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摘 要:2012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是中国文学逐渐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式标志。
失业补助金网上怎么申请关键词:中国;诺贝尔文学奖;里程碑;
梦见强盗进屋一、莫言获奖
“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因为他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当代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瑞典学院评奖委员会在宣布莫言获奖时说。
莫言获奖,举国欢腾,这是对中国于诺奖深厚而纠结的情感的一次最直接的抚慰,是中国文学逐渐走向世界的一次里程碑式的标志,也是中国软实力渐渐获得世界认可的迹象。国人为此欢呼绝对理所应当,掀起“莫言热教师节短语”也绝对在情理之中,但所有的赞美、所有的自豪都应在理性范围之内。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我们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如经济、科技,我们也要看到其他国家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二、西方社会看莫言,褒贬共存
新诺奖得主莫言的出现在西方世界引起了一番新的争议。认可者称莫言堪与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狄更斯相比,并将此视为中国软实力获得世界认可的证据;质疑者则以政治偏见与意识形态挂帅,渲染莫言是“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共产党员”、“跟政府走得太近”。这样的观念深刻反映了西方国家现阶段对中国认识的“两面性”。如美国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总统大选,中国是其无法逃脱的“假想敌”,中国的华为、中兴等品牌在美国遭到不公正待遇等。但同时,我们又看到两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越来越深入与密切的合作,越来越依赖彼此。这样的“两面性”表现在:一方面,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日益增大,一批有着深厚民族底蕴的作家赢得各国人民的热爱,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早晚的事。可以这么说,不是莫言需要什么奖,而是诺奖需要莫言。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也存在着“嫉妒”与“畏惧”的心理,“中国威胁论”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同时,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会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逐一呈现在世人面前。于是,佩服并学习中国文化者有之,鄙视并声讨中国文化者有之。但是,在面对这种“两面性”时,我们自己要泰然处之,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用实力证明自己。
不过,88岁的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生评奖马悦然则表示: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无关政治、友情和运气,唯一的标准就是文学质量。在他看来,莫言的作品继承了中国
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也敢于批判社会现实。
无论如何,莫言未必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中国文学也未必在现今达到了顶峰,但世界目光对中国概念的关注从来没有如此强烈持久。由此观之,目前是向全世界推广中国文化的最佳时期。因此,针对西方人对中国“女孩子做什么职业好既爱又恨”的复杂心态,就需要运用西方话语模式探入别人的内心深处,从而触动人类内心共有的柔软部分并引起共鸣,但要想使中国文学真正走向世界,这当然仅仅只是一小步,将来的路真可谓“任重道远”。
三、国人消费莫言,有喜又优
女兵报名条件端午节的手抄报怎么画 莫言获奖,国人兴奋,这绝对是理所应当的事,但我们不应当有超出理性范围的举动,不应偏激地解读莫言,不应过度消费莫言。
回望莫言获奖的舆论氛围,谈论金钱要远远多于谈论文学。从帮他分析奖金怎么花到帮他计算未来版税能收入多少,从网络书店高价出售莫言手稿、天命书再到抢注莫言域名、出售“莫言同款衬衫西服”......拜金主义气息混合着被强行提炼出来的国家主义自豪感,共同构成了一个怪异景象:莫言获奖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被剥离出去,只剩下一场以金钱为
核心的集体狂欢,莫言的文学成就也不再是他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成为许多人消除文化自卑、宣扬政绩的工具。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翻看报纸上的畅销书排行榜,莫言作品有数部上榜,且占据了榜首位置,这给人一种错觉,文学在中国又“金贵”起来。读书可以折射一个国家的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举国热爱文学的国度该是多么令人向往。然而这些现象恰恰反映了国人内心的荒芜和对莫言的不理智解读。
莫言获奖,一种较为理想的长远影响是:刺激更多中国优秀的作家摆脱“怎么写、写什么”的困境,为处在边缘地带的作家带去一些光亮和希望。让社会重新发现文学的力量,让文学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和一种生活方式。改变现在的出版环境,降低商业文学的市场占有比例,让更具品质的严肃文学作品获得生存尊严。而想要实现这个理想效果,必须要消费莫言,但必须在理性范围之内,以正确的方式来消费莫言。
四、反思莫言获奖
莫言得奖是诺贝尔委员会对中国崛起的肯定,对中国成就的肯定。中国近些年的国际地位确实有了很大提升,仿佛迎来了一个“盛世”一般。但盛世的体现不该仅仅只是诺贝尔奖、奥运金牌、军事实力,也不该仅仅只是高楼大厦、高铁动车。“盛世”还应该反映在日
常生活里,应该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还应是国人有礼节,有情致,春风拂面,生活安稳。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莫言的文学价值和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巨大贡献。但是,在一片掌声中,我们应该理智地看到诺奖是对中国文学的鼓舞而非终极目标。
“莫言是一个开始。”正如英国某网站如此说到。一个走向辉煌的开始!
参考文献:
[1]李云雷.莫言获奖的三重意义[N].中国文化报.2012 .
[2]黄阳阳.莫言获奖经济效应盘点[N].扬子晚报.201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