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青少年抑郁,重度7.4%2020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
24.6%青少年抑郁,重度7.4%2020年中国国民⼼理健康蓝⽪书
近⽇,我国2020年⼼理健康蓝⽪书《中国国民⼼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出炉。
《2009年和2020年青少年⼼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显⽰,⼗余年间青少年的⼼理健康状况稳中有降。抑郁的检出率保持平稳,但睡眠不⾜的现象⽇趋严重。
⼀、抑郁检出率与⼗余年前相当
1、24.6%的青少年抑郁,其中重度抑郁的⽐例为7.4%
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7.2%,⾼出2009年0.4个百分点。重度抑郁为7.4%,与2009年保持⼀致。
中国黄金怎么样
各样本抑郁的检出率(%)
2、组间差异与⼗余年前基本⼀致
⼥⽣抑郁⾼于男⽣,⾮独⽣⼦⼥⾼于独⽣⼦⼥。
⼥⽣有抑郁倾向的⽐例为18.9%,⾼出男⽣3.1个百分点,重度抑郁的⽐例为9%,⾼出男⽣3.2个百分点。
⾮独⽣⼦⼥青少年有抑郁倾向的⽐例为17.3%,与独⽣⼦⼥相当,重度抑郁的⽐例为7.7%,⾼出独⽣⼦⼥1.4个百分点。
抑郁检出率的⼈差异
抑郁随着年级的升⾼⽽升⾼,⼀成多⾼中⽣重度抑郁。
随着年级的增长,抑郁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约为1.9-3.3%,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6%-8.6%。⾼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
对抑郁得分进⾏单因素⽅差分析,结果发现抑郁的平均⽔平随年级的升⾼⽽增加
(F(8,15161)=105.13,p<0.00l,ηp2=0.05),⼩学阶段没有显著差异,初⼀和初⼆显著⾼于⼩学阶段,显著低于初三以及⾼中阶段,⾼中阶段显著⾼于⼩学和初中,但三个年级间没有显著差异。
各年龄段的抑郁检出率和得分发展趋势
⼆、睡眠不⾜现象持续恶化
1、2020年青少年的平均睡眠时长为7.8个⼩时
分学段的分析发现⼩学⽣的平均睡眠时长为8.7个⼩时,初中⽣为7.6个⼩时,⾼中⽣为7.2个⼩时。
身份证丢失如何挂失
《健康中国⾏动(2019-2030)》中倡导⼩学⽣、初中⽣和⾼中⽣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9和8个⼩时。
武汉肯德基网上订餐然⽽本次研究发现,95.5%的⼩学⽣睡眠不⾜10⼩时,90.8%的初中⽣睡眠不⾜9⼩时,84.1%的⾼中⽣睡眠不⾜8⼩时。
各学段的睡眠时长分布
2、总体来说,青少年的睡眠时长⽐2009年缩短
年际⽐较来看,相⽐2009年,各个学段青少年的睡眠时长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学和初中阶段上学⽇平均睡眠时长减少约40分钟,⾼中阶段减少约10-20分钟。
⼩学⽣周末的平均睡眠时长减少10-20分钟,初⼀初⼆年级减少约20分钟,初三以及⾼中阶段下滑更为严重,减少40-60分钟。
即,初三以及⾼中学⽣连周末补觉的机会也在减少。
第15届全球华语榜中榜
睡眠时长随年级变化趋势的年际⽐较
本次调研发现,⼈际关系、⽣活习惯和个⼈⼼理素养⽔平是⼼理健康的保护因素,表现为⼈际关系越好,饮⾷习惯越健康,运动频率越⾼,⼼理弹性越⼤,青少年的抑郁⽔平越低,睡眠质量越⾼。
建议青少年以吃好睡好运动好为⽬标,全⾯培养健康的⽣活习惯,同时也号召学校、家庭、社区、⽹络相结合全⾯提升青少年的⼼理健康状况。
2020年⼼理健康情况
1、⼼理健康状况地区差异显著
加班费基数结果发现,⼼理健康状况的地区差异仍然显著,东部地区⼈们的⼼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其他地区。以抑郁调查结果为例,东部地区的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3.4%,东北地区的检出率为12.4%,中部地区的检出率为20.6%,西部地区的检出率为20.1%。
城市户籍⼈⼝的⼼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农村户籍⼈⼝,其中,低收⼊、低学历、⽆业/失业⼈的⼼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农村户⼝的抑郁检出率为16.5%,⾼于城镇户⼝的检出率14%。
2、不同户⼝、学历体之间存在差异
对户⼝类型不同的调查对象进⾏分析,发现抑郁⽔平在统计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户⼝⼈中抑郁⾼风险的检出率为
波涛汹涌
对户⼝类型不同的调查对象进⾏分析,发现抑郁⽔平在统计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户⼝⼈中抑郁⾼风险的检出率为16.5%,略⾼于城镇户⼝的检出率14.0%。
不同学历的调查对象在⼼理健康⽔平上也存在差异。以抑郁为例,⼤学本科及以上体的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3.6%,中专/⼤专体的检出率为16%,⾼中及以下体的检出率为18.1%。
3、年龄差异显著
将调查对象划分为四个年龄段:18~24岁、25~34岁、35~44岁、45岁及以上。分析发现,年龄差异显著。随着年龄增⼤,以中国⼼理健康量表衡量的⼼理健康指数呈现逐年升⾼的趋势。
25~34岁组与35~44岁组之间差异不显著,⽽18~25岁组的⼼理健康指数低于其他各年龄段,45岁及以上组⾼于其他各年龄段。抑郁⽔平则呈现随年龄增⼤⽽降低的趋势。
这⼀结果提⽰,青年期的⼼理健康问题较为多发,需要重视青年⼼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