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15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欧美高智商犯罪电影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走近作者
1.图片激趣,欣赏西湖。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杭州西湖的美景吧!(多媒体课件出示西湖美景图片)
2.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1)交流感受:看了上面的图片,你有哪些感受?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有人把西湖比作图画,有人把西湖比作美女,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文人墨客用佳句来赞美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板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昌美食
(3)了解作者,谁来介绍一下你对作者的了解?(多媒体课件出示诗人杨万里的生平介绍)
(4)理解诗题。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①学习“晓”。看看“晓”的偏旁,你有哪些发现?
②相机解释“净慈寺”。
课件出示
(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
(5)齐读课题。
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检查指正。
(3)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
①正音。“慈”是平舌音;“竟、映”是后鼻音。
②识记。说一说你有什么办法识记“慈、竟、映”。三月三吃鸡蛋
撵的拼音
(4)指名读,读出节奏感。(课件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①教师范读。
②分组读,读出诗的韵味。
2.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不做过多的评价。
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的景多么美啊!你们想去看看吗?
2.学习诗句。
(1)谁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荷花、荷叶的颜?
(2)荷叶是嫩绿的、碧绿的、鲜绿的,荷花是红艳艳的、红彤彤的,那么诗中又是怎样来写这种绿、这种红的?
课件出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指导朗读:读出荷花之红、莲叶之绿。
3.探究原因,深入诗情:荷叶为什么是“无穷碧”,荷花又为什么是“别样红”呢?带着问题去诗中寻原因吧!
(1)品荷之多。
①“接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能用几个词说一说荷叶的多吗?
②指导朗读:满湖的荷叶,挨挨挤挤的,一眼望不到边,仿佛与天相连。远远望去,绿得让人心旷神怡,绿得让人陶醉。
③指名读、小组读。
(2)品花之艳。
①早晨的太阳是怎样的?在明媚的阳光下,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②指导朗读:读出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的荷花的红艳。
(3)品人之情。
①诗中哪个词表达出诗人对六月西湖景的情有独钟?
想一想“毕竟”这个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赞美、喜爱、愉快)
②指导朗读:读出心情的愉快与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入情入境,读中悟情
1.配乐诵读:古人常以诗明志,以诗寄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谁来试着吟诵这首诗,重现千年前的这场送别呢?
2.编写故事:“时光仿佛回到了古时候,我,就是杨万里……(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我来到西子湖畔……(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美景)”
3.朗读背诵。
(1)指导朗读:读出美景,读出愉悦之情。
(2)朗读评价,让诗情融入学生的朗读中。
(3)引导背诵。
五、布置作业
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绝句》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1.激情导入,了解作者。
同学们,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黄鹂、白鹭、雪山、小船、柳树)
2.介绍作者:唐代诗人杜甫就在这里生活。
3.一天,诗人坐在家中向外望去,被外面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提笔写下了这首古诗。(板书课题,相机指导“绝”字的写法)
初读古诗,识字写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结合插图,学生认读生字和多音字。
(1)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黄鹂  鸣唱  一行  西岭  停泊
(2)结合图片,学生认读识记词语,读准多音字“行”,相机理解“泊”是停船靠岸的意思。
3.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把每句诗读流利。
4.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相机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5.指导写字。
红星闪闪 歌词分类比较,指导书写“吴、含、岭”。
(1)课件出示“吴、含”,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
(2)教师范写,相机指导。
(3)出示“岭”,将“岭”和“含”做比较,“含”字上边是“今”,“岭”字右边是“令”,分辨清楚有点和无点。另要强调“山”作偏旁时竖折要斜。
(4)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讲评。
图文结合,想象画面
1.出示诗句,指名出前两句诗中描写的景物。
课件出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学生自读,试着动笔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2)师生交流,相机板书:黄鹂、白鹭、翠柳、青天。
2.理解诗意。
(1)通过“鸣”字启发学生想象黄鹂快乐鸣唱,歌声动听的情景。
(2)提问:天空中的白鹭是怎么飞翔的?
火炬之光2怎么洗点
通过“上”字引导学生感受白鹭飞得高远,姿态优美的情景。
(3)学生带着体会读诗句。
3.感受诗中的彩美。
(1)教师引导:出这两句诗中描写的几种彩。(教师相机板书,将表示彩的词加上横线)
(2)教师引导:这么多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带着你的感受朗读。
4.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想象画面。
引语:诗句中藏着优美的图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首诗,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5.学生结合图片,说说看到的画面。先同桌之间互相说,再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
引语:诗中藏着的这幅彩艳丽、充满活力的春天美景图,是多么美丽、自然的一幅画啊!诗人很喜欢这道风景,你们喜欢吗?用朗读表达自己的这种喜爱吧!
借助图片,突破难点
1.学生自读后两句诗,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哪些读不懂?和同学交流。
课件出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