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六条脉络
中国历史的六条脉络
   
    中国自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家天下”,至1912年清末溥仪逊位,四千余年间,历夏、商、两周(分西周、东周)、秦、两汉(分东、西汉)、三国(魏、蜀、吴)、两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诸燕、前秦、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两宋(南宋、北宋)、金、元、明、清等二十余朝。三次大分裂(东周春秋战国大分裂、三国两晋南北朝大分裂、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大分裂)三次大一统(秦汉大一统、隋唐大一统、元明清大一统)。
(1)政治脉络
①王朝更替(起始时间、开国君主、主要都城)
②三次统一与三次分裂(起始时间、朝代、主要特点)
③政治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沿革):
夏商周奴隶制王朝——周朝分封制、宗法制——秦朝郡县制——西汉郡国制、郡县制——西晋郡国制——隋唐州县制(道、周、县)——两宋州县制(路、周\府、县)——元明清行省制中国汉代历史
(2)经济脉络
①土地赋税制度演变
井田制(奴隶社会)——初税亩(春秋)——租赋制(秦汉,田赋、口赋、杂赋)——户调制(东汉三国)——占田课田制(西晋)——均田制、租庸调制(北魏至唐前期)——两税法(唐为春夏、宋为夏秋)——一条鞭法(明)——旗地、地丁银、摊丁入地(后金、清)
②货币变革
先秦钱布——秦汉半两钱——两汉五铢钱——隋唐钱币——宋代钱币(交子、钱引、会子、交子)——元交钞——明代银锭——明清制钱
③其他知识点
A、农业生产:屯田、耦耕、常平仓、白渠、灵渠、都江堰、民田典卖
B、交通运输:驿传、漕运、海运
C、户籍管理:户籍、鱼鳞图册、黄册制度
(3)思想文化脉络
①思想文化演变:
夏商神巫之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稷下学官)、秦代法家——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国两晋南北朝佛学盛行——隋唐儒释道并举——宋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清末西学东渐
②儒家学说演变:
春秋孔子儒学——战国孟子、荀子儒学——汉代董仲舒儒学——魏晋玄学——隋唐儒释道——宋明理学——乾嘉学派——清今文经学
③人才选拔制度演变:汉代察举、征辟、明经——三国两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以来科举制(进士科)
④教育机构沿革:汉代太学——隋唐国子监——唐翰林院——宋书院——明府州县学
(4)民族发展脉络
①中国历史上建立过全国性封建王朝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元)、满足(清)
②中国历史上统一过中原地区并建立王朝的少数民族:氐族(前秦)——鲜卑族(北魏)——女真族(金)——蒙古族(元)——满族(清)
③中国历史上被少数民族灭亡的汉族王朝:西周、西晋、北宋、南宋
④发展主线
A、先秦时代:南蛮北狄、西戎南夷、西南巴蜀、南方三苗
B、秦汉时代:北击匈奴、南定百越、西南三夷(夜郎、滇、哀劳)、两北两乌(西北乌孙、东北乌桓)
C、三国两晋南北朝:五胡内迁、十六国混战、前秦北魏先后统一北方,民族大融合
D、隋唐五代:东北靺鞨(渤海、大祚荣)、云南六诏(南诏、皮罗阁)、西北突厥(东西两部、沙陀别支)、青藏吐蕃(松赞干布、唐蕃和亲、灭吐谷浑、契丹党项开始崛起)
E、辽宋夏金:宋朝积贫积弱,少数民族争霸——东北先有契丹、辽国后有女真金国;西北先有党项西夏、后有蒙古大元;西南大理继承南诏,南方壮族多次起义
F、元朝:民族分化,全国四等;民族融合,回族形成;西北畏兀儿,中亚吉利吉思(吉利吉斯)
G、明朝: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两部,瓦剌南下,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东北女真日益强大,建州三卫为其主体,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创建八旗制度、建立后金王朝,奠定满族基础
H、清朝:努尔哈赤解决东北问题,皇太极解决朝鲜问题、东部蒙古问题,康熙彻底解决蒙古、台湾问题,雍正解决西南问题(改土归流),乾隆解决新疆、西藏问题,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5)中外交往脉络
①贯穿始终的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②宋代以后的外贸专门机构:市舶司
③世界三大宗教:佛教(释迦牟尼创立于前6至5世纪,西汉末传入中国,两晋南北朝时开始兴盛,核心教义为“四谛”);基督教(基督耶稣创立于1世纪,唐代传入中国);伊斯兰教(默罕默德创立于7世纪初,唐
代传入中国,元代以后又称“回教”)
④中外交往发展主线
A、秦汉
西部: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康居、月氏、大夏、安息),甘英出使大秦
东部:朝鲜、倭
南部:南海交通、身毒(印度河流域古国)
B、隋唐五代
东部:遣隋使、遣唐使
南部:扶南(印度支那半岛、柬埔寨、越南、泰国)、真腊(印度支那半岛、扶南属国——取代扶南)
西部:吐火罗(阿富汗北部)、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C、元朝
跨越亚欧的“四大汗国”,马克·波罗东行。
D、明清
郑和下西洋、荷兰占台湾、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倭寇、佛郎机、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
(6)中国近现代史脉络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几次重要战争和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的几次历史性选择)
①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几次重要战争
A、1840——1842年中英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1856——1860年中英、中法第二次战争,签《北京条约》,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签《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D、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近代中国探索救国之路的六次历史性选择
A、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关键人物:慈禧、奕、“曾李左张”)
B、19世纪的戊戌变法(关键人物: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
C、20世纪初的清末立宪(关键人物:慈禧)
D、1911年的辛亥革命(关键人物:孙中山、黄兴)
E、1915年——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关键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
F、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关键人物:陈独秀、李大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