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聚居区
一、我国民族聚居区的分布
集芙蓉以为裳我国民族聚居区的分布总体上可以分为城镇聚居区和乡村聚居区,现分别概述如下。
1、城镇聚居区
我国少数民族城镇聚居区绝大部分位于西部。现代城镇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据1998年统计资料显示,我国10万以上的城市有668个,其空间分布态势是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多半集中在东部,中小城市主要集中在中部,西部民族地区主要是小城市,总数为121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25%,其中人口在200万以上的3个,100万~200万的4个,50万~100万的2个,20万~50万的35个,20万以下的77个。2002年我国有建制镇20601个,其中西部地区仅占10%。
我国少数民族城镇聚居区有以下三个特征。
(1)西部民族聚居区城镇结构比例失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城市大中小比例失调。西部民族地区既缺乏有较强聚集和辐射效应的大城市,又缺乏中等城市,基本以小城市为主。如内蒙古小城市在该区比例为69%,广西为72.7%,新疆为87.5%,西藏为100%。二是城镇之
间比例失调。2002年我国建制镇达20601个,市镇之比达到1:31。西部的8个民族省区,2002年建制镇为2060个,市镇比为1:17,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如云南为1:43、贵州为1:41.3,是西部也是全国排在前两位的高比例省区,这两省比例高主要是因为采矿业多,加之交通不便又相对封闭,因此形成较多的小城镇。
(2)城镇空间分布稀疏,地区差异大。我国民族地区的综合城市密度是平均4万~6万平方公里有一座城市,只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56%,而民族地区的个别省区密度更低。民族省区的松散型的城市布局,既不利于城市功能的辐射,也难以形成规模聚集效应,严重制约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3)城市的组合还处在处级形态。经济高度发展实现城市化的地区,集中型城市的空间组合已构成主要形式,城市分两种情况:一是以主要交通线路(铁路、江河)如同链条一般组成的条状城市,二是一批经济功能互补的城市组成的块状城市。我国民族地区在城市组合上两种情况都有,但均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如西部地区京包线、包兰线分布的集宁、呼和浩特、包头、临河、乌海、石嘴山、银川、青铜峡八座城市,西南地区的昆明、曲靖、六盘水、安顺、贵阳等初步具备了条状城市的特点。民族地区由于城市密度低,
块状城市形成比较困难,但近年来由于交通状况的改进,特别是一些民族省区随着告诉公路网络的形成,以及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的发展,也初步形成一些具有块状城市的空间组合。如以昆明为核心,在200公里半径范围内分布着由开远、个旧、玉溪、楚雄、曲靖以及大理、丽江、中甸组成的旅游城市。
现金管理的基本原则
我国民族聚居区城市的功能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民族地区的省会城市与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往往是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发挥该地区中心城市的功能。第二类是除少数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如包头、石嘴山、六盘水、克拉玛依、个旧等以外,绝大多数是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功能的城市,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西部地区出现了一批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旅游城市。第三类是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城市,如对外开放的边境口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等。
2、乡村民族聚居区
乡村民族聚居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形式,包括乡村和非建制集镇两种聚落形式。民族村落既是少数民族居住、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又是进行生产、社交的单元。我国民族村落分布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因地理自然环境不同而形成多种类型的民族村
落。包括:
(1)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村落。一是以农耕为主的村落,这种类型的村落是我国民族村落的最基本形态,在西部地区分布最为广泛。二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牧村,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广大的草原地区。三是以渔业为主的渔村,分布在港湾、湖泊、江河的沿岸。四是以林业及相关副业为主的林业村落,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横断山脉的山区。
