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5.1《论语》十二章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2英语作文 保护环境.理解、整理、归纳本文重要的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3.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理解本文所讲的立身处世之道,思考它们在当今社 会中的现实意义,提升自己的修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体会其中的深刻哲理。
难点:
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二
学习过程暗黑2法师加点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面对这样的乱世,知识 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 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家、墨 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 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此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 学术流派之一。
(二)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韩文我爱你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瓯邑(今山东 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 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
七十二人,孔子曾带着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幼年丧 父,大约30岁时开始从事私人讲学。曾出任鲁国中都宰,后升任司空、大司寇。
50多岁离开鲁国,带着弟子周游列国。68岁回到鲁国。晚年致力于教育和对古 代文献的整理,相传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 首。
三、总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十二个局部:
第一局部(第1章):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抗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放 在对德行的追求上。
第二局部(第2章):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爱之心 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第三局部(第3章):孔子认为人可以为“道”而死,强调了 “道”的重要 性。
第四局部(第4章):孔子提出君子和小人在义利上的不同态度。UniqueVisitor
第五局部(第5章):孔子强调在修身养德的过程中见贤思齐的重要性。
第六局部(第6章):孔子强调人的修养中质朴的本质和文化修养要配合适 当。
第七局部(第7章):孔子表达了士人要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坚定信心和 决绝勇气。
第八局部(第8章):孔子阐释功亏一赞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第九局部(第9章):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智、仁、勇这三种品质, 成为其正的君子。
第十局部(第10章):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是到达仁的境界的方法。
炒西瓜皮第十一局部(第11章):阐释孔子对“恕”的理解。
拉杆箱排名第十二局部(第12章):多角度具体阐释《诗》在“兴”“观”“鲜”“怨” 等多方面的作用。
四、学习课文
1.《论语•学而》篇中提到,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在此孔子又提出了见贤 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修养方法。两者的“省”有什么不同? 明确:
曾子的“三省吾身”注重内在的感悟。而孔子在这里提出的方法是由外而的, “见贤思齐焉”实际上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以正面形象作指引;“见不贤 而内自省也”即以反面教材为镜,不重蹈覆辙。这是一种理性的态度,这样做防止 了独坐枯思可能带来的疲倦和迷茫,从而使自省变得生动和活泼起来。
2.第8章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明确:
比喻论证。这句话用了两个比喻,来说明做人、做学问、做事情要靠自己坚 持,不能半途而废。第一个比喻是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这时候 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其咎在己);第二个比喻是填平洼地,即使只是刚 刚倒下第一筐土有志于前进,也是我自己前进的(进益在己)。孔子强调,人与 人境遇不同、机会不等、时运有别,但个人的主观努力决定自己的一生。
3.在第10章的那段对话中,孔子认为“礼”与“仁”具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
“仁”是内在的道德观念,“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礼”以“仁”为基础, “仁”用“礼”来维护。人们的言语和行动都能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
4.怎样正确理解孔子的“恕”的内涵?我们从中可以悟出怎样的为人处世的 人生道理? 明确:
①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尽行的,而“恕”就是“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它在根本上与“仁”是相同的,所以常把它看成“仁”的实践原那么。
②人活于世,要学会相互理解,要设身处地地看待问题,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只有多替别人考虑,别人才会把你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有这样做,人际关系才会 和谐。
5.第12章的《诗》究竟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请概括归纳。
明确:
孔子谈《诗》的三大功能,一是诗教,兴、观、、怨以修身;二是诗用, 事父事君以治
国;三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
6.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试简要分析“仁” 和“礼” “乐”的关系。
明确:
①礼、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那么是人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 乐必须反映人的仁德。同时,乐是表达人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 礼的一局部。因此,礼与乐都是仁的外在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 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②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的根本。礼讲究谦让 敬人,乐需要八音和谐。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那么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 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 仁,乐对他有什么用?
7.阅读课文中关于“仁”的章句,分析孔子的“仁”包含了哪些内涵。 明确:
①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孑见,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在孔子心中,制礼作乐的周公是万代敬仰的圣贤人物,恢复周礼那么是解决社 会问题的良药。正如《礼记》中所言:“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 可易者也。”礼“辨异”,即区分等级,使各阶层有序,有序不乱;乐“统同”,即 抒发感情,使情绪得以纾解,促进社会和谐。而“仁”又是礼乐制度的基础。
②仁就是克已复礼,克已对内(内圣),复礼对外(外王),这是儒家的最高理想, 也是孔子的毕生追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