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
本卷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2016·全国Ⅰ卷˙24)忘记时间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C)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并得出结论的能力。题干综合考生已有知识,如孔子创立儒学、汉代儒学独尊、儒家“五经”、《论语》记录孔子言论, 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一个有趣又含学理的问题,要求考生予以解释。“五经”中《春秋》为孔子编撰,但《易经》、《尚书》远早于孔子出现,故应排除A项。汉代董仲舒等对儒学有改造, 有继承,有
发展,并非背离,故可排除B项。汉兴儒学,可知秦始皇焚书并未断绝儒学传统。孔子以诗、书、礼、乐教育学生,阐述自己的思想,“述而不作”“厚古薄今”本也是儒学的传统,故正确答案为C。
25.(2016·全国Ⅰ卷˙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D)
图4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与综合判断的能力。汉代个体农户“五口之家”
包括男女老少,男耕女织,显然与画面所显示的情形不合,故可排除 A;精耕细作在汉代以牛耕、铁制农具为主要特征,画面显然也不能反映,故可排除 B;土地公有制在汉代早已不存在,故可排除 C。符合题意的答案只能是 D。
26.红警如何联网(2016·全国Ⅰ卷˙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分析】
本题旨在设置新情境,以一段有关宋代的活泼材料,考查考生有效解读信息, 正确理解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反映出来的信息,宋太祖觉得帝王做点事情不容易,偶有误失,就会被史官记下来流传后世,所以宋太祖担忧的是他的负面
信息会流传后世。所以 B 项“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和 C 项“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可排除,D 项“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也可排除,因为宋太祖只是不希望史官记录他“误失”的言行。故正确答案为 A。本题立意在于让考生理解中国古代具有重史传统的文化特征及其意义。司马迁之所以能够在皇权至上的条件下写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豪言壮语,其根本信仰就是“求真”,认为历史记载是真实的,所以中国古代才有官方修纂正史的传统,这是考生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关键,对中学教学也有引领作用。
27.(2016·全国Ⅰ卷˙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B)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有效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以明代地方行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明代行政制度的理解。明初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行中书省,在地方分设都司、按司和布政使司,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但这一制度存在着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明中后期,地方民变不断,为了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明政府派遣巡抚总理一地的军政、民政事务,随着时间的流逝,巡抚最终在清代成为定制,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巡抚一职的设置并没有扩大地方行政权力,故A项错误。巡抚的设置是地方行政的变革,与中央官制无关,故C项错误。巡抚的设置也没有缓解或强化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明政府设置巡抚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
28.(2016·全国Ⅰ卷˙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C)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分析】
本题考点是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考查考生准确获取和理解历史材料提供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和解释历史现象、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19 世纪中期以后,洋货大量涌入,即使偏僻的农村地区,火柴、洋布等日用品在市场上都有供应。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历史现象的历史背景是,近代以来欧美列强以炮不断打开亚非拉国家的国门,紧接着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在此过程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近代中国亦不例外,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不断扩大和深入,城 乡市场日益被纳入世界市场体系,市场上的洋货无论数量和种类都不断增多,对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状况一方面给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使民众的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密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项。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是在 1842 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时;商品经济在整个近代都没有取代自然经济;洋货大量涌入主要是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的结果,尽管到了19世纪末中国市场逐步走向主动开放,但与本题材料无关。故A、B、D选项均不正确。
29.(2016·全国Ⅰ卷˙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
国(C)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获取和深度理解历史材料提供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客观描述历史现象、分析和解释历史观点的能力。本题题干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一些西方人对战争结果进行预判的评论性材料。从此材料可知,这些西方人认为清朝将会取得对日本战争的胜利,根据是与日本相比较,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考生联系所学知识, 不难推知这些西方人所讲的“军备优势”是指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军事,从欧洲购置了大量当时先进的军事装备,并建立了一支较为强大的北洋舰队。从当前学术研究和中学历史教学来看,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得到普遍认同,被视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重要尝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干中的“军备优势”这四个字。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洋务运动尽管使清朝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军事装备大大改善,但远远没有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期房和现房
改革,军事制度方面也没有进行大的改革,故 A 项错误;清朝实行的集权制度和是否获得广泛的外部援助都与题干材料强调的“军备优势”无关,因此 B、D 两项可排除。
30.石油工程就业前景(2016·全国Ⅰ卷˙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D)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获取和深度理解历史材料提供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辨别历史事物、说明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材料所列名词的内涵,运用所学知识合理解释国民党禁止书报杂志刊载这些名词的真实意图。这些名词有的宣传中共历史(“长征时代”),有的宣传中共政策路线(“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的反映民众要求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局面(“争取民主”),还有的反映民众反对国民党对
日妥协(“亲日派”)。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坚持对日抗战的同时极力加强自身的统治,维护一党专政的地位,为此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贬低中共的作用,另一方面压制国内民众的民主运动和对国民党的批评,禁止书报杂志刊载上述名词即是其中的一项举措。因此, 红曲粉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A项“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显然与题干材料相悖,B项“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与题干材料无涉,故这两项可排除;国民政府从组织和政治来看是抗战的领导,中共也表示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故C项“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不正确。
31.(2016·全国Ⅰ卷˙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B)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分析】
本题侧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能力。20 世纪60 年代前期
我国对外关系面临严峻形势,不仅美国继续奉行对华敌视和孤立政策,苏联也在推行霸权主义。中苏两党也由分歧、论战发展到关系破裂,中苏两国关系急剧恶化。中国政府也改变了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另一方面,新中国与某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有了新的进展。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之间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其中中苏关系的变化也影响到中国与部分东欧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促使新中国对对外贸易的重心进行转移,主要转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正确选项为 B。其他选项都不是这段时期我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32.(2016·全国Ⅰ卷˙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分析】
变化多端的端是什么意思
该题考查的是主干知识罗马法的深远历史影响。罗马法虽然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一度沉寂,但自 11 世纪复兴后,被近代欧洲大陆各国继承,所以罗马法奠定了近代欧陆法律的基础,故 A 项是正确的。人类社会行为规范大致分为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两大部分, 罗马法至多算是一种法律规范,不可能包括全部社会行为规范,故 B 项是错误的。罗马法维护了罗马政治制度,但罗马很难说是民主制度,故 C 项是错误的。罗马法虽说从古代到近现代适应了欧陆各国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但法律属于上层建筑,不可能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故 D 项是错项。该题重在考查学生从长时段的视野认识罗马法的价值,并理解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意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