(2)以工业经济为主的乡村、集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西部的乡村、集镇兴办了大批的乡镇企业、采掘业,因而也就促使一批村落和集镇转变成为以工业和手工业加工为主的工业型村镇和以采掘业为主的村落和集镇。
乡村民族聚居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心居施源结局
(1)地域性。因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的不同,不同地区的民族村落在村落的选址、村落布局、民居建筑、公共设施的基本方面都显示出不同的风格和态势,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因西部地区多大山,交通不便,即使是在同一地区,因交通的阻隔,其民族村落也呈现出不同特征。如居住在云南大理苍山、洱海地区的白族,其村落类型可划分为山麓型村落、台地型村落、临水型村落、平坝型村落四种。
(2)宗教性。民族村寨的宗教性建筑也构成了民族村落的一大特。我国有10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清真寺是他们村寨中共有的宗教建筑。藏族、蒙古族、土族、傣族都信奉佛教,但信仰的教派不同,其村落的建筑也体现了不同教派的特,如带有神秘彩的藏传佛教喇嘛寺的建筑与傣族小乘佛教的缅寺的建筑,各具风格。此外一些信仰本土宗教的民族其村落建筑中也有体现,如彝族村寨的土主庙等。
(3)空间分布上的立体性、边缘性。我国的整体地势是西高东低,从最高的青藏高原到沿海地区的民族村落,总体上形成立体分布态势。具体到某一地区,民族村落也存在立体的分布态势,如云南省的元江县哈尼族、彝族和拉祜族多居住在元江两岸山区和半山区,傣族则居住在河谷,白族主要居住在坝子。造成民族分布的立体性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有的民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高原地区,如藏族从唐以来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二是人为的因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政策,同时各民族之间为争夺较好的生存空间,经常发生民族之间的冲突和战争,其结果往往是势力强大的民族占据了条件好的地区,而势力小的民族则被排斥到山区或者边远的地区生存。
二、民族聚居区的自然资源环境
我国民族聚居区丰富多样的地貌蕴藏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下面将对民族地区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加以阐述。
土地资源:全国宜农荒地3535万公顷,宜林山地6303万公顷,可利用草地3133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民族省区;森林资源:全国森林资源为101.37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民族地区;水力资源:全国可供开发的水资源为3.79亿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大江、大河的上游都在西部民族地区,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固体水库,甚至可以称为固体内海;矿产资源:西、中部民族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的宝库,保存量煤为10070.7亿吨,铁矿石4589亿吨,磷矿石132.7亿吨,钾盐4.6亿吨,此外天然气、石油等能源在西部的储有量也极为丰富;旅游资源:我国民族地区多种地貌共生,多种生物共存,多种民族共融,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丰富而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及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最具魅力、最具开发价值、最具发展前景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物种资源和基因宝库。
此外我国西部边境线长达12万公里,与东北亚、中亚、西亚、东南亚12国接壤,是通向中东、欧洲、印度洋、大西洋的主要通道。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有著名的北方丝绸之路与南
方丝绸之路,今天仍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我国与很多国家的交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民族聚居区的经济特征
我国民族聚居地区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乡村农业经济就成为我国广大的民族聚居区最显著的经济特征。
1、民族聚居区乡村经济类型
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耕乡村经济区。这是民族乡村经济的主要类型。这一类型的乡村经济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类是主要聚居在小平原、坝区、盆地的村落经济,一般采用集约耕种,并兼经营养殖业。另一类是分布在山区、干旱半干旱区域的村落,因受自然因素制约比较严重,基本上是靠天吃饭,仅靠种植业满足不了生存的基本需求,因此大都同时经营一些山区副业(家庭养殖业、畜牧业),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青稞等。
