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免费开放应把握的关键问题
旅游景区免费开放应把握的关键问题
作者:周适 王磊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7年第26
        摘要:探索先进发展模式,发挥旅游在扩内需、稳增长、增就业、减贫困、惠民生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杭州西湖通过发展关联产业、创新管理体制、多管理模式共生互补,成功打造了免费模式。但景区本身却遭遇了收支缺口持续扩大、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的难题。免费模式代表着先进的旅游发展趋势,要复制推广须满足关键外部条件,也需优化利益分配,解决免费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
下沙歌词
        关键词:旅游景区免费模式管理体制利益分配转移支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更加重视。探索先进科学的发展模式,发挥旅游在扩内需、稳增长、增就业、减贫困、惠民生中的作用,具有愈加重要的意义。以杭州西湖为代表的少数景区通过发展关联产业、创新管理体制、允许多种管理模式共生互补,成功打造了免费电子手刹
放模式,并推动了所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全国各大景点门票描写秋天的好句“英格兰对美国预测声此起彼伏、民众的不满与质疑不断升级的形势下,免费模式格外令人瞩目。
        一、免费模式成功的经验
        2002年,西湖景区率先改革,成为全国第一个免费开放的5A几点打春几点几分级风景区。之后10年里,相继取消了52处景点和博物馆的门票,占景点总数的比重高达70%,免费开放的景区面积达2000多公顷。在经济层面,杭州市着眼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大局,以免费西湖为品牌吸引游客,从关联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在制度层面,杭州市实施了一级财政的管理体制创新,允许多种管理模式共生互补,对西湖模式的成功实施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一)景区免费+周边消费的商业模式
        与多数景区提高门票价格、追求门票收入不同,杭州市对西湖景区创新性地采用景区免费+周边消费的商业模式。即,以免费西湖为品牌,降低游客的直接成本,吸引更多人到杭州旅游,以带动杭州的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服务行业的增长,促进整个城市经
济的发展,为杭州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放弃的门票收入在其它方面得到补充——西湖景区及周边商业网点服务创造了税源,休闲消费场所的物业出租增加了收入。根据杭州的“241算法每个游客在杭州多逗留给领导的中秋短信24小时,杭州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100亿元。”“免费西湖战略自启动之初便大获成功。西湖免费开放前,杭州一年的旅游总收入是549亿。到2016年,杭州年旅游总收入已增长至2572亿,是免费开放前的47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