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慈爱的母亲[资料]
2007年03月18日
中文摘要
陆在易,作曲家。196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在上海音乐学院、
2022年新年文案
上海京剧院、上海乐团工作。曾任上海乐团团长、艺术指导并长期兼任《上海歌声》主编。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上海乐团艺术指导、《上海歌声》主编。
本文将从艺术学角度,通过《我爱这土地》,并结合陆在易其他艺术歌曲,就陆在易的生平、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的题材与体裁,陆在易创作的艺术歌曲在音乐结构方面艺术特点等方而进行探讨研究,从中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这些作品都具有陆在易特有的风格特点和它们的独特个性,通过本文对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特点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使人们对陆在易的音乐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特点
Abstract
LU Zaiyi  Composer. Graduated from the Composition Department,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in 1967. He has worked  successively in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Shanghai Peking Opera Theat
re and Shanghai Symphony Orchestra. He was Director and Artistic Director of Shanghai Symphony Orchestra  and acted meanwhile as Editor-in-Chief of the magazine Songs of Shanghai. At present he is Vice-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Musicians' Association, President of the Shanghai Musicians' Association,
Artistic Director of Shanghai Symphony Orchestra,  and Editor-in-Chief of the magazine Songs of Shanghai.
This text will learn the angle from the art, pass 《 I love this land 》 , and combine six at easy other art songs, six at easy of usually, six topic and forms in the easy art  song creations, six in the art song of the easy creations in music  structure aspect  art characteristics etc. square but carry on the study research, from in we can with deep know that these works all have six at easy special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special characters, pass this text to six at easy the art song crea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carry on research and hope to enable the people to have more thorough comprehension and understandings to sixth in the easy music work.
Key words:  Lu Zaiyi  Art song  Creation style
目录
前言 (1)
一.  陆在易及他的艺术歌曲创作概述 (1)
汽车贷款利率1.陆在易艺术生涯 (1)
2.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概述 (1)
二.  介绍《我爱这土地》创作背景并分析其特点 (2)
100米跑步技巧
支付宝集福活动三.  结合其他作品分析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特点 (3)
1.题材的特点 (3)
2.歌词的特点 (4)
3.旋律的特点 (4)农村养殖项目
4.节奏的特点 (5)
5.伴奏的特点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前言
2004年10月左右,我在琴房听到一位师哥专业课上唱的一首歌,深深吸引了我,“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回到宿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艾青这首诗就曾经深深打动过我,现在谱成了歌曲更加起伏跌宕,感人肺腑。或许是这首歌独特的魅力打动了我,我迫不及待的搜集关于这首歌曲作者的一切信息,才发现妇孺皆知的《祖国,慈祥的母亲》居然也是这位老先生所作,通过两年来资料的搜集,陆在易老先生以及他的艺术歌曲在我的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形象。
艺术歌曲,是人们所熟悉的一种声乐体裁,“歌词多半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 。自20世纪初这种体裁传入中国以来,在青主、黄自、赵元任、贺绿汀等一批老一辈作曲家精心的创作和努力推广下,它不仅拥有了大量优秀的、脍炙人口的作品,而且成为广大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音乐体裁之一。
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起步较晚,在20世纪上半叶,老一辈作曲家萧友梅、赵元任、黄自等人曾运用专业作曲技法,结合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创作出了很多既有艺术性又有民族风格的优秀艺术歌曲。解放后很长时期内,艺术歌曲的创作都不尽人意。直到新时期陆在易、尚德义等人的艺术歌曲的出现,才划破了艺术歌曲创作沉寂的天空。陆在易的《祖国,慈祥的母亲》唱透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陆在易艺术歌曲风格朴实自然,品味高雅是中国乐坛亮丽的花朵。
豆瓣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在充分继承赵元任、黄自等老一辈作曲家艺术歌曲创作理念下,将歌曲旋律与中国语言、民族和声与现代技法、钢琴伴奏与中国古典意境融于一体,并多角度的考虑中国当代普通欣赏层的审美特点,把富有时代特、民族精神内涵的题材、浅显易懂的歌词、宣叙吟唱般的旋律、形象生动的钢琴伴奏充分溶于这个外来体裁中,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雅俗共赏,不仅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歌曲创作道路,也为外来体裁的中国化道路开拓了新的篇章。
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只能从《我爱这土地》这首作品着手,简单结合其它作品来分析陆在易老先生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希望能够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演唱者和教学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以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促进我国艺术歌曲的不断发展和繁荣,这乃是写作本文的初衷吧!
