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利与弊
 什么是计划经济?一般说来,计划经济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 求,特别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通过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来管理和调节的国民经济。计划经济强调的无非是政府这一五一劳动节快乐图片“有形的手对经济的干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计划的力量是强大的。所以,计划经济的实践曾有过辉煌的历程: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较晚的落后农业国,1913年工业总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2.7%,仅为美国的6.9%,居世界第五位。十月革命后,苏联从1917~1936年,只20年时间,国民生产总值就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如果不实施计划经济,苏联在其建国初期要战胜帝国主义的包围、进攻,并且其经济地位从欧洲的第四位、世界的第五位一跃为欧洲的第一位、世界的第二位,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个时期内,苏联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而美国不仅未受到战争破坏,反而发了战争财,但两国的经济差距仍然极大地缩小了。如果不实施计划经济,象我们中国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在50年代搞成一百多项重点工程,并在60年代就建立起国民经济体系,同样是很难想象的。众所周知,正是那个时期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1953-1979年期间,我国的经济总量年平均增长率仍高于一般国家的增长率。从1949所到1989年,经过40年的建设,我国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在这40年中,我国经济还遭受过文化大革命 两次
的大折腾,不然发展还会更快一些。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有它的缺陷和历史局限性。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任务的完成,国民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一些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了。因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资源的配置是建立在这样两个前提上的:一是中央计划部门对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全部信息; 二是全社会利益一体化,不存在相互分离的利益主体。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两个前提越来越难以成立。从信息方面来说,在当今经济发展阶段,人们需求极其复杂,变化极快,由此产生巨大巨大信息量。另外,由于地方、部门、企业利益的相对独立性,传递信息中也有失真的情况。所以,中央计划部门要准确惧到这样巨大的信息量,并迅速做出反映,编制成一个统一的、各部分相互衔接的计划,并层层下达到基层单位去执行,是有极大难度的。从利益方面来说,要求社会的一切经济组织没有自己的任何特殊利益和要求去执行计划也是不可能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条件的变化,原有经济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总而言之,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市场相隔离。第二,抱视商品生产、人才和市场的作用,政府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借助于行政手段来组织和管理经济,容易造成经济计划与经
济运行实际的脱离,甚至背离。第三,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国家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企业不承担经营盈亏的责任,企业职工的收入不能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这种平均主义的根本方式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使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第四,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使经济生活音调和呆板。因此,这种高度集中的僵化模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广大人民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正确调节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各种利益矛盾,不利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不利于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因而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依靠计划经济来组织日常的经济运行,配置资源,具体而言,实践证明,计划经济有三大缺点:一、 它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及创造性。社会主义国家刚刚成立时,带着身心被解放的那种难以言语的喜悦,人民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的高涨,社会生产力随之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没有得到及时的鼓励和巩固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打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人的解放就是这样变成了人的束缚,它人为地取消了那种可以自由自主选择的劳动、公平竞争的机会,以及公开、透明的市场运作机制,对社会全民的经济独立,人身独立起着相反的作用。在这种经济模式下,说工人是主人吗?企业的确不能开除工人,但是工人也不能调动工作,不能兼职,劳动者只要
