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于坚诗歌口语化特征的探究
关于于坚诗歌口语化特征的探究
作者:魏妍婷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0
        摘要:于坚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他在80年代成名,创作了很多人们耳熟能详作品。作为后朦胧诗的一个代表人物,于坚的诗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在他的诗歌中,不到极其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晦涩的隐喻,于坚的诗歌大多数都呈现出一种口语化的特点,给人留下一种世俗化的印象。本文就围绕于坚诗歌的口语化特点来进行讨论。
        关键词:于坚;世俗化;口语
哈萨克族乐器
        一、口语化特征的体现
        于坚提出的拒绝隐喻怎么调暗黑模式的理论,在诗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从前我们欣赏的诗歌大多都是和隐喻联系在一起的,在诗歌的语言之外,暗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语言和言外之意的联系,要靠读者自身去体会。由于诗歌语言的不直白,给了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再加上隐喻时意象的选择有些很高深晦涩,传统的隐喻性的诗歌往往给读者一种美感和高雅的感觉。可
是,于坚却一反这种隐喻的风气,而强调拒绝隐喻,即把诗歌写得更口语化。具体地,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口语化的特点,如:
        一只鸟在我的阳台上避雨/青鸟 小小地跳着/一朵温柔的火焰——《避雨的鸟》
        老师那时常说 祖国的花朵/月入2万的10个小生意也许就是这句惯用语/老让我 把你/和某个春天相联系 那个春天/是否开过花 我已经想不起来——《女同学》
        八二年他从北京回来/外衣比过去深沉/他讲文坛内幕/口气像作协主席——《尚义街六号》部队歌曲
        于坚的用词通俗易懂,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很流畅,逻辑关系清晰。他的诗歌语言给人一种质朴的印象,我已经想不起来口气像作协主席等句子比起书面语言来,更靠近日常生活的口语。于坚将自己拒绝隐喻的主张实践到了他的创作当中。
        归纳于坚的诗歌创作风格与语言特点,我们可以说口语化已经成为了他诗歌的一个标志和特。不仅如此,口语化的特点还给他的诗歌带来了其他一些附加的特点。口语的运用使得诗歌在表现作者的某些想法时不能像使用一些意蕴深刻的意象那么简练,作者往专利法实施细则
往采用较长的日常生活语言来描绘场景、抒发心情。因此,于坚诗作中有一些长句出现,句与句之间的跳跃性也不是特别强,这让于坚的诗有了散文化的特点。于坚的诗如果不分行,把句与句连在一起,仅用标点符号隔开,也可以很通顺,与散文类似。口语化的创作还让于坚的诗歌更加通俗易懂,实际上这是扩大了于坚诗歌的阅读受众,降低了诗歌的门槛,这也是后朦胧诗世俗化的一个典型表现。诗歌的口语化不再让人敬而远之,毋庸置疑,诗歌语言的口语化是诗歌大众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口语化语言使得语言背后的意义的复杂性减弱,因此这样的诗作可以向读者更加直接地呈现作者想表达的思想,作品的直接性、创造性和活力也由此体现出来了。
>儿童节短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