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二)语文园地五
语文园地五
本次语文园地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我的发现让学生学会通过偏旁认字;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巩固音序查字法;日积月累让学生积累歇后语;和大人一起读引导学生明白平时不能只爱听好话。
语文园地五通过认形声字、同音字等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对比认识生字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较好的认字体系。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不大容易接受。学生第一次接触歇后语兴趣较大教师可以拓展教学补充一些简单的歇后语让学生增加兴趣和积累语言。寓言故事内容清晰易懂寓意深刻学生学起来也不难。
1.认识饭、能等8个生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学生
自主识字的能力。
2.学会通过偏旁认字,了解字意。
3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巩固音序查字法。
4.背诵简单的歇后语理解意思。
5.理解《狐狸和乌鸦》的寓意。
重点:认识形声字能通过偏旁认字能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
难点:积累歇后语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师:多媒体课件;字典。
学生:准备字典;预习语文园地五
2课时
1.认识饭、能等8个生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学会通过偏旁认字了解字意。
3.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巩固音序查字法。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自由读儿歌观察儿歌中的规律,小组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拼读每一行最后一个生字朗读韵母在读中发现这些字的特点。
3.根据课本指示让学生说泡、饱等6个字的特点。
生1:韵母都是“ao”。
生2:这6个字里面都有
师:同学们说得真有道理。这6个字是形声字即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4.认一认生字条中的生字再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的字让学生试着认一认。(如苞、雹、炮等)
二、我的发现。
课件出示我的发现的内容。
1.出示 :吃 叫 吹 咬
(1)它们的特点。(都有口字旁)
(2)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3)读字、认字、组词。
(4)再写几个口字旁的字。
(5)总结:含口字旁的字大多与嘴有关。
2.再出示:提 拔 捉 拍
(1)读一读讲讲特点。(都有提手旁)
(2)读字、认字、组词。
(3)再写几个提手旁的字。
(4)学生做动作并思考提手旁与什么有关。
(5)总结:这些动作与手有关所以提手旁的字大多与手有关。
3.再出示:跑 跳 踢 踩
(1)读一读讲讲特点。(都有足字旁)
(2)读字、认字、组词。
(3)再写几个足字旁的字。
(4)学生做动作并思考足字旁与什么有关。
(5)总结:这些动作与脚有关所以足字旁的字大多与脚有关。
三、字词句运用。
1.选一选填一填。
(1)利用课件出示个学生朗读,发现每组读音一样。
(2)学生区分讲解代表颜为绿可以表示水清澈与水有关。
(3)学生区分狐狸的歇后语讲解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地点;可以表示又一次
(4)学生朗读句子明白句意并选择正确的汉字填空。
(5)教师核对答案并点拨。
2.比一比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
(1)教师复习音序查字法步骤: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到大写字母。
到该字的音节和对应的页码。
根据声调到生字。
(2)出示需查生字比一比谁查得最快。
(3)查得最快的同学可以交流自己查字典的方法以及查得比较快的诀窍。
语文园地五
识字加油站:形声字
我的发现:口字旁 提手旁 足字旁
字词句运用:青 清 再 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背诵简单的歇后语理解意思。
2.理解《狐狸和乌鸦》的寓意。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成语、谚语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教师出示日积月累里的歇后语。
2.出示幻灯片师生交流歇后语背后的故事体会歇后语所传承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3.教师总结:像这样的词语叫做歇后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歇后语的前半截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有时也称作俏皮话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歇后语说你的发现,可以是形式上的,也可以是内容上的。
2学生讨论、交流歇后语的特点。
(首先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其次前后的意思是有联系的。前面一部分是说事类似谜面;后一部分是解释类似谜底也是想表达的意义所在。)
教师总结: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自然贴切实际上是把话说得更加形象、具体了。
板书:(形象或事例)——(解释、说明)
3.学习歇后语。
(1)学习: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师:小葱拌豆腐是什么颜呢?
生:葱白、葱叶和豆腐一共是两种白一种青。
师:颜是一种青两种白故曰一清二白
(2)学习: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师:大家想想篮子是什么样的?
生:竹篮是竹条编织而成中间细缝很大。
师:那竹篮能装住水吗?
生:不能。
师:所以用竹篮打水是什么结果呢?
生:一场空。
(3)学习:芝麻开花——节节高。
师:你们见过芝麻吗?
生:见过。
师:(出示芝麻开花的图片)你们能说说芝麻开花的样子吗?
生:芝麻是从下往上开花的。
师:进入成熟期的芝麻,每开花一次,就拔高一节,接着再开花,再继续拔高。开花就意味着结籽。所以,生活中我们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形容好上加好。
(4)学习: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以前人们怎样取水吗?
生:他们需要用桶把水从井里打起来。
师:对的。那么如果有十五个吊桶一起打水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生:15个桶都往一个井里放桶碰桶绳缠绳。
师:是啊!数量繁多纵横交错这首先就是让人眼乱心更乱啦;再者有七八个正上着七八个正下着上下下,令人心神不安啊!所以,形容一个人心绪繁杂不定,就叫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4小结:歇后语比较容易理解形象具体同学们要注意积累哦!
三、和大人一起读。
1.创设情境学习第1自然段。
(1)看乌鸦来了(出示书中乌鸦插图)同学们你从他的打扮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位(  )。他到了一片肉可高兴了。他会想些什么呢?
(2)这时候一只狐狸(出示书中狐狸插图)出来吃的他看到了乌鸦嘴里的那片肉,会怎么样?
出示句子: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看图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2.提出要求自学第2~5自然段。
狐狸特别想吃那片肉所以他就去想办法了。课文的第2~5自然段就写了这个过程。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狐狸都想了什么办法边读边画。
(出示自读要求:狐狸对乌鸦说了什么?用——画出来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又有什么反应?用——画出来。)
3.分析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次对话。
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②“眼珠一转说明什么?
狐狸是真心向乌鸦问好吗?(板书:您好)
乌鸦什么反应?(板书:没回答)
(2)学习第二次对话。
指名读第3自然段。
狐狸说话前是什么表情?(赔着笑脸)
齐读狐狸说的话。(板书:孩子好吗)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是什么反应?没回答为什么要看他一眼呢?(板书:看一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