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王世贞1
蔺相如之2完璧3,人皆称4之5。予未敢以为信6也7。
遥控钥匙1.王世贞:(1526-1590)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因憎恨张居正而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2.之:<;连>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蔺相如之完璧:战国时期,秦强赵弱,秦昭襄王(秦始皇的曾祖父)得知赵惠文王从楚国得到一块完美无瑕的和氏璧,非常羡慕,于是派使者告知惠文王,想拿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和氏璧。赵王考虑到秦国历来不讲信用,对这个问题的处理,陷入到了两难境地,不给和氏璧惧怕秦国派兵攻打,给和氏璧怕被秦国欺骗。在此时,有人推荐蔺相如来处理这件事,惠文王面见蔺相如并听了他的对策后,便让蔺相如来处理这件事,于是,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秦国,秦王拿到和氏璧后欣赏不已,还传给左右的宫女传看,始终不提交换城池的事情,蔺相如见此,欺骗惠文王说,和氏璧有个瑕疵,让我指给您看,将和氏璧拿到手后,作势要将头把这块玉石撞碎在旁边的柱子上,与玉石同归于尽,并告知襄昭王,如果大王没有诚意交换城池,我愿意与这块玉石同归于尽。然后,秦王作势指着地图告诉蔺
相如,从这到那十五座城池给你们了,蔺相如说,我带着和氏璧来之前,我们的大王斋戒了五天,我希望,您也斋戒五天后,我们一起来进行交接。蔺相如退下以后,秘密的让自己的随从人员乔装改扮后将和氏璧带回了赵国。五天后,昭襄王蔺相如进行交接,蔺相如如实告知襄王,和氏璧已经被带回到赵国了,如果您确实有交换和氏璧的诚心,请先把十五座城池交给我们,然后派人跟着我去赵国取和氏璧。秦昭襄王不想因为一块玉石伤了两国的和气,便无奈的将蔺相如放回了赵国。
4.称:称赞。
5.之:<;代>代指蔺相如。
6. 信:诚实。
7. 也:此处用以对所说事情的真实性深信不疑。这句话是省略句,完整句
子,予未敢以之为信也。
夫8秦以十五城之9空名10,诈11赵而12胁13其14璧。是15时言取璧者16,情17也18,非欲以窥19赵也。赵得其20情则弗予21,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22畏之23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24决25耳26,奈之何27既畏而复挑其怒也28!
8.夫:<;语气>用于句首,发表评论的标志。
9.之:<;助>用于定语与中心语之前,使二者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放松心情的音乐
10.空名:虚名。
11.诈:欺骗。
12.而:<;连>并列关系。
13.胁:逼迫。
文强睡黄圣依的细节14.其:<;代>他的。
15.是:<;代>这。是时,这时。
16.者:与注释18的“也”组成判断句的典型结构,......者......也。
2009感动中国人物17.情:实际情况。
18.也:参考注释16。
19.窥:“窥伺”的省略,觊觎。
20.其:指示代词,这个。
21.予:<;动>给。
22.而:<;连>表示转折关系。
23.之:<;代>代指秦国。
24.言:句话,两言,两句话。
25.决:决断,决定。
26.耳:助限止语气。罢了。
27.奈之何:同“奈何”。反问句。怎么,为什么。
28.也:用在疑问句的句末,也有了疑问语气。
且夫29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30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31,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32秦王既按图以33予城,又设九宾34,斋35而36受璧,其37势38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39请40曰:“臣固41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
求函数定义域42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43也。今使44大王以45璧故,而亡46其47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48,皆厚怨大王以49弃我如草芥也50。大王弗与城,而绐51赵璧,以一璧故,而52失信于天下,臣请就53死于国54,以55明56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57使舍人58怀59而逃之,而归直60于秦?
29.且夫:<;语气>略等于“且”,增加了“夫”,也是表示要发表议论。
30.曲直:是非。
31.归:回到赵国。
32.夫:<;语气>句首语气词,发表评论的标志。
33.以:<;连>相当于“而”。连接状语与谓语。
考研压力大怎么办34.九宾:古代朝会大典所设的九位礼兵人员。
35.斋: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以示庄敬。动词用作状语。
36.而:<;连>连接状语与谓语。
37.其:<;代>指示代词,那。
38.势:趋势,形势。
39.前:向前。名词用作动词。
40.请:询问,追究。
41.固:表示原本如此。本来,原来。
42.夫:表示近指。这个。
43.宝:珍贵的东西。
44.使:假使,假若。
45.以:<;介>略等于“因为”。
46.亡:失去,丢失。
47.其:表示近指。这,这个。
48.以:<;介>引进原因,略等于“因为”。
49.也:用在因果句的句末。
50.子弟:百姓。
51.绐:dài欺骗。
52.而:<;连>顺承关系,连接的前后两事件在事理上相承。
53.就:<;副>表示短时间内发生。
54.国:您的国家,引申为您的面前。
55.以:<;介>表示目的。
56.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明。
57.奈何:疑问词的固定形式。
58.舍人:战国至汉初,王公贵族的侍从、宾客都成为舍人。
59.怀:<;动>名词作动词,怀藏。
60.直:是。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61耳。令秦王怒而僇62相如于市,武安君63十万众压邯郸64,而责65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66,再67胜而璧终入秦矣68。
61.绝:绝交。
62.僇:lù同“戮”。杀。
63.武安君:武安君,古代封号名。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此处指秦朝的“战神”白起。
64.邯郸:赵国的都城。
65.责:索要,索取。
66.族:名词用作动词,灭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