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农村养羊业现状分析
陕北农村养羊业现状分析
高玉平*,张艳芬“,史中华2,王缠石3,乔奇艳&,屈猛D,刘姚3,蔺治海6,张彩云*
榆林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陕西榆林719004;2榆林市横山区党岔区域畜牧兽医站,陕西榆林719100;
3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陕西西安710000;4靖边县畜牧服务中心,陕西榆林718500;
D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榆林719200;6延安市畜牧技术推广站,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养羊业是陕北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在陕北农村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对榆林市的神木市、靖边县、子洲县3个县(市)区和延安市的甘泉县、延长县、安塞区3个县/区共84户农村养殖户走访调研,了解陕北地区养羊业现状,分析陕北农户养殖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索陕北农村养羊业的发展之路,为陕北养殖户科学养羊和增加养殖收入提供参考*
关键词:陕北农村;陕北白绒山羊;湖羊
陕北地区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按照行政单元划分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按水文和地貌要素划分还包括铜川和渭南的部分地区*为了方便研究,本调研所指的陕北地区仅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1]*按照地貌类型,陕北地区由风沙草滩区和丘陵沟壑区2个地貌区域构成,北部以风沙草滩区为主,南部以丘陵沟壑为主*
陕北地区养羊历史悠久,养殖羊的品种主要为陕北白绒山羊和湖羊*陕北白绒山羊是以子午岭黑山羊为母本和辽宁绒山羊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新品种閃,是品质较好的绒肉兼用型山羊品种旧*湖羊是皮肉兼用型的优良绵羊品种,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泌乳性能、产肉性能和适应性⑷
*受养殖条件和饮食习惯的影响,北部风沙草滩区8&01%的养殖户养殖陕北白绒山羊,南部丘陵沟壑区55.17%的养殖户养殖湖羊*陕北地区养殖白绒山羊和湖羊的比例约为4.7:1*本文通过对榆林市的神木市、靖边县、子洲县3个县(市)区和延安市的甘泉县、延长县、安塞区3个县区共84户农村养殖户(以下简称“养殖户”)走访调研,了解陕北养殖户养羊现状和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陕北养羊业的发展之路,为陕北农村科学养羊和增加养殖户收入提供理论依据*
1陕北地区养羊业现状
1.1养殖模式与规模
由于陕北地区大力开展封山禁牧工作,该地区养羊业已由之前的放牧饲养模式转变为种植饲草与养羊结合的新模式*但是陕北农村养羊的方式还比较粗放,对各生长阶段的羊缺乏精细管理*受南北土地资源差异的影响,陕北南、北部养殖户养羊规模存在差异*在北部风沙草滩区,每户平均养羊104.41只;在南部丘陵沟壑区,每户平均养羊42.48只*2020年末,陕北地区羊只存栏量约为613.18万只,占全省羊总存栏量的70.34%*其中榆林市羊存栏量约为550.69万只,占全省羊总存栏量的63.18%;延安市羊存栏量约为62.49万只,占全省羊总存栏量的7.17%'5(*
1.2养殖人员情况
农民是养羊的主力军*84户养殖户中共有养殖人员173人,其中北部风沙草滩区从事养殖的人员有89人,31〜40岁的养殖人员占5.62%,41〜50岁的养殖人员占30.34%,51〜60岁的养殖人员占39.32%,
作者简介:高玉平(1967—),男,本科,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E-mail:1248156984@qq
61〜70岁的养殖人员占22.&7%,70岁以上的养殖人员占2.25%;南部丘陵沟壑区从事养殖的人员有84人,31〜&0岁的养殖人员占5.95%)1〜50岁的养殖人员占2&57%,51〜60岁的养殖人员占30.95%, 61〜70岁的养殖人员占32.14%,70岁以上的养殖人员占2.38%*
图1养殖人员的年龄结构
!3饲养成本
1.3.1饲料费用
在北部风沙草滩区,每户养殖户种植玉米约为30340,每平方米可产1.125kg籽粒和1.500kg玉米秸秆*每只羊可利用玉米约为290即玉米籽粒326.91kg和秸秆435.88kg*在南部丘陵沟壑区,每户养殖户种植玉米约为9100m2,每平方米可产0.750kg籽粒和1.125kg玉米秸秆*每只羊可利用的玉米约为214m2,即玉米籽粒160.66k g和秸秆214.00kg*
