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rism Management旅游管理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公路的发展探究
易大卫 耿合仓
在交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交旅融合,促进旅游跨界整合,产生旅游新业态,实现
旅旅游新发展。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是交旅行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交通+旅游”的融合发展,为交通、旅
游行业提供了典型案例。在支持“交通+旅游”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推动两个行业的深度融合,推进旅游公路规划建
设和旅游公路评级实施,是当前交旅融合的典型特征,也是重要发展,对旅游经济、交通经济和社会效益产生了重要
影响和重要作用。但当下旅游公路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界定不明确、选线不科学、配套设施欠缺、运营
维护权责混乱等问题层出不穷,交通旅游跨界融合难,交通旅游存在诸多问题。针对旅游公路发展实际,本文结合诸
多中外旅游公路建设和国内外旅游公路优秀案例,从旅游公路发展背景、具体现状、存在问题,提升对策和前景探析
等方面对旅游公路发展性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为当前的交旅融合发展提供更多新型界定、新型思维、新型发展和新型
路径,助推旅游公路融合发展,促进交旅深度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实现交通旅游蓬勃发展。
一、旅游公路的发展背景
表白信息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随之开发的旅游项目带动了一系列周边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公路的发展也随之掀起热潮。2017年,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旅游局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促进“旅游+交通”的融合发展提出了很多主要措施,该意见主要是把交通和旅游两个板块纳入统一规划,要求各地在编制旅游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时,把旅游标识标牌、景观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统一进行规划设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和美丽中国,意味着我国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既要建设交通强国又要建设旅游强国成为后续发展必然之路。在交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旅游公路的提出和建设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必然要求,也促进了交通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我国交旅融合发展的重要
部分。随着自驾旅游、个体旅游、散客旅游人数的增长,人们开始回归自然生态之美,提高了对旅游景观公路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催生出一条又一条旅游公路,如贵州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安徽省岳西县妙道山旅游公路、贵州省道311线麻江瓮城河大桥旅游公路等。在交旅融合发展中,对新兴的旅游公路又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基于此背景研究旅游公路的发展至关重要。二、旅游公路发展的具体现状
一顿等于多少斤?在旅游公路发展中,旅游公路概念界定并不明确,在公路概念界定中有人认识模糊;在景观塑造方面,景观单一,功能缺乏,旅游公路建设简单化;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并不是非常合理,存在对旅游公路发展进展知之甚少的现状,如路线规划不科学、与其他重要路线冲突、路线多余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与制定才能让旅游公路发展得更好。在以前的旅游公路概念界定中,有人认为游客从出发点到旅游目的地公路就是旅游公路,其实这种概念是不明确的,对于旅游公路的概念,目前有3种界定标准:一是从价值和功能符合角度,认为旅游公路指帮助游客获得审美娱乐等感官感受且具有一定旅游景观价值的旅游道路;二是认为旅游公路具有一定的技术标注和设施,可以帮助游客完成空间位移,具有地方特和独特景观,并能够满足游客审美等需求的公共道路;三是认为旅游公路是以旅游交通通行为主,连接旅游景点且具有旅游价值的公路。当前,旅游公路的概念正在不断充实和完善,本文通过3种界定,认为旅游公路指帮助游客获得审美娱乐等感官感受且具有一定旅游景观价值的交通通行旅游道路。旅游公路是伴随着旅游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
基金项目:喀斯特地貌下贵州交通旅游景观开发研究(项目编号:YZD2019-04)。
Tourism Overview21
Tourism Management 旅游管理
型旅游产品类型,在我国建设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依旧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仍然存在认知不清、规划不准、特不明、管理不善、缺乏评价等问题,处于发展机遇和问题并存的时代进程中。
三、旅游公路发展的存在问题
第一,主题思想不明确。在旅游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主题思想不明确的现象,在建设公路时有许多人不知道如何界定旅游公路,对于景观公路、绿道公路、线路设计还是旅游公路认识不清。事实上,旅游公路要依据旅游的目的和路线,根据不同旅游景点乘客的需求建设相应的旅游总路线;绿道公路主要是休闲功能的公路建设,也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景观公路略显不同,是将公路本身作为景观来设计建造。3种公路的功能性不同,应加以明确区分。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存在指向思想主题不明确的现象,导致诸多地区旅游公路建设失败,浪费资源。
第二,规划设计不合理。在旅游公路规划设计中,规划设计师缺乏明确的旅游公路规划设计思想,没有掌握规划设计原理,而是仅仅停留在公路建设、旅游建设的思维层面,出现思维固化、建设固化的
口碑最好的减肥茶现象。
第三,政策协调不充分。近年来,国家和行业出台了一系列与旅游公路有关的政策,也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旅游公路涉及交通、文旅、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城建金融等行业和部门在制定政策规划标准时,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诸多部门政策的协同性有待提高,尚未形成合力,导致规划设计时采取普遍原则,宏观和微观支撑不足,难以落实到位。
第四,理论研究不充分。在旅游公路建设中,旅游公路属于交通旅游融合背景下的新型公路形式,由于是时代新兴发展的事物,所以建设理论还不是十分全面,建设研究系统并不规范,也没有形成科学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理论指导,使得实际操作难以高效开展。