到了一个企业就业,就很少有别的选择余地,不管收入满不满意、工作岗位合不合适,也只能在这个企业干一辈子。结果造成劳动者的生老病死,都要依赖于企业、国家,这样,人们几乎失去了人的独立性。计划经济消灭了劳动者对资本家的依附,却造成了劳动者对企业、国家的依附。没有了独立性,就不能讲条件,不能提奖金、按能力分配或按贡献分配,在国家与集体的大名义下,一切都要无条件服从,给你多少是多少,叫你怎么干就得怎么干,人人言听计从、按部就班,工会也形同虚设!这样一来,劳动者还怎么能算得上社会主义的主人翁呢?在僵硬的计划经济下,除了名义上的平等之外,劳动者几乎成了机械运动的机器人,只能被动地执行上级部门"输入""指令性程序"染什么颜。由于忽视了经济的基本规律,由于忽视了人的本质需求而夸张了人(制订计划的人)的能动作用,这种经济体制造成了人、财、物各种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想按比例发展的国民经济却严重失衡,整个生产效率很低,劳动者的整体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了极大的压抑。计划经济培养了劳动者的依赖性、惰性,既不利于人新品上市推广策划 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二、 它不利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国家。大大小小的经济活动均由政府计划安排。集体企业、国有企业都必须执行国家的计划。这样,企业不过是国家经济主管部门的算盘珠,拨一拨才动一动,企业不用多
想、不必多做,只要被动地完成国家计划就行了。这种办法,表面上看起来有计划、守纪律、有秩序,实际上是死板、僵化、被动,不利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计划经济政策的实行,在公用事业方面,容易形成行政垄断性行业(如电信,煤气、自来水、电力、邮政等),由于垄断,所以一方面行业内职工的收入远高于其他职工,另一方面服务态度极差,此外还随便到客户去吃喝拿要,由于吃香,所以这些行业成了官员们亲属、亲信的行业,成为腐败的源泉之一。在第二产业,因为国家人为地取消了竞争,使得企业只要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就行了,而不用多考虑经济效益。国家计划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企业很少考虑(或者根本不考虑)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这样,在产品缺乏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企业生产的产品不管是优是劣,合不合乎顾客的消费需要,反正都能销售出去。因而,这一时期生产的产品大多式样陈旧,品种、花单一,产品老、大、粗、笨,无什么美与美感可言。这种情况反过来又制约了企业的产品生产,从而使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长时间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准上。这对于企业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改革开放以后,这一点弊端尤为明显,我们企业的产品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用愁,而必须面对来自全球的竞争,其结果怎么样呢?不言自明,我们的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法与世界级企业的产品比。
  同样,计划经济无法孕育出真正独立的企业家。计划经济下的企业领导,与其说是企业家,倒不如说是政府官员,他们不对市场负责,不对盈亏负责,也不对人民众的审美需要负责,而只要对上级、对计划负责就行了。这样的企业家是无法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的。一旦开放,离开了政府的庇护,他们连养活自身都成问题,更不要说要与资本主义的世界级的企业家竞争了。企业家的经营性创新劳动是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高级的智力劳动。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发挥作用,就要通过8023什么意思代表什么伤仲永阅读答案看得见的人,通过市场中平凡的交易和经营去实现。这就表现出企业家的作用,他们从各方面收集各种有效信息,敢于冒风险,及时大胆决策,灵活巧妙作战,从而达到产销两旺、企业资产增值的目的。惯于吃大锅饭的计划经济,是无法培育出这样真正的企业家的。没有真正的企业家,企业就绝对不会获取大的利润,社会经济也不会有长足的发展。三、容易形成官僚主义作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层、基层官员以及企业领导的行动指南是唯上级计划是从,自己不用认真思考、刻苦创新,不用对市场负责,对人民众的正确意见听不见或不采纳,不管盈不盈利、亏不亏损,只要完成上级安排的计划和任务,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拿到高的工资、好的住房,长此以往,计划经济就培养了政府官员的思维惰性,以及打官腔说官话摆官架子的官僚作风,进一步妨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人民服务在这些
人手里演变成了为上级服务为自己服务,为什么要提倡学习焦裕禄同志,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太小,如果大家都是焦裕禄,那就用不着提倡了。计划经济之所以有这么多弊端,与基理论自身所包含空想成分是分不开的,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计划,它很难做到符合实际情况而不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尤其是象苏联、中国这样大国,全国各地条件不同,各方面的情况千变万化,如果一切经济活动都由政府来计划来安排,政府能计划安排得过来吗?那些基于统计资料的计划工作,按其性质来说,无法直接考虑各种具体的情况,因为茫茫人海,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及需要均有所不同,接受的教育,追求的目标各异。这千差万别的需求,即使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也不可能都有安排得恰如其分,更不用说当时落后的统计技术了。这就使得中央计划机构有效地管理时刻变化的市场是不可能的。这样缺乏科学的计划对企业而言,不执行不行,但执行起来实际上又很难行得通,并且未必能取得好效益,甚至出现大规模的亏损状况。