一、陆在易及他的艺术歌曲创作概述
1、陆在易艺术生涯
陆在易(1943-  )我国著名作曲家,浙江余姚人。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学习钢琴、作曲。1962年升入该院作曲系,196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73年调至上海京剧院,曾参与十余部京剧的音乐创作。1981年入上海乐团专事作曲,1985年任该团团长,1988年任艺术指导,并被选为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兼《上海歌声》主编。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
2、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概述
艺术歌曲是陆在易音乐创作的主要体裁,也是他通过自我创作来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艺术素质的主要途径,更是他作为作曲家被普通众所知晓与熟悉的重要音乐体裁。
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创作于1981年,与诗人张鸿西合作创作的反映后人们对新生祖国热爱的心曲。虽然作者认为这不是一首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歌曲,在当时是为众歌曲创作的,但是歌曲的艺术性及钢琴伴奏都具有艺术歌曲特征,“深情倾诉的抒情特质、清新真挚的旋律语言,写出了亿万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赤诚的爱。”
《桥》《盼》《家》三首艺术歌曲2001年获第一届金钟奖。《桥》创作于1981年,这首以表现水乡民
众安居乐业、俨然自得的生活情景为背景的音画式的艺术歌曲,在歌曲旋律民谣化风格的贯穿、钢琴伴奏具象化的模仿、和声彩的巧妙运用下,将江南民歌的韵味、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特质表现的淋漓尽致。《盼》创作于1988年,这首歌曲成为了祖国人民对海外儿女盼归心情最真诚的表达。《家》创作于1998年,是一个游子对家、对祖国深情的倾诉。歌曲旋律从民间素材中提炼出新音调,质朴中透出新意,平实叙述中渗透着深情,将歌曲通篇沉浸在亲切自然与无限回忆中。
《彩云与鲜花》创作于1981年,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优秀花腔女高音歌曲之一,通过其特有的中国民族调式风格展现了中国艺术歌曲不同于外国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之处。而1988年创作的《最后一个梦》是作曲家也是祖国人民对两岸统一希望的真实写照,该曲以深厚纯朴的感情、浓郁的乡音乡情与具有中国南方小调特的童谣、摇篮曲风格相结合,表达了两岸人民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真情实感。
《我爱这土地》是陆在易从1999年开始花费四年时间才创作出的、代表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高峰的代表作”。虽然艾青原诗只有十句,但是在作曲家内心激情的流淌下,这首歌曲被发展成为“篇幅之长、情感表现幅度之大、内涵之深、钢琴部分之考究、演唱处理和表现难度之高,为建国以来我国艺术歌曲所罕见”的艺术歌曲。而凝聚着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台湾晚年病重时“永不能忘”的爱国之情写成的《望乡词》渗透着他对海峡两岸能早日统一的希望,情感与对艺术歌曲创作技法的敢于尝试使这首歌曲当仁不让的获得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
奖” 。
二、介绍《我爱这土地》创作背景并分析其特点
《我爱这土地》是《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中篇幅最大的一首歌,共有七分零八秒。这首作品,作者构思于1999年初,原计划写一首合唱小品,初稿完成后,经过4年多的苦苦思索和无数次大大小小的修改,到2003年才最终定稿为7分多钟的艺术歌曲。而作者将这首歌作为他的歌曲选的书名,也足以可见作者对这首歌的重视和偏爱。它是标志着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高峰的代表作,为建国以来我国艺术歌曲所罕见,也反映了亿亿万万中国人民的心声。在这首歌里,作曲家对祖国、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忧患意识被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无论是诗还是音乐,都称得上精品。
冼星海曾经说过:“歌曲是歌词与曲调的化合,歌词在歌曲中是占了决定地位的,一首歌曲有意义与否,差不多从歌词就可看到一部分。”这首歌的歌词选自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抒情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啊,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