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21年04月
前言
篮球运动是一项健身性、团队性以及对抗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由于篮球运动的观赏性较强,各年龄段对篮球运动感兴趣的人都会积极参与其中,而且场地设施众多,所以这项运动广泛开展于人们的运动生活中。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是在篮球运动中获得得分进而赢得比赛的直接手段,也是篮球运动的基础技术,所以运用合理的理论结合该项技术动作学习和进行教学研究对篮球运动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动作控制理论的概念及其分类1.1动作控制理论概念
动作控制是对动作进行主观的控制与调整,以达到完成目标动作的身体活动。动作控制分为两种系统,一种为开环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按照预定的目标形成一套动作程序,根据动作程序完成一次动作,大多为快速完成的、停不下来而无法进行调整的动作,无法接收反馈信息;另一种是闭环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某一标准或参考物利用反馈信息对动作进行调整与修正,使动作按照预想好的目标来实施。
1.2动作控制理论分类
把动作控制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动作程序理论和动作模式(动力系统)理论。动作程序理论强调中枢神经系统指令在控制过程中的重要性。动作模式(动力系统)理论更多地强调由环境确定的运动指令以及这种信息与躯干、肢体、神经系统间动态的相互影响。
2动作程序理论在篮球单手肩上投篮中的应用2.1动作程序理论的概念
在完成动作之前,必须先对该动作形成明确的“意象”(image) 。(William James, 1890)通过这种“意向”可以使做出的动作更加精确于做动作前不通过脑部的念动。根据以前储存的实现动作时的神经运动细节表现出的一种特定的、协调动作的一种神经模式。( Henry & Roger, 1960 )这里神经运动的细节就是一种程序。动作程序是一类动作的表征,它是抽象的,以记忆为基础,而不是特定的肌肉指令,每一类动作都固有特征限定。(Richardschmidt, 1975)[1]。
2.2动作程序理论在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篮球是一项极具对抗性的团队同场竞技性技能类项运动。在篮球比赛中,场上会发生各种变幻莫测的情况,球员们要根据场上多变的状况做出反应。篮球运动中的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属于一种开环的动作控制方式,特点是没有反馈的回路,即投篮出手后无法完全掌控球的落点情况,无法利用反馈信息进行修正。也就是说,完成一次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球出手即是完成一次技术动作,投篮命中与否无法根据动作提前决定,只能尽
动作控制理论在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学习
和教学中的应用
李喜源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 100098)
摘 要:为了更好地提高青少年篮球技术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动作控制理论的概念应用,并结合其相关材料整理出两种动作控制理论,发现动作程序理论需要循环反复练习“固定程序”强化技术动作,而动作模式(动力系统)理论通过各种变换的刺激和反馈来改进巩固技术动作。通过这两种动作控制理论,结合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得到启示,为篮球运动的教学实践提供建议。
关键词:动作控制;投篮技术;教学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21)04-033-02可能地提高动作标准来提高投篮的命中率。动作程序理论是强调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在控制动作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说要将这项技术动作形成一套固定的程序,不断地练习形成某种形式的记忆表征使技术动作成为身体本能,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技术动作的准确率。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快速地让学生掌握好这项运动技能,如何让这项运动技能形成一种固有的程序特征,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
在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教学中,采用示范、讲解、挂图再结合视频录像相结合的手段组织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形成正确的动作表征,使学生对正确的动作表象有清晰的认知,这样就会形成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正确动作。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并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有效提高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
教学质量。
[2]
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是一套完整连贯的技术动作,在节奏很快的比赛中,往往要求投篮快速出手,在技能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循动作程序理论。这项运动技术包括起始身体姿势、握球手法、抬臂配合蹬地时机、投篮动作、投篮手型以及最后的跟随动作。这些技术环节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是一套“动作程序”,是动作固有特征。那么在情况多变的篮球赛场上,如何不受干扰地、保持不变形地做出动作呢?教学过程应当怎样开展呢?
