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第一古村--龙华镇旭日古村
罗浮山第一古村
                      ——博罗县龙华镇旭日古村落
“罗浮山第一古村”位于博罗县龙华镇旭日村,俗称“五村古村落”。古村落坐落于罗浮山脚下,总占地面积约365亩,是一个集明、清、民国时期建筑文化于一村的稀缺古建筑体,至今保存完好。古村具有近400年的历史,被到此考察的专家学者誉为“岭南古民居建筑之典范”。
古村落人文底蕴深厚,自然山水灵秀,田园风光优美,交通区位优越,是一道富含古韵、美丽动人的乡村风景线。其中有三处古建筑于2010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评为惠州市“宜居村庄”,2012年1月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一、历史渊源
拟人句1、陈氏族史
据陈氏族谱记载,旭日村始祖始居中原颍河流域一带,南宋时期迁至韶关南雄珠玑巷;陈氏121世祖孝显陈公(1150——1230)在江西石城县任职,谢政后携家室至东莞铁江2年;陈
氏后人约于1330年迁入龙华镇石门楼一带;明末清初时期再迁至旭日村,繁衍生息,至今有近400多年历史。
2、村名由来
古村位于龙华镇北面,位于罗浮山下,前临东江、左邻沙河、右依太平山、北靠罗浮山,诸山环抱,向挹罗峰,熠熠红光万丈,巍峨碧嶂,宜长久乐居,故名曰“旭日”(康熙十五年1676年)。因地处山林之中,亦称“塱里乡” 、“龙华塱”。解放初期土改时则为第五村,俗称 “五村”。文化大革命再用“旭日村”,沿用至今。
二、资源概况
1、基本概况
古村由蔚园、东园、大园、南边、大巷、梅花、永吉等7个村民小组组成,目前仍住有约400户人家,共有村民1800多人,皆姓陈。现存古民居建筑600多处(其中有3处省文保单位),主要为古祠堂、古民居、民国时期碉楼三大部分。房屋都是砖瓦房结构,多建于一两百年前,雕梁画栋。以“花岗岩石半墙,青砖到栋,中间花岗岩石天井,两边房形相同”
为特。村巷皆为花岗岩石所铺的道路。保存较完好的大型宗祠4个,古井16口,灰塑、彩绘、木刻、石雕等艺术景观和古榄园等自然景观100余处。
2、交通概况
旭日古村落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324国道(广汕公路)和205国道(广梅公路)呈倒“Y”字型,横贯博罗县西南和东北部,将博罗县与龙华镇及古村连接起来。广惠高速、深惠高速等将古村落与惠州、广州、深圳等珠三角核心城市紧密相连;惠盐、深汕与在建的广惠、惠河4条高速公路贯穿惠州市全境。省道244、255、340及县道连接博罗中部及东北、西南两角的城镇(包括龙华镇),与国道、高速公路一起构成了县域公路交通网络,将古村落与外界连接起来。
3、人文概况
陈氏家族在当时是东江流域远近闻名的富有家族,人才荟萃,多有商贾或朝廷任职官员。其中,声名显赫的有:陈家十七世陈瑞,人称“陈百万”,堪称粤商雏形代表,首创数百万金,富甲一方。他乐善好施,宅心仁厚,周恤济贫,为后人称颂;陈家十七世陈文炳,乾
八月十五月儿圆儿歌歌词隆年间在惠州府任职,被授予“武略骑尉”,官位正六品;现代有陈日昌,曾任中央工程四局工程师,参与南京长江大桥建设;陈林培,曾任惠州市大亚湾核电站党委书记;陈李安,曾任博罗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地砖十大品牌
三、建筑风格韩国女歌星
1、古建筑特状况
古村落内每座建筑都有厅、房、天井、走廊等。其中,陈百万故居“蔚园”、陈氏祠堂及古建筑上的彩绘、灰塑、木刻、石雕等保存完好,排水系统仍能使用,具有鲜明的明清时代古民居建筑特。宗族聚居的古村落,户与户之间相连,走廊相通。房子排列讲究整齐,对称。整个古民居建筑依山就势,高低参差,错落有致。祠堂、院落、后花园等设计典雅别致,建筑格局中蕴含玄妙的风水理念,堪称“岭南古民居建筑的典范”。
古村还有小桥流水、田园风光等丰富的农村休闲旅游文化资源,蕴含着明清时代岭南农村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生活方式。每一座古民居庭院都充满了温馨的人文精神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充分展示了岭南古村落文化中的美学意境和古老农耕文化的居住情调。  成都鞋批发市场
2、村落古建筑的布局和建筑工艺特性
蔚园:始建于乾隆29年(1764年)。历时4年完工,总面积达7000平方米,共90多个房间。格局呈矩形块状,分东门和主屋两大部分,由东门进入,经过回廊,中间花岗岩石天井,两旁厢房,还带花园与庭院。主屋房间建造工整,为三行五列结构,以中厅为中轴线,两旁横向伸展带侧屋,至今保存完好。
蔚园的主人是旭日村陈氏十七世祖陈瑞,字瑞龙,人称“陈百万”。据陈氏族谱记载,陈瑞生于雍正4年(1726年),3岁丧父,8岁开始跟随伯父出外经商,15岁白手起家,经营粮、油、糖、日杂、中草药、建材等生意。他深谙经商之道,辛勤创业,讲究诚信,生意不仅遍布大江南北,还远至东南亚地区。据史料记载,乾隆20(1755年)年曾捐助惠州丰湖书院、石龙、广州等地书院以及军需用品,吴琅太守赠与“积著凝香”匾额。
电冰箱不制冷古村落中保存完好的祠堂有4座。明代嘉靖年间,皇帝允许民间建祠立庙后,陈家人纷纷筹资修建祠堂。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外,各房子孙平时有事办红白喜事,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作为活动的场所。另外,陈家人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聚会的场所。现在也是村里老人们娱乐活动的好地方。
祠堂建筑结构皆为两进一厅式,设天井排水。建筑装饰有木雕、石刻、砖雕、灰塑等。用透雕和浮雕的手法,在上面雕刻了寓意吉祥如意的麒麟、奔鹿、鸟雀、梅兰竹菊和文臣武将等各种形象,连墙壁上也绘满了五颜六的山水花鸟画和人物画,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纯德陈公祠:陈氏十四世纯德公之祠,是古村内宗祠历史最久的一座,兴建时间为清朝初期。民国时期祠堂曾经遭遇火灾,前进部分经过重修,后进部分保存了原貌。
平伯陈公祠:陈氏十四世祖平伯公之祠,建于清朝初期。该祠的宗祠文化特鲜明,有戏台、古榕树、绿池,宛如一幅古典的村居图。祠内屏风、木雕等仍保存完好。   
聘君陈公祠:陈氏十六世祖先聘君公之祠。始建于乾隆25年(1760年),此祠堂最大特在于祠堂内的红石柱和红石墙,当地称 “红祠堂”。当时,家族有人在朝为官或有名望的家族才有资格采用红祠堂这种装饰。据族谱记载,陈聘君的儿子陈文炳,当时在朝廷任职,官衔“武略骑尉”(正六品),因此能为父亲建红祠堂。该祠于2010年5月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洛峰陈公祠:陈氏十八世祖洛峰公之祠。洛峰公为陈百万之子。祠堂建于咸丰六年(1856年),是建筑装饰最精美的一座。据专家实地考察,该祠堂的石雕、木刻、彩绘、灰塑工艺精湛,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代表了当时民间建筑工艺的最高水平。该祠于2010年5月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