来担任。他们的数量多少不一,平时也担负杂役工作。
典型的一乘战车示意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