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市化发展对我国的三点启⽰
■学者论坛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络技术等新技术的⼴泛推⼴,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都在加速,升级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在这种⼤背景下,扎实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应当认真借鉴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中正反两⽅⾯的经验,积极探索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王习农姬肃林
国外学术界在城镇化的研究中,通常使⽤“城市化”概念。纵观世界城市的发展史,⼤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城市产⽣时期、中世纪即前⼯业化社会时期、⼯业化时期、当代或称后⼯业化社会时期。18世纪中叶,英国发⽣了⼯业⾰命,极⼤地解放了社会⽣产⼒,使经济活动的社会化、⽣产的专业化迅速发展,从⽽极⼤地加剧了欧洲城市化进程。⼆战后,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世界城市化发展进⼊了⼀个历史新时期。到20世纪末,世界城市化⽔平已达到47.2%。进⼊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城市现代化⽔平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标志。到2008年,世界上居住在城市的⼈⼝已达到总⼈⼝的50%,⽽且发达国家现代城市的发展进⼊了⼀个新阶段,⼈类社会也进⼊⽐⼯业化社会更⾼级的阶段,即后⼯业社会,整个世界也随之进⼊了城市化时代。自己做葡萄酒
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都同其经济、政治、⽂化、社会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有着⾃⾝的特⾊。城镇化率从20%提⾼到40%,英国经历了120年(1720—1840年)、法国100年(1800—1900年)、德国80年(1785—1865年)、美国40年(1860—1900年)、前苏联30年(1920—1950年),⽇本30年(1925—1955年)。发达国家在达到40%的城镇化率后,⼜经历了50—10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到今天达到70%—80%的城镇化⽔平。与此相应,各国城镇化的实现路径也不尽相同。根据世界银⾏发布的统计数据:截⾄2011年年底,世界城市化⽔平最⾼的国家是阿根廷,城市化率为92.5%;其次是⽇本,城市化率为91.3%;澳⼤利亚排名第三,城市化率为89.2%。
金装四大才子剧情英国曾⼀度是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典范,⼤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是⼯业⾰命前的城市化起步阶段;⼆是⼯业⾰命后的城市化加速阶段;三是实现⾼度城市化后的调整阶段。20世纪初,英国城镇化率已超过70%,与其相伴随的交通拥堵、污染、贫民窟等“城市病”相继出现。这就促使英国率先推⾏城市郊区化,即发展城乡要素结合的“⽥园城市”和建设卫星城,主要⽬的在于分散中⼼城市的⼈⼝和经济活动。随着“母城—卫星城”模式不断完善,英国城市化发展进⼊了新的阶段。
dears美国是⾃由放任式的城市化,在其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发挥着⾄关重要的作⽤,但也付出了⾼昂的代价。其突出的表现就是过度郊区化,据林肯⼟地政策学院所提供的资料:纽约⼤都市区⾃1960—1985年间⼈⼝仅增加8%,⽽城市化的区域增长了65%。城市不断向外低密度蔓延,城镇建设⽆序,空间和社会结构性问题⽇益突出。⼟地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成本居⾼不下、⽣态环境破坏愈演愈
烈、资源能源消耗量⼤以及加剧贫富差距等。为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政府官员、学者和普通百姓都开始意识到过度郊区化所带来的灾害,提出了“精明增长”的理念。
⽇本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调控下的市场机制发挥了主导作⽤。战后,⽇本政府采取法律、⾏政和经济等综合性措施引导城市化进程。所以其城市化与市场化、⼯业化总体上⽐较协调,城乡互动⽐较活跃。由于采取⼯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同步推进的策略,加之受其“和平宪法”的制约,经济建设得以⾼速发展,在亚洲率先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体现了城乡同步发展的城市化特征。
德国是以中⼩城镇为主的城镇化。城镇虽然规模不⼤,但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功能明确、经济异常发达。市政管理实⾏市政经理负责制,市政经理由市民聘任,统管城市管理中的⽇常事务。这种管理体制融服务、经营、收益于⼀体,把城镇资源的开发和经营作为市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围绕服务和开发来聘⽤管理⼈员,真正把“该管的事管好”。
韩国是依靠“新村运动”推动的城镇化。1970年开始的“新村运动”开创了农村向现代化推进的“韩国模式”。其最⼤特点是在政府适当扶持的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改变农民的态度,唤醒农民“⾃强⾃⽴”的精神,让农民⽤⾃⼰的双⼿建设美好新农村。
综合来看,世界城镇化发展呈现如下趋势:⼀是逐步形成多极化城镇体系和世界城镇⽹,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促使全球城市体系出现新的等级体系结构,即世界级城市、跨国级城市、国家级城市、区
域级城市和地⽅级城市等,全球城市体系将出现多极化倾向;⼆是城市活⼒进⼀步增强,“⽥园城市”、⽣态城市及郊区城镇化等新型城市发展理念的兴起使多中⼼和城市发展备受关注。
从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不同轨迹来看,城市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业化跨越的历史过程,是社会⽣产⼒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必然结果。特别是同现代⼯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化的繁荣等紧密联系在⼀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平提⾼⼆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络技术等新技术的⼴泛推⼴,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都在加速,升级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在这种⼤背景下,扎实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应当认真借鉴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中正反两⽅⾯的经验,积极探索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真借鉴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中正反两⽅⾯的经验,积极探索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是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进新型⼯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和其它⽣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为城镇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技术⽀撑。特别对⽋发达地区来说,新型⼯业化的第⼀推动⼒作⽤⼗分突出。城镇化是⾮农产业兴起、集聚和不断升级的结果,只有新型⼯业化兴旺发达,才能⼤量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向城镇转移,从⽽更多创造就业需求,增加社会财富,提⾼居民的⽣活质量,并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先要⼤⼒推进新型⼯
业化,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速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较优势,加快推进新型⼯业化进程,促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
迷你世界怎么获得龙>毕业证丢了怎么补办⼆是要以政府为主导,⾼起点、⾼⽔平规划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统筹协调地区、城乡发展是⼀项长期的任务。在这⼀过程中,政府的导向作⽤⾄关重要。要坚持以⼯促农、以城带乡的原则,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业化、农牧业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要统筹协调城乡、地区发展,合理调整和优化城镇布局,促进⼈⼝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扎实推进户籍⾏政管理制度和农地流转制度改⾰,加⼤覆盖城乡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吸纳⼈⼝、集聚产业和提供社会服务的功能。特别是进⼀步加快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推进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活环境。
如何注册公司流程三是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注重培育城镇特⾊、提升城镇品质。我国地域辽阔、⼈⼝众多,各地⼈⼝资源环境状况不尽相同,城镇的发展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就应牢牢把握转变增长⽅式这条主线,根据各地的实际,从注重城镇数量、规模转变为更加关注城镇品质提升、宜居宜业和鲜明的本地特⾊。要避免“千城⼀⾯”的现象,⼤⼒培育彰显本地特⾊的城镇⽂化,突出城镇的个性和特⾊,打造丰富多彩的城镇品牌,形成各具特⾊的城镇规划、景观和建筑,⾛具有中国特⾊,符合各地实际的特⾊城镇化之路。要改变传统粗放型城镇发展模式,全⾯提⾼城镇发展质量和⽔平,“坚定不移地⾛集约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和谐发展、绿⾊发展和特⾊发展之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