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作为一种指导思想,以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推动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为己任的科学体系。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总结的深刻认识,而且充分彰显了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性、先进性。以下将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历史渊源、理论基础以及实践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在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提出的。其核心就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科学发展、民主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在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把握贯穿始终的根本方针和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即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就意味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念的根本区别。科学发展观必须科学发展观,必须推动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必须形成基础坚实、链条不断、功能完备的经济社会发展新体系,这一全新的发展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和发展观念的科学理论。历史的发展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党和政府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其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渊源
科学发展观总结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其历史渊源。在20世纪,中国面临着彻底改变国家和民族面貌的历史任务,要实现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富强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当时提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有益成员”和提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一致,为了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而奋斗”的任务。到21世纪,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于是需要有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去适应这种新时代。
而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前,一些党员干部对主流的发展观念存在较大的误区,他们把经济建设作为唯一任务,忽视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生态平衡、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有一种新的发展观念去纠正这种误区,这便是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渊源。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谆谆告诫我们,要历史唯物主义远离物质虚无主义的错误观念。历史唯物主义告诫我们时时刻刻要贯通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规律性。我们都要明白,谁是建设新中国、发展新中国的主体。我们都应认识,民族振兴等事业的基础是什么,并自觉使自己成为这些事业的可靠主体。这些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此外,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还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告诫我们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来认识社会和社会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立足于认识事物的矛盾统一规律,着重于把握事物的全面发展。这两个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再次,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一,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体现了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发展人力资源,提升人的素质和水平,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这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独特优势。其二,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体现了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协调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设从而实现各领域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其三,在执政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中抓住这三个要点就是牢牢抓住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主题,坚决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第一要务。
最后,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追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的深刻分析展示了科学发展观无疑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追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要从各个角度全面理解和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总结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渊源,宣传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意义。这样才能更好的加以坚持和全方位推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