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的花瓣》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课月饼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课型】
欣赏课
【教学内容】
欣赏教材版《飞来的花瓣》。
欣赏自选版《飞来的花瓣》。
【教材分析】
在众多赞颂教师题材的歌曲中,瞿希贤和望安联袂创作的混声合唱《飞来的花瓣》堪称经典佳作。歌曲为不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旋律平稳,节奏时作休止和切分,顿挫有致,
表现出学生对老师深切的思念和诚挚的问候。在片刻的静谧无声之后,进入歌曲第二乐段(混声四部合唱),此时主旋律音区升高,在两句基本相同的乐句之后,旋律扶摇直上全曲的最高点(片片花瓣在春风中倾吐芬芳),犹如老师打开了信封,信中叙述的热烈的思念、优异的成就好似春风扑面而来,老师的感情升腾,幸福的暖流在心中涌动。接着旋律回落,渐趋平静,传达了学生们温馨、美好的感情。
【学情分析】
本班是我从一年级带起来的普通教学班,学生总数36人,其中8名学生为学校合唱团的主力成员,她们的演唱热情能够感染和带动全班同学的整体水平。
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三年级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教学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赞颂教师题材的歌曲《飞来的花瓣》,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尊师、爱师的
真挚情怀,让“尊师重教”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二、能够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乐段。
三、在欣赏歌曲过程中,提高学生对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综合听辨能力。【教学重点】
在欣赏歌曲过程中,提高学生对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综合听辨能力。
【教学难点】
能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乐段。
【教学用具】
电钢琴、多媒体课件、表演用“手腕花”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教师弹奏《师生问好歌》,师生用美妙的歌声互致问候)(一)谱例说明
(人音版)第七册歌曲《哦,十分钟》深受学生喜爱,于是,我在保留原曲旋律的基础上,为其创编了全新的歌词,使其成为一首别有情趣的《师生问好歌》。
广发银行信用卡积分兑换礼品这首《xx问好歌》深受各年级学生喜爱。
(二)歌词内容
(学生)上课的铃声,送来音乐课,我们大家相会在这里。让那动听的歌声伴随你我他,让那美妙的音乐永驻心田。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
(学生)田老师,您好!田老师,田老师,我们向您问声好!问声好!设计意图:创设轻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导入新课
(一)激趣竞猜
教师:她和你非亲非故,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她绝对不亚于你的父母疼爱你!她关心你的学习,关心你的冷暖。你知道她是谁吗?学生:是老师。(二)情感交流
2023年属鼠的如何躲春教师:如果有朝一日,你小学毕业了、中学毕业了、大学毕业了,甚至走
上了工作岗位,你还会和以前的老师保持联系吗?
学生:会。
教师:那么,你会用怎样的方式和以前的老师保持联系?
学生:电话、信息、、写信……
(三)教师小结并自然导入本课歌曲。
设计意图:以竞猜和交流的方式导入歌曲,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教育。
三、新课教学
(一)初xx,整体感受。
1.听前设问:
1)歌曲中的学生们用什么方式和老师保持联系的?(写信)花瓣指的是什么?(信件)2)歌曲采用哪种速度?(C )A.快速B.中速稍快C.中速稍慢
中草药申请专利3)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B)A.欢快地B.深情地C.雄壮地
2.学生带着问题初听教材版《飞来的花瓣》(无词聆听)。
3.教师组织学生回答初听问题。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聆听歌曲,可以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二)认识作者,增长知识。1.教师简介词作者——望安。
【望安】生于1936年,现年81岁。原名李望安,湖南长沙人,中国著名女词作家,曾任北京市第一五七中学高级教师。
她的主要歌词作品有:《嘀哩嘀哩》、《飞来的花瓣》、《风铃》、《漂亮的小男孩》等。
1)教师简介xx及其主要歌词作品。
2)学生清唱《嘀哩嘀哩》歌曲片段。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对词作者的简单介绍和学生对词作者经典作品的清唱活动,拉近学生与作品间的距离,让高雅音乐在学生心灵深处生根、发芽、结果。
2.教师简介曲作者——xx。
【瞿希贤】(1919-2008),终年89岁,上海人,中国著名女作曲家。
她一生勤奋多产,擅长创作声乐作品。其主要声乐作品有:无伴奏合唱《牧歌》、混声合唱《飞来的花瓣》、众歌曲《新的长征,新的战斗》、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早操歌》等。
1)教师简介xx及其主要声乐作品。
2)教师清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歌曲片段。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对曲作者的简单介绍和经典作品的清唱活动,再一次拉近学生与作品间的距离,为后续复听歌曲、学唱歌曲主题片段等环节做好铺垫。
(三)复xx,细细品味。
1.听前思考:
1)歌曲由哪两种演唱形式组成?(领唱)(合唱)2)红部分的旋律和蓝部分的旋律相比,哪个唱起来更容易些?
2.学生带着思考复听教材版《飞来的花瓣》(有词聆听)。
3.教师组织学生回答复听问题。
设计意图:用有词聆听的方式复听歌曲,在培养学生良好欣赏习惯的同时,自然巧妙地引出后续的学唱主题环节。(四)学唱主题,突破难点。
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指导学生轻声、高位置朗读歌词。
3.指导学生逐句学唱第一乐段主题。
吉安旅游景点大全设计意图:通过轻声、高位置朗读歌词和随琴逐句模唱的方法学唱第一乐段主题,从而实现对本课教学难点的有效突破。
(五)二次复听,记忆升华。
1.听前思考:“写给”和“芬芳”在这个版本中唱的是哪两个词语?
2.学生带着思考聆听自选版《飞来的花瓣》(有词聆听)。
3.教师组织学生回答本次复听问题。
怎样培养教育孩子设计意图:用对比聆听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版本《飞来的花瓣》之艺术魅力。用聆听两个版本歌曲细节不同的方式,更好地升华学生对本课作品的记忆。
四、拓展延伸
(一)同题欣赏,爱的延续。
1.听前思考:哪句歌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欣赏合唱队员现场演唱合唱歌曲《爱的诗篇》。
3.指名说说自己记忆深刻的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同主题歌曲《爱的诗篇》,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尊师、爱师的真挚情怀,让“尊师重教”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通过合唱队员的现场演唱,架起歌者与听者间的心灵桥梁,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从而使高雅艺术真正根植于学生们的灵魂深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