陕北白绒山羊的日均采食饲草料(风干)1.20kg/只、精饲料0.30kg/只,饲草料成本约为2.00元/只*湖羊的日均采食饲草料(风干)1.60kg/只、精饲料0.40kg/只,饲草料成本约为3.00元/只*北部风沙草滩区羊的饲草料主要由玉米籽粒、玉米秸秆、苜蓿、柠条、豆皮、配合饲料组成,平均每天的饲料成本约为2.46元/只*南部丘陵沟壑区羊的饲草料主要由玉米籽粒、玉米秸秆、花生秧、豆粕、鉄皮、配合饲料组成,平均每天的饲料成本约为2.93元/只*
1.3.2疾病防治费用
北部风沙草滩区养殖户每年在购买兽药及防疫物资等方面需花费3027.50元,平均每只羊需花费约29.00元;南部丘陵沟壑区养殖户每年在购买兽药及防疫物资等方面需花费2072.22元,平均每只羊需花费约4&78元*平均每只陕北白绒山羊在购买兽药及防疫物资等方面需花费36.13元,湖羊47.00元*
1.4经济效益
北部风沙草滩区养殖户平均每户的羊存栏量为104.41只,年利润平均为51787.08元,平均每只羊的利润为496.00元*南部丘陵沟壑区养殖户平均每户的羊存栏量为42.48只,年利润平均为31823.73元,平均每只羊的利润为749.15元*按养殖户统计,陕北白绒山羊的存栏量平均为93.20只/户,年平均利润是61093.53元/户,平均利润为655.51元/只;湖羊的存栏量平均为40.92只/户,年利润平均为18423.82元/户,平均利润为450.24元/只*
2主要存在的问题
2.1养殖南北差异大
此次调研结果表明,陕北的北部风沙草滩区与南部丘陵沟壑区相比,羊养殖规模和玉米种植量均差异较大,而这种差异制约着养羊户的养殖收益*北部风沙草滩区的土地资源比南部丘陵沟壑区丰富,这使得北部风沙草滩区养殖户养殖羊的总利润高于南部丘陵沟壑区*
2.2养殖人员老龄化科学养羊
劳动力和人才短缺是制约畜牧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6]*调研结果表明,陕北从事羊养殖的劳动力以50岁以上为主体,占总养殖人员人数的64.74%*北部风沙草滩区养殖人员以&1〜60岁为主体,占总养殖人员的69.66%;南部丘陵沟壑区养殖人员主要集中在51〜70岁,约占南部养殖人员的60%*养殖人员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相对偏低,且接受新技术能力较
差,约80%的养殖人员文化水平为小学及以下*现有的养殖技术不能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要求*
2.3饲草料供应不足
营养均衡、充足的饲料对羊只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养殖户种植紫花苜蓿的比例较低,导致优质牧草供应不足,饲草料以农作物秸秆为主*南部丘陵沟壑区部分养殖户的饲草料主要依靠外购,运输成本高,价格浮动大,导致养殖成本和风险较高*陕北饲料工业发展缓慢,绝大部分饲料产品须从外地购入*
2.4缺乏良种繁育
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畜牧业的每一次突破和跨越都是以良种繁育技术为先导的[7]*陕北白绒山羊种质资源参差不齐、生产性能较低,因盲目追求山羊绒产量,山羊绒纤维细度正以0.1“2/年的速度增加8*陕北因缺乏专业良种繁育团队,无法解决陕北白绒山羊的羊绒纤维细度增加的问题*
2.5养殖技术不成熟和销售渠道单一
陕北部分养殖户养殖观念比较落后,往往凭借经验进行养殖,导致养殖效益较差*陕北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饲料养意识,饲喂的饲草饲料品种单一,导致羊营养不均衡*养殖户对羊各生长阶段的分不合理,有些养殖户所有羊只都饲养在1个羊圈里*由于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缺乏,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要,造成羊羔的成活率低等问题,这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陕北养殖户销售羊只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依靠中间商收购羊,少部分直接销售给当地消费者*由于养殖户获取信息相对滞后,不能及时掌握羊只价格走势,从而导致养殖户养殖羊的利润较低*
3陕北农村养羊业的发展之路
3.1发展合适的饲养模式
南北地区土地资源的差异,使得陕北南北部地区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差距较大*养殖户需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使养殖利润最大化*北部风沙草滩区的养殖户不能只追求养殖量,更要提高每只羊的养殖利润*南部丘陵沟壑区的养殖户在保证每只羊的养殖利润同时,需适当扩大养殖规模*建议在北部风沙草滩区推广“1551”规模化舍饲养殖模式,即1个劳动力种3.33公顷(50亩)玉米、养50只陕北白绒山羊,争取年收入10万元的舍饲养殖模式;在陕北南部丘陵沟壑区推广“1238”规模化舍饲养殖模式,即1个劳动力种1.33公顷"0亩)玉米、养30只湖羊,争取年收入8万元的舍饲养殖模式*
