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黄山市旅游规划—总文本(2)
ÿÿ_—;导言
1 规划背景
区域旅游规划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对趋势的把握,发现该区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当地政府的政策配套、相关部门的管理跟进、地方企业的经营策略提供3个层次的系统化指导和参考。本次规划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
☆  解放思想、统一认识,重新确认黄山市旅游发展对地方经济和城市建设的作用;
☆  协调区域竞合关系,确立黄山市在长江中下游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内的角与作用;
☆  将黄山市建设成为综合型终站式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  在加强保护的同时深入挖掘遗产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
☆  整合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周边旅游资源,扩展其旅游空间;
☆  通过徽文化旅游开发带动黄山市旅游产品结构更新;
☆  优化黄山市旅游消费结构,提升游客人均花费水平;
☆  在增加政府财政与企业收入的同时提高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收益。
2 规划理念
以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整个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通过旅游发展促进黄山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重视规划过程,举办培训班、考察学习、研讨会和后期咨询,统一规划认识,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注重规划的层次性,既从战略上为黄山市旅游发展指出方向,也为黄山市旅游局及相关政府部门、地方旅游企业提供行动指南。
针对重点旅游区的开发与管理编制概念规划,针对不同细分市场与产品编制专项规划,针对不同发展阶段设计近期、远期行动计划。
从“解决问题”出发编制旅游规划,提高黄山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不断创新的能力。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为黄山市旅游发展准确定位。伍云召怎么死的
通过区域统筹规划,使黄山市旅游发展有效地融入长江中下游旅游区。
运用综合旅游规划,调整产品结构,将黄山市建设成综合型国际旅游城市。
运用“核心边缘”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协调黄山市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实施旅游目的地质量管理,全面提高黄山市的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引入参与式规划理念和方法,扩大利益相关者参与规划的范围和深度,协调各方利益。
3 规划方法
以理念创新性、技术先进性、方案操作性、目标可达性、适度超前性等五个方面为总体要求,采取自然、社会、工程、技术、经济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综合工作方法。图0-1对规划思路进行了系统说明。
图0-1 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框架
其中涉及的主要旅游规划方法与其它辅助方法包括:
☆  综合旅游规划:旅游资源综合指标评价法,SWOT(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综合分析,ROS(游憩机会谱系评价法)分析,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市场细分下的客源发展前景预测,MP(市场-产品)矩阵导引下的旅游产品规划,休闲旅游活动的社会学、行为学分析,等等;
☆  旅游经济分析:旅游产业增加值估算,旅游收入漏损评估,等等;
☆  旅游环境影响评估与控制;
☆  社区参与式规划法: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分析,目标与战略的确定,方案评议与比选,行动计划和政策制订,等等;
网站销售技巧
☆  区域分析与规划技术;
☆  项目策划;
☆  风险分析;
☆  系统动力学。
4 规划目标
通过综合旅游规划和旅游目的地管理手段的有机结合,使旅游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得到统筹发展,最终实现黄山市从单一观光区域性目的地到功能多样化的综合型终站式国际旅游目的地的转变。
5 规划成果
☆  规划总文本与规划图件。
☆  概念规划,包括:
黄山风景名胜区拓展概念规划;
黄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解说系统概念规划;
黄山市古镇古村落旅游发展概念规划;
屯溪城市旅游概念规划。
☆  专项规划,包括:
黄山市海外旅游市场开拓与促销(日本、欧美、港澳台);
黄山市国内旅游市场开拓与促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
黄山市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规划;
黄山市节庆旅游产品规划;
黄山市会议/商务旅游产品规划;
黄山市生态旅游产品规划;
黄山市徒步旅游产品规划;
黄山市乡村旅游产品规划;
徽文化旅游资源及徽州古村落差异性开发规划;
送妈妈什么礼物好
黄山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功能强化与大黄山旅游圈构建规划;
黄山市社区旅游发展规划;
黄山市旅游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黄山市旅游发展保障体系规划。
☆  专题研究,包括:
黄山市旅游发展的成绩与差距;
黄山市旅游发展的竞争与合作;
黄山市客源市场细分与游客行为研究;
黄山市航空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名城、名湖、名山国际黄金旅游线路开发研究;
黄山市旅游经济的漏损分析;
黄山市旅游人均花费提升研究;
