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长沙市旅游业发展S WOT分析及对策研究吴世辉 (佛山市工业学校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 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长沙旅游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在既有的优势和劣势基础上,机遇与威胁并存,为获得长沙旅游业的整体协调持续发展。本文试图运用S WOT分析方法对长沙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劣势(W 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使其在今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能够利用优势,转化劣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增强区域旅游发展的整体势力和竞争力,进而为长沙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 长沙 旅游业 S WOT分析 对策研究
Ana lysis and coun ter m ea sure study on S WO T develop m en t of tour is m i n dustry i n Changsha.WU Shi-hui.
  1 引言
随着国内及国际旅游的蓬勃发展,诸多地区纷纷将旅游业作为支柱或主导性产业加以发展,导致区域旅游发展竞争加剧。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其旅游业能否获得持续深入的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对区域旅游发展条件进行科学深入全面的评价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区域旅游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确定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战略,区域旅游方能获得长足的发展。[1]在对区域发展条
件分析评价方面,S WOT为其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路径,[2]该分析方法通过对区域发展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客观深入分析,出区域发展可以凭借的有利条件或因素,应该规避或加以解决的不利因素,明确区域今后发展的方向,有针对性的寻求区域发展的办法和措施。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长沙市地处湖南东部偏北,湘江下游,为湖南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教等中心。现辖五区,三县和一市,人口630多万,面积1.18万k m2。[3]2006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98. 96亿元,人均G DP达27982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65.61亿元,均居全省前列。06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9:43.3:49.8,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逐步增强,第三产业得以优化;全年进出口总额达29.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03亿美元。随着长沙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开放融合能力不断提高,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作为湖南省经济社会中心和重心的地位进一步确立,为长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作为增长强劲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以其强大的关联和带动作用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
持续发展,而通过旅游业发展,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能提升区域形象和影响力,进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旅游业在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用。长沙作为湖南省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加之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在国内及国际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长沙旅游业也获得长足的发展。2006年,长沙市接待国内游客2113.0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1.95亿元,均居全省第一位;接待入境旅游者34.15万人,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3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35.17%和47.34%;旅游业总收入占第三产业的19.28%,占G DP比重达9.48%,旅游业已成为长沙第三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随着长沙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长沙旅游业必将获得持续发展,其在区域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必将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3 旅游业发展S 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Strengths)
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从旅游资源禀赋上看,长沙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流下诸多历史文化文物古迹,像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走马楼三国简牍,还有众多的名人故居,名人古墓等;区内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植被覆盖绿较高,山水洲俱备,有道吾山,大围山,文化名山岳麓山等,湘江北上,橘子洲横卧江心,还有现代主题公园,长沙海底世界和世界之窗等;区内长沙和浏阳均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长沙还是国家
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可谓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兼备,区内国家级4A级景区(景点)6处,3A级景区5处,2A级景区2处,共有景区(景点)100多处,[4]景区(景点)密度大,品质高,结构配合良好。
从区位交通条件看,长沙地处湘江下游,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随着西部大开发及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其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枢纽区位更为显著,其区域发展既得益于沿海市场的强劲辐射,又受惠于广阔内陆市场的全面联动;在交通上,京广铁路贯穿南北,省内的石长铁路与枝柳线连接,长张铁路将长沙与张家界连接起来,区域联动发展成为现实;107、319、106国道和多条高速公路在境内相联,内河航运便利,可通江达海;黄花机场为国际空港,开辟国内及国外多条航线。诸多交通方式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体增强了区域的可进入性,使长沙潜在的旅游市场范围得以拓展。
从旅游业发展阶段来看,长沙旅游业自改革开放后,经过二十
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在资源的开发,产品的推出,还是市场的开拓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基础,进入较为成熟和稳定的阶段,为旅游业的深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3.2 劣势分析(W eaknesses)
红楼梦的作者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区域旅游发展需要塑造鲜明的形象,以提升扩大区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也逐步成为诸多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5]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制约,长沙区域旅游形象并不是非常鲜明,在产品推出,项目开发上,也日趋雷同,这不可避免的导致区域旅游形象的模糊化。
长沙旅游发展在产品推出,项目开发上的雷同化,导致产品结构老化,与周围区域具有同质性,精品及特产品少,致使竞争力不强。此外在旅游市场结构上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优化。以入境旅游市场为例,2006年长沙共接待入境旅游者341459人次,其中港澳台为70253人次,占20.57%;外国游客为271206人次,占79. 43%。外国游客所占比重较大,港澳台市场日益萎缩,而外国游客市场中,以东亚韩国市场为主,占外国客源市场的70%以上。这种较为单一的市场结构,易发生波动性,不利于市场的稳定。
3.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稳定,外出旅游的人日益增多,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重要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致使国内及国际入境旅游持续升温,这为长沙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中国加入W T O,促使各种产业逐渐与国际接轨,也为长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使其能在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空间发展;此外,随着长株潭城市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目标,该区域以资源消耗为主的传统工业的发展势必受到限制,而旅游业以其自身发展的环保可持续性势必受到鼓励和提倡,这就为长沙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
3.4 威胁分析(Threats)
区域旅游的竞象发展导致空间竞争加剧,在旅游市场的竞争上,长沙面临周边地区的威胁。特别是在入境旅游的市场上,长沙缺少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和产品,而张家界的武陵源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对入境游客的吸引向性较大,致使长沙在入境旅游市场上,一定程度上被张家界所屏蔽,自2003年起张家界接待入境游客一直超过长沙,稳居湖南第一,随着荷花机场的扩建,张家界可进入性进一步增强,势必会进一步分流长沙客流,所以在客源市场的稳定和开拓上,长沙应居安思危。
