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笋
【教学目标】
1. 熟读文章,理解文章中所涉及的有关竹、笋的基本知识。
2. 了解李渔,了解《闲情偶寄》,特别是《闲情偶寄·饮馔部》中所涉及的饮食文化。。
guihua3. 掌握文章以一个“鲜”字统领全文,介绍“笋”的选料要求及食用方法之写作特点。博客上传视频
4.理解作者运用对比、引用、比喻等手法,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于俭约中求饮食之精美,于平淡处得生活之乐趣的观念。
5. 了解我国食笋的历史、对笋的选料要求、烹饪方法及其名品佳肴等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1. 熟读文章,理解文章中所涉及的有关竹、笋的基本知识。
2. 掌握文章以一个“鲜”字统领全文,介绍“笋”的选料要求及食用方法之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运用对比、引用、比喻等手法,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于俭约中求饮食之精美,于平淡处得生活之乐趣的观念。
【教学方法】
品味、拓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法院离婚程序导入
中国人食笋的历史久远,《诗经》时代,竹笋就成为食物,“其蔌维何,维笋及蒲。”早在周朝竹笋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食品。有人说,竹笋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雅食。历来
文人墨客多有歌咏,苏东坡有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诗圣杜甫曾写过“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的诗句,道出他对竹笋风味的喜爱。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江西品尝过“猫头笋”,念念不忘珍品美味,写下了“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狸”的有名诗句。清代郑板桥则言:“江南竹笋趁鲋鱼,烂煮春风三月初。”近代书画大师吴昌硕,对家乡的竹笋念念不忘,宴饮更是吟唱“家中常有八珍尝,哪及山间野笋香!” 李渔更是文字高手,美食专家,本文虽然谈的是饮食,写得却清新隽永,娓娓动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随李渔走进笋的世界吧,去品尝、去享受!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及《闲情偶寄·饮馔部》。
李渔(1611~1679年),清代戏曲理论家、戏剧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美食家。字笠鸿、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著有传奇《比目鱼》、《风筝误》等10种、小说《十二楼》等清华大学校歌15篇和《闲情偶寄》等多种著作。
《闲情偶寄》为李渔重要著作之一。内容包含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养生等,在
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
《闲情偶寄》中的“饮馔部”,是李渔讲求饮食之道的专著。他主张于俭约中求饮食的精美,在平淡处得生活之乐趣。其饮食原则可以概括为24字诀,即:重蔬食,崇俭约,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这正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饮食的美的追求。《闲情偶寄》文字清新隽永,叙述娓娓动人,读后留香齿颊,余味无穷。《闲情偶寄》不仅熏陶、影响了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一大批现代散文大师,开现代生活美文之先河,而且对我们今天提高生活品位、营造艺术的人生氛围仍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2.梳理文章,与李渔一起评笋、选笋、烹饪笋、品味笋。
笋,产自山野,属大众食品。但在中国,尤为历代文人所钟情。其原因,不仅在于笋滋味鲜美,还在于尚淡重素的饮食传统以及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梅、兰、竹、菊被比喻为“四君子”)的深潜影响。
李渔论菜蔬,以笋为冠军。他写《笋》,清、鲜、嫩、洁、脆,莫过于此物也!因为“论蔬
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 而笋之特,其至美之所在,关键是一个“鲜”字。以一个“鲜”字统领全文,写出笋的特点。白居易有《食笋》诗:“只此一蔬食,经旬不思肉。”对“笋”进行了深切的赞美。
用笋烹制的各种菜肴,香气清逸,滋味鲜美。作者接着引出食笋的选料要求,“旋摘旋烹”,“宜在山林”讲究产地、讲究新鲜;再者讲究独特的烹调方法“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但将笋肉齐烹,合盛一簋,人止食笋而遗肉,则肉为鱼而笋为熊掌可知矣。”用对比、比喻的手法以餐桌食况为来阐述笋之美味。
李渔学识渊博,秉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煎氽爆炒,如掌勺大师,香味全在笔下,其“食笋之法多端,不能悉纪。”但最关键之处是“素宜白水,荤用肥猪。”阐述具体之原因,讲究原汁原味,讲究食料之真味,讲究顶级之美味。“笋之为物,不止孤行并用各见其美,凡食物无论荤素,皆当用作调和。菜中之笋与药中之甘草,同是必需之物,有此则诸味皆鲜”。再次用对比的手法写出“笋”具有“调鲜”的特点,又以引用的方式“《本草》中所载诸食物,益人者不尽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求能其两擅其长者,莫过于此。”进行解读,唯笋独尊,
有理有据。李渔更引用另一位美食大家东坡的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进行佐证,令人联想东坡的下一句话“若要不瘦又不俗,还是天天笋焖肉。”这些具有浓郁乡土风味特的美味佳肴,都是对笋的极高礼赞。
总之,本文介绍“蔬食中第一品”——“笋”的食用方法,以一个“鲜”字统领全文,从蔬食之美在于“鲜”字落笔,引出食笋的选料要求,写出食笋的烹饪方法,特别讲求真味并盛赞其益人之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于俭约中求饮食的精美,在平淡处得生活之乐趣的生活观念。文章朴实、平易,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对比、引用、比喻等手法及其效果。
三、课堂训练:
1、拓展学习笋与中国文化、中国文人之间的关联。
2、拓展学习我国食笋的历史、笋的选料要求、烹饪方法及其名品佳肴等有关知识。
练习指导
一、文章开头只字未提“笋”字,作者为什么提出“鲜”是“至美所在”的观点,这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笋之所以“能居肉食之上”,其至美之所在,关键是一个“鲜”字。笋具有“清、洁、芳馥、松脆”的特点,又能“甘受和,白受釆。” 文章对笋的食用方法的介绍,以一个“鲜”字统领全文,从蔬食之美在于“鲜”字落笔,引出食笋的选料要求,讲求真味的独特烹调方法,并盛赞其益人之处。
二、作者运用哪些方法来突出“笋”是“蔬食中第一品”的特点?
