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专业及研究方向简要介绍
民族学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www.dxsdiannao ]—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
一、民族学专业及研究方向简要介绍
民族学是19世纪中叶兴起的一门独立的学科,迄今仅有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史。该学科在欧美国家主要隶属于人类学(Anthropology),为其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在美国人类学界,大体上与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相当。我国的民族学始于20世纪初,现已被国家定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级学科。我国的民族学主要以民族为研究对象,长期以来以国内少数民族的研究为重点,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更加成为我国各民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学术推动力量。
我校民族学专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向:
(一)民族文化研究
民族特征主要体现在体质和文化两大方面,民族文化研究因此也构成着民族研究的核心内
容之一。这一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同时通过毕业论文等的研究写作,在某一具体的民族文化研究领域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培养将来能够独立从事相关科研活动的兴趣、经验和技能。
(二)中国西北民族研究
西北是我国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亦是我国开展民族学研究的最具有利条件的地区之一。这一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需要全面掌握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同时通过毕业论文等的研究写作,在某一具体的西北民族研究领域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培养将来能够独立从事相关科研活动的兴趣、经验和技能。
(三)少数民族妇女研究
少数民族妇女是少数民族社会中的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体,亦是有关妇女研究的一个特殊的课题。这一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有关女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同时通过毕业论文等的研究写作,在少数民族妇女研究的某一具体领域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培养将来能够独立从事相关科研活动的兴趣、经验与技能。
(四)中国西北乡土社会研究
中国西北乡土社会由于其人文和自然环境相对较为特殊,其在民族学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亦很独特。这一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乡土社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同时通过毕业论文等的研究写作,在中国西北乡土社会研究的某一具体领域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培养将来能够独立从事相关科研活动的兴趣、经验与技能。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民族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专业水平的高层次人才:
1、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全面了解民族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这一学科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我国民族、与民族问题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深入掌握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从事田野作业的扎实基本功,并具备较为独立的科研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在其有关培养计划已提前完成并符合其他提前毕业条件的前提下,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毕业,并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与必修环节
怎样打电话不显示自己的号码(一) 课程设置(见一览表)
(二)必修环节(5学分)
1、教学实践2学分。
2、开题报告1学分。
3、参加至少8次学术报告会2学分。
(三)关于学分的要求
1、学位课  24学分
1)公共必修学位课 12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3学分;第一外国语7学分,其中,基础外国语九月的句子短句唯美6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2)专业共同必修课 2门, 6学分。
地方旅游(3)研究方向课 2门, 6学分。
2、非学位课(选修课)5门,10学分。
共计34学分。
五、论文工作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必须独立完成研究课题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导师主要是指导研究方向和选择课题,制订培养计划,检查工作进展,讨论和分析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考核论文水平。
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包括:
1.文献调研。研究生应掌握本研究方向的最新国内外发展情况、前沿和发展趋势,并做出分析评价,撰写文献总结或综述,并做文献调研报告。
2.开题报告和方案论证。研究生应说明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完成课题的条件和可行性,提出研究方案。通过论证后,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本项工作要求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3.撰写论文并答辩。研究生对所选课题有新的见解即可通过答辩。
六、教学大纲和参考书目(后附)
民族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及教学计划一览表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教学
方式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必修课
X0000B00A0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1
讲授
笔试
X0000B00A00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54
3
2
讲授
笔试
X0000B00A003
第一外语(专业外语)
180
6
12
讲授
笔试
X0000B00A004
专业外语
36
1
2
讲授
笔试
专业共同必修课
X0304B01B001
民族学理论
54
3
1
讲授
草莓怎么保存会时间长一点笔试
X0304B01B002
Social Research Methods(社会研究方法)
54
3
1
讲授
笔试
X0304B01C001
西方文化理论专题
54
3
2
讲授讨论
论文
X0304B01C002
伊斯兰文化专题
54
3
1
讲授讨论
论文
X0304B01C003
西北民族历史与文化专题
54
3
1
讲授讨论
论文
X0304B01C004
女性研究专题
54
3
2
讲授讨论
论文
X0304B01C005
乡土社会研究专题
54
3
1
讲授讨论
论文
F0000B00D001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40
2
2
讲授
考试
不记学分
F0304B01D002
中国历史与文化专题
36
2
2
讲授讨论
自选
F0304B01D003
中国民族志
36
2
2
讲授讨论
自选
F0304B01D004
民族理论
36
验车
2
3
讲授讨论
自选
F0304B01D005
宗教学
36
2
2
讲授讨论
自选
F0304B01D006
社会学
36
2
2
讲授讨论
自选
F0304B01D007
回族文化专题
36
2
2
讲授讨论
自选
F0304B01D008
西方人类学原著选读
36
2
3
讲授讨论
自选
F0304B01D009
民族文物
36
霍建华林心如婚纱照
2
3
讲授讨论
自选
补修课
B0304B01E001
民族学概论
不记学分
B0304B01E002
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
六、教学大纲和参考书目
一、民族学理论
课程英文名称:The Theories of Ethnology
课程编号:B0304B01B001
任课教师:马宗保
授课目的: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民族学的起源、发展、理论/方法的更迭以及若干重要研究课题的系统性梳理,让研究生系统了解民族学/人类学的学术传统和理论前沿。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讲:什么是民族学(ethnology/人类学(anthropology)?
第二讲:社会科学方法论——学者的立场,范式(paradigm)的寻求
第三讲:基本概念——文化(culture),民族
第四讲:古典进化论学派的理论
第五讲:文化传播学派的理论
第六讲:美国历史特殊论学派的理论
第七讲:法国社会年刊学派的理论
第八讲:功能学派的理论
第十讲: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理论
第十一讲:新进化论与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
第十二讲:结构主义的理论
第十三讲:阐释人类学的理论
第十四讲:象征与符号
第十五讲: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宗教研究
第十六讲:民族学/人类学中的性别与婚姻
第十七讲:民族学/人类学中的家庭与家族
第十八讲: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
第十九讲:生计方式与经济生活
第二十讲:民族学/人类学中的风俗研究
第二十一讲:民族学/人类学的反思
主要参考书目: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戴裔煊:《西方民族学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Evans-Pritchard. 1981. A History of Anthropological Thought, London. Faber and Faber.
埃尔曼·R·瑟维斯:《人类学百年争论(1860-1960)》,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铭铭:《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当代西方人类学思潮评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Fabian, Johannes.1983. Time and the Other. Columbia.
二、Social Research Methods
课程汉文名称:社会研究方法
课程编号:B0304B01B002
任课教师:孙振玉
授课目的:民族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共同体,系统讲授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社会研究方法,目
的是为民族学专业的研究生提供更为广泛的社会研究方法视野,使他(她)们得到更有效的方法论训练。
教学大纲:
Chapter 1: Science and Research
Chapter 2: Dimensions of Research
Chapter 3: Theory and Research
Chapter 4: Meanings of Methodology
Chapter 5: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Ethical Concerns
Chapter 6: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Designs
Chapter 7: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Chapter 8: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ampling
Chapter 9: Experimental Research
Chapter 10: Survey Research
Chapter 11: Nonreactive Research and Secondary Analysis
Chapter 12: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Data
Chapter 13: Field Research
Chapter 14: Historical-Comparative Research
Chapter 15: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Data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