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旅伴之歌》音乐探析
马勒《旅伴之歌》音乐探析
作者:杨慧君
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9
        【摘要】马勒是在西方享有盛誉的作曲家、指挥家,其艺术歌曲在德奥声乐作品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声乐套曲《旅伴之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马勒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文章将对这部作品进行音乐分析,探讨作品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马勒;《旅伴之歌》;精神内涵
        一、《旅伴之歌》的创作背景
        古斯塔夫·马勒,1860年在今捷克境内一个犹太家庭出生,是奥地利著名的指挥家和作曲家。由于马勒双亲感情不和,所以影响了他对感情的态度。1883年,马勒来到德国发展,并与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约翰娜·里希特相恋,但这段恋情并没有长久,并以分开告终。随后马勒写出了六首诗,并谱写成曲,这四首歌曲分别是:1、《心上人婚嫁去》;2、《今晨我穿过原野》;3、《我有一把燃烧的利刃》;如何开机启动优化>国旗杆高度是多少米4、《心上人蔚蓝的双眼》。作曲家通过对自己内心感情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知,音乐记录下自己的内心情感展现给世人。
欲穷千里目的穷是什么意思        二、《旅伴之歌》音乐分析西双版纳旅游景点大全
        (一)《心上人婚假去》
        第一首歌曲《心上人婚嫁去》是复三部曲式,A段是多乐句乐段,有6个规模不一的乐句组成,句子长度分别为4+3+4+7+4+5现在什么游戏最火,由于歌词的原因,形成了非方整性的乐句结构。B段由3个乐句组成,分别是4+5+5,句子的规模结构大致一致。旋律上,主题音调以d挥着翅膀的女孩 歌词自然小调开始,以属音中心,形成了一个主音上小三和弦的框架。第二句和声由属转为下属方向,并由主题中的四度音程转变为三度音程,产生了一种悲伤之感。第三乐句出现了更大的跳进,由第二句的三度音程转变为六度大跳,随后连续级进下行,此后到25小节,旋律继续沿用二度下行音调,A段最后一个乐句材料是第三乐句的变化。B段旋律在E大调上发展,旋律音调呈锯齿状线条,并出现了新调的对置,在B段中,旋律显得顺畅平滑,除最后乐句有大的音程跳跃外,几乎都采用级进音程,很少跳进。再现段采用主题音调的材料,没有明显变化,结束乐句的旋律没有明显的终止感,大概是作者借此映衬歌词,显得意味深长,音乐与歌词十分贴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