黄山市目的地全面质量管理研究;
黄山市旅游信息化建设研究;
四级分数分配情况黄山市旅游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黄山市旅游形象专题研究。学爵士舞

第一章  黄山市旅游发展现状与资源评价
1 黄山旅游发展的阶段划分
新中国建立以来,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上经历了两个时期,以1979年同志视察黄山为分界点,之前属于外事和政治接待时期,之后属于独立的旅游产业发展时期。此处主要
对第二时期黄山市及黄山风景区旅游接待人数历史数据进行分析。
图1-1显示,自1988年以来,黄山市旅游接待人次的变化主要决定于国内游客人次的变化。鉴于黄山风景名胜区在黄山市旅游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选择它作为阶段划分的参照研究对象。图1-2反映了1978-2003年黄山风景区接待海外游客量变化,可以看出,黄山游客量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总体上表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其中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十年基本上处于稳步上升阶段。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由于受各种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黄山市旅游发展经历了两次较长时间的徘徊波动。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双休日和黄金周休假制度的实行,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旅游发展大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黄山风景区开发管理逐步完善,其它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断加强,黄山市游客接待量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尽管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3年严重的SARS疫情,使游客接待量在短期内跌入低谷,但紧接着的迅速反弹足以说明,人们的出游需求旺盛,旅游市场规模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从图1-3来看,黄山市总体海外游客量也从1996年开始进入一轮快速增长时期,保持至今。
图1-1 1988-2002年黄山市旅游接待总体情况(万人次)
资料来源:黄山市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图1-2 1979-2003年黄山风景区接待海外游客量变化(万人次)
资料来源: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图1-3 1995年以来黄山市接待海外游客量变化(万人次)
资料来源: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综合以上分析,可将黄山市旅游发展做如下划分:
☆  第一时期(1949-1978),外事和政治接待时期;
☆  第二时期(1979-2002),旅游产业化发展时期。可按游客量变化情况分三个阶段:稳步增长阶段(1979-1987),波动调整阶段(1988-1995),快速增长阶段(1996-2002)。
2 黄山旅游发展的成就与作用
2.1 成绩简述
从1997年至2001年,除1998年受外部因素影响,黄山市国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人数的增长速度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与安徽省的增长速度变化情况比较一致。黄山市在安徽省国际旅游接待量上常年占据三分之二左右的比重(表1-1),并且在安徽省国内旅游接待量上的比重也较为稳定。此外,在旅游收入增长速度指标上,黄山市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除1998年以外均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可以认为,黄山市在旅游接待量上的发展情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对安徽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表1-1 黄山市旅游接待人数占安徽省比重变化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三年级英语试卷分析
国际旅游人数占安徽省比重
69.21%
65.31%
66.08%
69.25%
68.78%
国内旅游人数占安徽省比重
17.69%
17.01%
16.63%
17.92%
17.65%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黄山市与安徽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在这些年中,黄山市景区(点)开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涌现出一批拳头旅游产品。1996年黄山风景区经过股份制改造成功上市,开创了我国景区管理资本市场运作的先河。实践证明,黄山风景区在我国遗产保护开发管理方面的探索是成功的,并引起了世界遗产管理领域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山”、“安全山”、“文明山”和“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黄山风景区首届梅利娜·迈尔库里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荣誉奖,这是世界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诺贝尔”奖项,全世界仅有3个得主,中国唯黄山享此荣誉。2004年2月,黄山风景区又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地质公园”称号,成为中国唯一的“三冠王”精品景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