加入W T O后,在为长沙旅游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6]。对传统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改革并不彻底,距W T O的规则和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面对新的国际竞争环境,在制定规范的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方面,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在旅游人才上也面临很大的挑战,中国旅游业总体上人才缺乏,加入W T O后,通晓国际事物,精通海外经营的旅游人才就更为缺乏,而国外大公司的进入,将加剧旅游人才的竞争。
4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祭奠英烈寄语短句
污污的段子4.1 对旅游产业及区域旅游形象进行准确的定位
随着长沙“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实施,旅游业被确立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理应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在政策,资金,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以各种扶持,加快其发展。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长沙需要立足于自身优势和特,塑造鲜明的区域旅游形象,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基于长沙市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奇特的“山水洲城”组合,强大的开放度和活力,长沙区域旅游形象应定位为:湖湘文化名城,伟人故里,现代娱乐之都。长沙所具有的资源,区位,交通,政治等的优势,使其成为湖南乃至更大区域范围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在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会日益突出。
4.2 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构建区域旅游网络,加强区域旅游之间的协作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以完善优化产品结构,丰富内容和项目,增强区域旅游发展的吸引力,为此,整合长沙区内及周边的旅游资源,对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深度开发,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实施长沙区域资源一体化开发的基础上,构建区内及区外的旅游网络,区域之间取长补短,实现资源,信息,市场,品牌等一体化的开发战略,加强区域之间多层面的协作,以实现区域间深层次互补性的发展。为此,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精心编制旅游线路,推出诸如湖湘文化游,伟人故里游,城郊农家乐,生态疗养,都市风光等产品和项目,培育旅游
精品与线路,实施名牌与精品战略,实现市场与资源之间的对接,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作,做大作强旅游产业。
4.3 强化市场营销,扩大对外宣传,优化市场结构,开拓客源市场
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应立足自身,面向市场,实现资源和市场的有效融合与对接,形成良好的“大市场,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基于此,长沙旅游业的发展,应加强市场的营销,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对外的宣传,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吸引游客,开拓市场。[7]
4.4 注重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与其它产业相比,旅游业具有生态环保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在人们和社会对生态环境质量日益关注的背景下,传统资源型工业和污染型工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旅游业以其消耗较少的资源,加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从而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由于未能制定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各种政策法规体制不健全,旅游资源的过度盲目无序开发现象突出,其所具有的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导致可持续旅游业的发展难以为继。
长沙在旅游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上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诸如流经长沙的湘江,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的大量排放,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加之交通游船任意排放油污,导致湘江水质
浅论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
管理费用结转王文辉 (南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7)
【摘要】 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而作为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行业,风险投资中风险的控制和规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风险投资中风险的来源,具体阐述了相关的风险控制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风险 控制
  面对知识经济的来临,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项目的高风险和企业脆弱的风险承担能力导致了该行业资金需求的特殊性和供给障碍,从而很大程度地制约了高新技术的发展。风险投资作为一种非传统融资方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风险投资本身的特点以及面临的技术,管理,市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风险投资的失败率相当高。从风险的来源定义来看,风险投资中的风险是指由于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项目本身的难度和复杂性,以及项目主体自身能力的有限性所导致的风险项目中止、撤消、失败,或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技术指导标的可能性。风险投资所投资的企业大多数是具有较高增长潜力与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从技
淘宝怎么开网店步骤术的研究开发,产品的试制,生产,到产品的销售要经历许多阶段,而投资风险则存在于上述的整个过程中。因此,加强风险投资的风险分析以及风险规避的研究,直接关系到风险投资主体的生存和发展。
1 风险投资中的风险因素
1.1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在风险投资过程中,由于技术因素而导致产品创新失败的可能性。在早期阶段的风险投资中该风险极大,但是一旦创新成功,收益率也极其可观。而今技术产品和技术市场的特点是需求变化快,更新换代快、周期短。所以新技术、新产品在诞生之初,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得到社会的最终认可,开发者和企业家们谁都没有把握。另外在创新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包括技术、资金、管理等的小小失识,都可能直接造成创新的失败。即使创新成功,由于社会进步等原因,企业开发的新技术都有可能快速的被其它技术或者产品替代,从而被淘汰。
1.2 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资金不能及时供应而导致的创新失败,由于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资金渠道单一,财务风险在创新过程中经常可以遇到。
不断下降,旅游生态价值大大降低,旅游功能不断弱化。城市内部,由于旧城改造和城市扩建,大量的文物古迹,遗址,古建筑等遭到破坏,一些百年老子号店铺被拆迁,致使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不断丧失,城市旅游功能的多样化和吸引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特别是对长沙这样一座具有悠久历史
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来说,影响更大,最终会导致城市特的丧失,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措施,制定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将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其它方面的规划相协调,相融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以促进旅游业及社会经济的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5 结论
通过对长沙旅游发展S W T O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其旅游业的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存在诸多不利的因素和方面,为获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沙应居安思危,因地制宜,利用优势,转化劣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增强旅游发展的整体势力和竞争力,做大做强旅游业,使旅游业在长沙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人韦.旅游规划的发展[J].经济地理,2000(3):101-104.
[2] 罗明义.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28.
[3] 湖南统计局.2006年湖南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4] 中国景点网.htt p://www.cssn
[5] 耿庆汇,祝海波.长沙城市旅游形象策划研究[J].城乡建设,2001
(8):46-47.
[6] 王婉飞,俞莹.入世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浙江大学学
报(社科版),2002(7):131-136.
[7] 黄建军,廖志明.长沙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01(11):
764-770.本文数据未特别注明,均来源于湖南统计年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