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提名人与被提名人
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提名人与被提
名人
诺贝尔奖是一项面向全球的奖项,不管是在各国科学家中还是在普通民众心中都享有崇高的声望。从1901-2015年,诺贝尔科学奖总共颁发了322次,分别授予了581位科学家。其中物理学奖109次,200人获奖;化学奖107次,172人获奖;生理学或医学奖106次,210人获奖。1
二手房 个税
什么样的人能够有资格得诺贝尔奖呢?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没有特别具体的标准,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中的原话是“那些在前一年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然而,诺贝尔基金会的《章程》中并没有详细说明什么才算是“对人类贡献最大的人”。同时,《章程》规定,评奖过程不接受自我提名。因此,通往斯德哥尔摩的第一步就取决于是否能获得具备资格的提名人的推荐。可以想象,提名人个人意见在诺奖得主的产生过程中占据扮演着重要的角。整个过程并不像一套自动程序那样,只要输入各个候选人就可以自动、客观地输出符合要求的获奖人。
那么,谁有资格来推荐候选人?诺贝尔基金会的章程写到,各奖项的候选人资格由相应的颁奖机构规定。
在由皇家科学院决定的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子章程中,如下人
装修噪音在规定时间是几点到几点
员有资格提名候选人:
1. 皇家科学院的瑞典籍与外籍院士;
2. 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委员会的委员;
3. 曾经被皇家科学院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或化学奖的科学家;
家长意见最精简20字4. 来自以下机构的终身教授和助理教授:瑞典、丹麦、芬兰、冰岛和挪威的大学中的物理学和化学科系、技术研究所和卡罗林医学院;
苹果的苹组词5. 通过对委员会成员在国别及研究机构上进行适宜的分配后,由皇家科学院所指定的来自至少六个国家的大学或学院的物理学系或化学系的主任;
6. 其他皇家科学院认为合适的、特别邀请的科学家。
而生理学或医学奖子章程中,卡罗林医学院规定,提名者有如下几类:
1. 诺贝尔大会成员(Nobel Assembly at KarolinskaInstitutet,由50人组成,负责投票事宜。);
2. 皇家科学院医学组的瑞典籍和外籍院士;
3. 此前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4. 诺贝尔委员会成员(Nobel Committee,负责为投票起草意见和产生主要候选人。);
5. 瑞典医学院系中的拥有教授及相当职位者,及丹麦、芬兰、
冰岛和挪威的医学院系或类似研究所中担任相当职位者;
6. 通过对参与授奖工作的科学家在国别及研究机构上进行适宜的分配后,由诺贝尔大会所指定的来自至少六个其他医学院系中担任相当职位者;
7. 由大会特别制定的、认为适宜参与提名工作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者。
以上列出的提名人中,部分人拥有永久提名资格,而且还拥有评审和最终的投票资格,比如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们和诺贝尔大会的成员们。而其他人则只是临时的提名人,其对最终评奖结果也仅限于推荐候选人。不难看出,在提名这个环节,拥有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越多的国家相对越有利。
诺贝尔奖提名档案资料会在该届诺奖颁发50年之后公布,公开之后人们可以查阅到哪些人得到了提名以及谁是其提名者。查阅诺贝尔基金会上的数据库后发现,诺贝尔奖设立最初的十年间,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提名每年大多保持在20-30人次,而生理学或医学奖则常常达到100多人次。1901-1
964年,化学奖和物理学奖每年的平均提名人次分别为40、42人次,而1901-1953年间,生理学或医学奖则为96人次,比前者的两倍还多。这与评审机构和提名人规模不无关系。
作为一名中国人,最为关心的恐怕还是,哪些中国人参与了提名?又有哪些中国人被提名?囿于篇幅,以下只考察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的提名人与被提名人的情况。
ps手绘1 中国首位诺贝尔科学奖提名人——吴宪
处的组词截止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中国本土唯一一位诺贝尔科学奖提名人为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吴宪(1893~1959)。
诺贝尔基金会显示,吴宪1932年以北京物化学教授的身份(已有资料显示,吴宪当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执教)提名了约翰·诺斯罗普(John H Northrop)和詹姆士·萨姆纳(James B Sumner)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两人分别分离出胃蛋白酶结晶和尿素酶结晶,不过他们当年并未获奖,而是共享了194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此外,还有数位在中国境内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任教的外国教授,譬如A B Fortuyn(北京大学解剖学教授,1932年)、W W Cadbury(广东岭南大学医学教授,1935年)、J H Raynal(上海市实验室主任、教授,1937年)、Jean A Bussière(北京大学医学教授,1937年)、M Sayama(伪满洲医学院
齿科学教授,1938年)、Theodore C Greene(济南放射学教授,1938年)、A B Droogleever Fortuyn(北京大学解剖学教授,1939年)、Chester Frazier(北京大学皮肤学和梅毒性眼炎教授,1939年)、R Hoeppli (北京大学寄生虫学教授,1939年)等分别于1932、1935、1937、1938、1939年受邀提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