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课题研究计划
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课题研究计划
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课题研究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1、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茅箭区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学科科研力度,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练队伍
    1、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2、形成教研氛围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1、备课
    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礁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思,
向成为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思能力,形成思习惯。要求每位老师按学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学思(重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思,归纳至少一种教学模式),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
    2、上课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学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馈。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3、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馈信息,以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
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三)显特
    1、做好课题研究的安排工作。
    2、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为思品课注入新的生机。
    (1)现代媒体资源
    充分利用了学校和家中的现代化设施,收集了思品课堂相关数据等资料,对教材进行了补充、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走入课堂。
    (2)图书资源
    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让学生通过收集,来补充课堂的知识。
>法制教育计划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