3.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提高农村的教育和医疗条件,减少农村的劳动力流失。同时要安排畜牧产业发展专项支出,重点支持养殖示范村、家庭农牧场建设以及良种繁育、饲草料生产加工、疫病防控、屠宰加工和品牌建设等项目*扩大羊只投保范围,采取提高保费补贴、简化理赔程序等措施,降低养殖风险* 3.3加强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建设
饲草料的供给制约着陕北养羊业的发展*为改变饲草料供给不足的现状,北部风沙草滩区可通过结合土地整理、防风固沙
治理、煤矿采空区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扩大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甜高粱等饲草种植面积,增加本地饲草的自给率*引进一些抗寒、抗旱饲草品种,培育能适应陕北生长环境的优质牧草*推进饲草料专业化生产,加强饲草料收割、加工、流通、配送体系建设,促进秸秆等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积极发展与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饲料加工业,减少从外地购入饲料的数量,进而降低养殖成本*
3.4加强良种繁育推广
以种畜场为核心,优化良种繁育结构、布局和规模,在保护好地方品种的同时,选育、引进、推广一些适应不同生产模式的羊品种,增强优良种羊的供应能力,提高羊良种化程度*通过组建优质陕北白绒山羊核心育种,开展陕北白绒山羊品系选育,启动“中国超细绒山羊”培育,实现白绒山羊提质增效*通过开展湖羊良种登记和生产性能测定,加大湖羊纯繁选育力度,夯实肉绵羊良种繁育体系基础*推广以湖羊为母本,杜泊、萨福克等为父本的肉绵羊杂交技术,夯实肉羊产业化发展基础*
3.5加强羊养殖技术指导
养殖技术是畜牧业的核心技术,是决定陕北养羊业发展的关键*相关部门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村开展点对点的现场技术培训和服务,切实解决养殖户养羊技术问题*组建养殖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养殖大村和规模养殖场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切实提高羊的产羔率、羔羊的成活率,增加养殖户的收入*重点强化乡村防疫队伍建设*
3.6推动羊全产业链发展,拓宽销售渠道
树立羊全产业链的理念,把羊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作为羊产业的关键来抓,以工业化的理念助推现代畜牧业优化升级*支持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自建或联建冷链仓储物流设施,打通冷链的“最后一公里”,推进产品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支持羊产品加工企业整合品牌资源,注册著名商标,开发高端产品*加强“农超对接”,推动产品进入商场、超市*探索新型销售模式,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促进产销衔接,拓宽销售渠道和营销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振山.陕北黄土地貌分类及黄土地层特征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6.
[2]赵有璋.羊生产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孙旺斌,张骞,屈雷,等.陕北白绒山羊周岁羯羊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及肉质特性[J].食品科学,2011,32(17):357361. ']邓颖.饲粮组成对湖羊及其羊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的影响[D].兰州:兰州大学,201&
']陕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陕西统计年鉴-2020,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6]昊云兴.持续发展畜牧产业的若干思路[J].福建畜牧兽医,2006,28(S1):97-98.
']何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要性及发展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7)!90-191.
[8]屈雷,李新春,敬晓棋,等.陕北白绒山羊羊绒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家畜生态学报,2009,30(3):109-11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