以畜牧业为主的放牧乡村经济区。畜牧业是西部民族地区的主要支柱经济之一。但长时期
以来由于过度的放牧,以及移民的开垦,造成牧区面积大量缩减和荒漠化,严重制约了广大牧区的经济发展。为回复草原生态环境,国家开始实施退耕还草,以及对草场实行羊牧规划,发展圈养和舍饲,并倡导广大牧区因地制宜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广大牧区以畜牧业为主的乡村经济,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过程。
以经济作物为主的乡村经济区。民族地区的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主要有甘蔗、甜菜、烟叶、茶、棉花、麻、油料等,其分布有较明显的地域选择,历史上就形成了以某一种经济作物为主的乡村经济区。如西北地区的棉花,云南的烟草、茶叶、鲜花、广西的甘蔗,青海的甜菜等。
农工商组合型乡村经济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一些交通发达和具有资源优势的民族聚居区,逐渐形成了一些新型的农工商乡村经济,在西部八个民族省区都有所发展。
2、民族聚居区工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地区长期停滞在前资本主义落后的发展水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下大力改变旧中国的工业布局极度不合理的状况,我国民族地区的工业生产获得较好的
发展。从1953年到1988年,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累计达3500亿元。民族地区的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轻重工业体系已初具规模。主要的工业部门有以下几种。能源工业,其中煤炭工业在西部民族省区均有分布,尤以内蒙古和新疆最为丰富;石油工业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的三大盆地等;电力工业,我国水力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民族省区,全国十大水电基地有八个在民族地区。冶金工业,包括黑冶金和有冶金。其中钢铁工业的大型钢铁基地主要有内蒙古的包头—白云鄂博地区,川西的攀枝花地区。有冶金,我国民族地区的有禁书品种多样,储量丰富。云南、贵州、广西、西藏、青海、内蒙古都有丰富的黑金属和有金属工业。机械工业,民族地区机械工业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所在地。轻纺工业,其中棉织工业集中在云南、广西、新疆、内蒙古;毛纺织工业集中在内蒙古、甘肃、新疆;丝纺织工业集中在广西、贵州、新疆;麻纺织工业集中在广西、内蒙古。化纤工业,除西藏、青海两省外,其他省区都有化纤工业。
此外民族手工业是我国民族地区的一大特,传统的民族手工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我国民族地区的民族手工业工艺精巧,品种繁多,产品主要有精工陶瓷业类,雕塑类(包括石雕、木雕、玉雕),印染刺绣类(包括蜡染、扎染),毛地毯,皮革制品,金
属手工制品等。
四、民族聚居区的文化特征
民族聚居区的文化与支撑其文明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以地理因素为主的自然环境在民族聚居区文化形成中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把民族聚居区的文化特征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地域文化。另一类是民族传统文化。两者在民族聚居区整个文化中互相渗透,而且各具特。
我国民族聚居区地域文化按地域特征可归纳为草原文化、山地文化、高寒文化、荒漠文化几类。
草原文化:属于草原文化类型的地区有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四川以及西藏等省区的部分地区。民族主要是蒙古、哈萨克、维吾尔、塔吉克、柯尔克孜、羌族等。草原文化的最大物质特是畜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草原文化称之为马背文化,而把属于草原文化的民族称之为“马背上的民族”。因长年累月生活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游牧生活中,铸就了草原民族热情奔放、开朗豪爽的民族性格,而高亢激昂、粗犷悠扬的草原牧歌成为草原文化独具魅力的象征。燃烧脂肪
非主流qq空间
湖南专科山地文化:其居住环境以山地为主,亦可成为山区文化。属于山地文化的民族有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畲、高山、壮、苗、瑶、土家、黎族以及云南的20多个民族,山区民族时代居住在高山深谷之间,气候、植被、土壤都是垂直分布的,交通不便,耕地面积仅是相对狭小的山间坝子和小盆地,生产方式非常落后,长期以来是靠山吃山。由于居住环境的相对隔离,所以虽然是同属山地文化却又别具风俗。山区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使用多种民族语言;大山是他们抒发感情的对象,对歌是他们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憨厚朴实,吃苦耐劳,热情好客,坚毅刚强是他们的民族之魂。由于山地形态分布不同,在不同的地区又形成不同的山地文化,如居住在云南玉龙雪山的纳西族的东巴文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