第五,评价标准不成熟。旅游公路建设缺乏评价标准,在建设过程中,施工等级、规划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标准、施工要求、检验验收和旅游公路验收等方面缺乏明显的评价标准。由于是新鲜开发的旅游附带项目之一,所以旅游公路的明显特点就是尚未形成相对标准的工程评价体系,这就意味着在建设初期要直接套用其他类似工程的评价标准,难免会有些细节上的差别和不到位的现象。
第六,实践制约难破解。作为交旅融合背景下的新型跨界融合新业态,旅游公路建设实践中普遍存在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养、重人工轻自然、重交通轻拓展、重实体轻文化、重表面轻内涵的建设思想,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诸多因素且难以破解。
第七,工程施工质量差。在旅游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施工标准、监理标准、验收标准和旅游公路新型检验标准,所以存在施工质量参差不齐,检验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另外,还存在后期管养维护难的问题。旅游公路建设重建设轻管养和维护问题依然存在,先期建设虽然已通过检验和验收,但后期管养和维护以及基础设施配套却成为一大难题。
四、旅游公路发展对策
第一,明确主题思想。在旅游公路建设和规划设计之初,就一定要明确旅游公路建设思想,即明确以旅游为主、公路为辅,以旅游为主题、公路线路为串联的建构思路,明确旅游公路建设要包含旅游文化、景观生态、娱乐、食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要素,使之融合建成旅游公路。
第二,推动规划设计。在旅游公路规划建设设计中,应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遵循天人合一、自然结合的规划设计。同时,结合旅游公路管廊建设,依山而建,傍水而设,根据景观景点的特点科学设计功能齐全的旅游公路,从而促进旅游公路的逐步完善。
第三,推进政策协同。在旅游公路建设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行政单位,各个部门和单位应成立行政组织与组织委员会,组建专门机构共同推动旅游公路建设,形成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平衡点,齐心协力建设旅游公路。
电脑语言栏不见了第四,推进理论研究。在旅游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要推进校企合作,采用校中厂、厂中校、做中学、学中做的结合模式,既要实现旅游公路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更要实现旅游公路研究理论进一步深入,从而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反馈理论,推动旅游公路理论研究逐步深入。
第五,制定评价标准。由旅游部门牵头,公路建设为主,其他部门为成员,促进旅游公路建设,建立评价标准和验收标准,在完善基础上加强旅游公路的管养维护,规定建设的各方标准,完善旅游公路建设各方基础配套设施,推动旅游公路建设长久发展。
Tourism Overview 22
Tourism Management旅游管理
第六,破解实践难题,要优化组织管理模式,突破行政体制;要明确旅游公路建设主体思想,整合旅游公路建设和旅游景区资源,整合旅游相关政策,从而推动旅游公路建设,破解实践难题,破解制约难题。
第七,管控工程质量。旅游公路建设重在工程质量,重在建设质量,要确保旅游公路建设在长期范围以内,能够长久有效地支持旅游发展,带来旅游价值,促进旅游经济,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所以一定要抓好旅游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严格验收标准,保证旅游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做好管控和质量保证工作。
五、旅游公路发展前景
(一)新时代新经济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和社会就业综合贡献均超过1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旅游经济继续保持高于GDP的较快增长,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上平稳运行,消费需求旺盛,投资持续增长,产业运行相对景气,发展方式加速转变。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2020年,“五一”小长假,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旅游公路在旅游发展经济的大背景下将会迎来更大突破,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旅游经济的更大效益。古稀之年是多少岁
(二)新界定新跨界健康茶
旅游公路是在交通旅游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整合了不同的资源、不同的行政部门、不同的行政架构。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将会出现新的旅游公路界定,并促使各行各业实现跨界组合,整合发展,推动旅游公路建设更进一步。
(三)新组合新路径
旅游公路建设的新型整合和新型发展将成为旅游公路建设的新型路径,特别是以旅游为主、以公路为辅,用公路的交通功能串联旅游价值的景观功能,将会促进旅游公路建设,探索出新的路径,促使旅游公路建设在全域旅游中真正起到助推作用,实现移步换景,推动全域旅游。
(四)新交通新旅游
旅游公路建设不仅仅会促进旅游的发展,还将促进公路建设的逐步发展,在旅游公路建设管网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也会实现旅游交通的双向交互,在交通促进旅游、旅游促进交通的双向互动发展中形成旅游的新模式和旅游的新兴业态。
(五)新发展新经济
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公路建设的逐步发展将会对交通、旅游、社会、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等方面产生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当下的旅游扶贫和扶贫开发战略中,推动旅游公路建设,也能够带动扶贫开发和实现乡村振兴,真正做到一业兴百业兴,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六)新融合新效益
旅游公路建设融合了交通旅游,也融合了当下经济发展,是多方结合的新型经济业态,也将会在社会发展中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特别是交通价值、旅游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价值等。
六、结语
旅游公路建设是交旅融合大背景下,公路交通运输体系与旅游产业体系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帮助游客完成空间位移,具有地方特和独特景观,能满足游客审美等需求的公共道路。旅游公路具有多功能性、复杂性、景观性等属性特征,依据其属性和目的,将会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价值。因此,在推进旅游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应明确旅游公路建设的主题思想,成立相关机构,构建交旅融合的新型路径,通过规划选线,理论研究、破解难题、管控质量等具体工作,实现交旅融合的发展和突破,使旅游公路服务于旅游发展,服务于全域旅游,服务于旅游事业。
(作者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
Tourism Overview2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