在教学中,首先要在每个环节学习之前给学生观看正确动作的视频影像,使学习者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意向”,然后把运动技术的每一环节拆分开来逐步练习。教师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多次示范然后让学生重复练习,研究表明,联合示范的方式相对于全部示范和分散示范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教师进行5次动作示范,让学生进行15次练习,然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出学生的易错
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再做5次示范,学生再进行15次练习。如此循环练习能使每一个技术环节在学生大脑中设定好一个个记忆程序,反复练习让技术动作成为身体本能,这样就能在比赛场上精确地做出投篮动作。
3动作模式(动力系统)理论在篮球单手肩上投篮中的应用
有关鸟的成语3.1动作模式(动力系统)理论的概念
人的运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行为方式与那些复杂生物或物理的系统相似。从非线性的动力学观点解释人类动作控制,动作在时间上的改变不是连续性的、线性的过程,而是突然发生变化的,是一种非线性的行为(Non-linear behavior)。这种动作模式理论强调由环境确定的运动指令以及这种信息与躯干、肢体、神经系统间动态的相互影响。
3.2动作模式(动力系统)理论在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学习和
教学中的应用
篮球运动在比赛中必然会遇到环境变化的情况,在比赛中进行投篮动作时,可能会遇到防守者的干扰,面对干扰情况下肢体能够通过自组织根据这种特定的情况协调自身,并形成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使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成功地做出。所以,动作模式(动力系统)理论在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
罗大佑 你的样子作中的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做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时,运动员与篮筐的距离是不固定的,投球的力量要根据球员与篮筐的距离决定,还有防守球员的防守强度也会影响投篮的出手角度和准确度,这些因素都是非线性行为。运动员可以通过这些不同的情况,接收不同条件下的反馈,并根据反馈信息来修正动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各种位置投篮,比如三分线内和线外区域、斜45°区域、底角区域、罚球线内以及限制区内。不同位置的投篮练习可以让学生通过反馈不断修正动作,改变投篮出手的力量与角度,反复不断地练习于不同环境,实施动作时根据不同环境自动做出一种优选的行为状态达到稳定性,稳定的系统在受到轻微干扰后可自发地回到稳定状态,从而适应各种环境,完成预想中的正确动作。
ff14 转职在动作模式(动力系统)理论应用于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中,教师先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在无环境干扰下的标准技术动作,再逐渐加入非线性行为的各种改变环境的干扰因素来锻炼学生适应与应变各种情况的能力。可以选择变换场地、加强防守队员的防守强度、在身体对抗过程中做出动作以及在实战环境中有场边观众带来的心理压力等多种变换环境的因素练习,反复练习下学生可以产生知觉——动作联结和协调结构,使投篮动作与各种环境因素产生的变量相一致,肌肉与关节形成有机的、特定的功能组合,在神经系统控制下协调地做出动作达到动作等效,进而使学生在不同情境和条件下都能完成动作目标。如果想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可以结合游戏训练法、变换训练法,改变枯燥的练习方式变换练习强度和练习量,让学生产生新的学习感受,从而积极参与练习。还可采用小
组竞赛法,分成两个或多个小组进行投篮竞赛,并设置奖惩机制,提高学生练习的投篮效率,从而更快地掌握运动技能。
4动作控制的两种理论对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学习和教学的启示
可以看出,动作控制的两种理论对篮球单手肩上投篮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首先,动作程序理论适用于刚开始学习运动技能时,通过挂图和演示,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正确动作的“意向”,将动作拆分成多个环节,分别反复循环练习,使动作技能形成一套程序式的固有特征,将练习的动作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成为本能。其次,动作模式(动力系统)理论适用于掌握技术动作后,通过改变各种环境的练习让运动员达到自组织的稳定行为方式和知觉——动作联结,保证动作在各种复杂多变环境刺激下的准确性。还可结合游戏法和竞赛法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应变与适应能力。因此,运动控制的两种理论结合篮球单手肩上投篮运动技能中的学习与教学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伊向仁,郑春梅,田吉明.基础运动技能优化模型与评价方法研究[J].山东
体育科技.2013.35(02):68-73.
[2]邱和平.中学篮球教学中投篮技术教法的实验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
2003(04).
作者简介:
李喜源(1997.02—),男,汉族,籍贯:山东济南人,学历:硕士在读,首都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2.3.3.1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成绩及格74人,占总人数的82.2%,不及格16人占比17.7%、肥胖8人占比9%、近视9人占比10%。肺活量结果较低于正常的有9人占比10%,女子仰卧起坐和800米不及格人数分别为2和13人,占比4%和25%,男子引体向上和1000米不及格人数分别为9和7人,占比23%和18%。
3研究结果分析
从以上数据分析,很明显认真上了体育课的学生比没有经常上体育课的学生综合成绩要好很多。自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国家一直以来对教育事业都格外关注,但学校方和社会方都普遍偏重智育,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社会也普遍认为只有文化成绩好的小学生才有出息。体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
杭州旅行的一个重要方面,至今没有得到重视。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如“阳光体育、快乐体育、校园足球”等,虽有一些效果,但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大部分学校还是会把文化课安排得满满的,布置的课外作业也很多,导致小学生在学校和家里都没有时间进行体育活动。也有很多学校出现体育教师在操场等不来小学生的情况或小学生等不来老师的情况,能够认真上完一节体育课的几乎没有。
4建议
从学校层面,认真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招聘体育教师时认真严格把关,合理设置体育课程表,将体育教学任务认真布置到每一名体育老师身上;从老师层面,认真设计每一堂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随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坚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为培育新时代体育后备人才而不懈努力;家庭层面,家长更应该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不是一味地关注成绩,要搞清楚孩子究竟是成长还是成才。不应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小学生的教育,更不能用“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去指导孩子。
参考文献:
[1]许淑文,冯春.体育课对学生体质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8.
[2]乔磊,陈严.农村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山东体育房产二次抵押贷款
学院学报.2016.
[3]程澄.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应用效果[J].体育世
热门韩剧排行榜界.2018.
[4]朱永刚.分析小学体育教育在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当代体育
科技.2020.
[5]李世宏.新中国成立以来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的话语建构研究[J].体
育科学.2020.40(9A):26-34.
作者简介:
邓明(1997-),女,汉族,四川宜宾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
-------------------------------------------------------------------------------------(上接32页)
34《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21年04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