骑马与砍杀作弊  在这种情况下,执行计划的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国家计委一项实证研究表明,从1953-1995年的43年中,我国编制和执行的41个年度计划和85年计划均不理想,计划与执行结果之间的偏差较大,且无规律。偏差超出正常年份,工业总产值方面占40%,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方面占86%,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方面占97%,投资规模方面占76%,钢产量方
面占54%。目前只有极个别的计划一如既往地对经济产生明显的影响。如信贷计划等,其它许多计划似乎只作为完整计划的装饰。计划中提出的一些战略对策或部署往往带有设想性质,较显空洞。计划经济下,如果制订计划者对社会消费者的需求估计发生偏差,那么,计划经济的优势不仅会被因此而发生的损失所抵消,而且还会对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良后果。一方面,人们的审美需要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生产部门在计划经济的 “无微不至的指导下:人们需要的,不生产;生产了的,不是人们的需要,或者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从而加剧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形成生产不足、供不应求的社会主义经济危机。计划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其结果是产品严重不足,人们的日常用品几乎都要定量供应,粮票、布票、肉票、盐票、油票等等各种各样的票据见证着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在现代经济中,要保证资源配置决策正确,必须解决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等问题。在我们的时代,同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时候有很大的不同,人们的需求极其复杂,而且变化很快。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刺激了新的消费需要,由此产生的巨大信息,是任何一个中央计划机关也无法及时掌握的。
  与此同时,现代经济的生产结构下极其复杂。而且由于科学技术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在进步,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为满足一种需求所可能采取的生产方案和工艺流
程不下千百种。总之,在我们这个信息时代,要把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分散发生的巨大信息收集起来,及时传输到中央计划机关去,是不可能的。而且既使中央计划机关掌握了所有这些信息,要在以日、月计的时间内求解一个含有几千万、乃至上亿个变量的均衡方程组,将计算结果变成统一的、各个部分间相互衔接的计划,并把它层层分解下达,直到基层执行单位去,更是根本不可能的。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是审美观念的落后与偏见,在落后的物质文明条件下,形成我国非审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勤俭朴素,节衣缩食,只求温饱。至于审美因素则很少在考虑之内。甚至将某些对美的追求视为邪恶,一提起美,就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与作风;一说起追求美,就是腐朽、坠落与腐败,视美为败家乱国的祸根。直到时期,这种观念在中国人心中还是根深蒂固的。讲究穿戴被看成是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而受到攻击,人们还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地过日子。对美无限上纲上线的结果是,人们对美提心吊胆,不敢大胆追求美、创造美,工业产品多数雷同,都是造型简单,粗糙简陋;千篇一律的服装、住所,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文艺也是如此……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用不好,这样的社会主义肯定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主义是无法战胜资本主义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使社会主义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使得社会主义人民物质文明远
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动摇了人民对社会主义前途的信心,这时,如果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那么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就会演变成一场社会危机,从而危及到社会主义的生存。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导致了社会主义的诞生,而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又导致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东欧重新回到资本主义的怀抱里。而社会主义经济危机曾经使中国国民经济接近崩溃的边缘。
  陈旧的审美观念反过来又在今天制约着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在经济领域的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我国不仅轻视产品设计和技术,而且,忽视包装装潢,缺乏商标、品牌意识,由于审美观念的落后影响对外贸易额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我国许多功能优良而外观粗糙的机器,出口时价格被压得很低。其中一部分出口到外国,换了一层包装再返销我国价格竟提高了几倍乃至十几倍。服装业也一样,由于审美设计水平太低,所以中国人自己设计的服装,能进入国际高档服装市场的实在是少得可怜。……对产品的功能美和形式美的漫不经心与忽视,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开拓。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