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拼多多百亿补贴是正品吗作者:***
来源:《商情》2015年第33期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包括高校、社会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并且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关键字】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对策
一、前言
不作为犯罪 201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749万人,比去年增加2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比汉族大学生低,并且存在就业层次低、就业成本高、求职时遭遇歧视等现象。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就业竞争者中的一个弱势体,关注并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上千万少数民族
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少数民族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及利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二、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高校方面的因素六月英文缩写
判断上下联的口诀 第一,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绝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进入民族院校学习,民族院校最初创办时为了重视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设置的专业以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宗教等文科专业为主,但与这些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多。特别是高校扩招后,许多高校不考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而是盲目扩招已有专业,导致这些专业培养的人才远远大于社会实际需求,加大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难度。第二,高校的培养模式不完善。一是普遍缺乏职业规划教育,并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特殊性重视不够,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同学在培养方式、职业规划等方面应当有本质的区别。二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甚至无法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根据调查,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满意程度较低。
四个火是什么字
回族开斋节 (二)社会方面的因素。第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大多地处我国内陆边疆地区,加上长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如汉族发达地区,这对他们的学习、择业观念、就业等都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现在仍有不少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就业歧视,对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所学专业、汉语水平、工作经历、外貌条件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降低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