作者运用了对比、引用、比喻等手法,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于俭约中求饮食的精美,在平淡处得生活之乐趣的生活观念。文字清新隽永,娓娓动人,回味无穷。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略)
四、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式特点。(略)
五、课文中说:“食笋之法多端,不能悉纪”。请各位同学或向专业教师请教,或向亲友询问,或向厨师学习,或上网查询,每人收集2种笋的烹调方法,编一本《竹笋菜谱》。
相关资料
竹与中国文化
.杨 锋.
提及文化,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文字、艺术、科学等等,但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理气候、动植物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植物资源中,非竹莫属。英国学者李约瑟说得好,东亚文明乃是“竹子文明”。
中国是竹的故乡。全世界约有100属1000多种竹子,而我国有37属约500种。不仅竹类竹质资源丰富,而且养竹、用竹历史悠久。一首古老的民歌《弹歌》唱道:“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用竹子制作箭头、等武器,用于娱乐、捕猎或战争了。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结下不解之缘,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的日常衣、食、住、行中,到处都有竹的倩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感叹地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竹与文字
竹与中国文字结缘最早。可追溯到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有“竹”的象形符号。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有“竹”的象形符号和与竹有关的文字。古人以竹片作为文字的载体,用牛皮绳串起来编结成书,就是所谓的“韦编”。大教育家孔子勤于读书,把牛皮绳多次翻断,被人们作为“韦编三绝”的佳话传颂。从战国到魏晋长达八百年的岁月里,人们皆用“竹简”写字、刻字、著书立说。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竹书纪年》以及《尚书》、《礼记》、《论语》等经典,都写在竹简上。由于竹简的利用,使中国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到殷商时代,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及历史文献的传存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象形表意为特征的方块汉字也因竹简而被固定下来,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
竹与科技
竹在科技方面的应用引人入胜。早在商周时代,我国已发明使用竹钻;公元251年李冰任四川太守时,便带领民众修筑了世界上第一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四川都江堰。其中使用了大量的竹子。世界上最古老的自来水管是用竹子制作的,古时称为“笕”。在盛产竹子的四川,汉代时人们已用竹缆绳打出了深厚度达1600米的盐井。到19世纪这种竹缆绳打井
技术才传到欧洲,1859年美国在宾尼夕法尼亚州钻出了第一口油井。早在9世纪我国已开始用竹造纸,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竹枝是上等材料。久负盛名的湖笔已发展成羊毫、兼毫、紫毫和狼毫四大类、250余个品种,既是人们得心应手的书写工具,又是赏心悦目的工艺品。算盘是我国古代科学发明的成果,而它的前身“筹算”,就是用竹签做筹码来进行运算的。随着火药的发明,南宋时人们采用竹管制造出突火;元代,有人在椅子的四条腿上各绑一个大竹筒,里边装上火药,点燃后利用火药喷射的反作用力,将坐在椅子上的人送入空中。虽说有点异想天开,你能说它不是最早的“载人火箭”吗?明代,人们用竹筒制作成一种“二级火箭”,名叫“火龙出水”,发射升空时极为壮观。
竹与建筑
关于理想的名言名句竹子用于建筑艺术历史悠久。汉代,能工巧匠利用竹子为汉武帝建造的甘泉祠宫,造形美观。宋代大学士王禹偁在湖北黄冈做官时,自造竹楼,并写了《竹楼记》,其中对竹楼的音响效果写道:“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声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所助也。”真乃美奂绝
伦。盛产竹子的南方,竹楼是寻常百姓家的房舍。西南少数民族如傣族至今仍住竹楼,绿树芭蕉丛中掩映着座痤竹楼,充满了诗情画意。修竹何以成为建筑中的龙材呢?竹子体轻质坚,皮厚中空,抗弯拉力强,浑身展现出力学美。科学家对竹子进行力学测定表明,竹子的收缩量
很小,而弹性和韧性极强,顺纹抗压强度每平方厘米为800公斤左右;顺纹抗拉强度每平方米厘米可承载1800公斤;其中刚竹的顺纹抗拉强度每平方达2833公斤,享有“植物钢铁”的美称。因此人们用竹子代替钢筋,浇铸竹筋水泥建筑物。竹子的抗弯能力极强,如大毛竹的空心度为0.85,抗弯能力要比同样重量的实心杆大两倍多。机械设计师从中受到启发,研制出很有价值的空心转动轴,在不降低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可节约一半钢材。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从郑板桥的《兰竹图》中受到启示,设计建造高达315米70层的中国银行大厦。这一“仿竹杰作”,巍然屹立于多台风的香港,“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很小,而弹性和韧性极强,顺纹抗压强度每平方厘米为800公斤左右;顺纹抗拉强度每平方米厘米可承载1800公斤;其中刚竹的顺纹抗拉强度每平方达2833公斤,享有“植物钢铁”的美称。因此人们用竹子代替钢筋,浇铸竹筋水泥建筑物。竹子的抗弯能力极强,如大毛竹的空心度为0.85,抗弯能力要比同样重量的实心杆大两倍多。机械设计师从中受到启发,研制出很有价值的空心转动轴,在不降低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可节约一半钢材。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从郑板桥的《兰竹图》中受到启示,设计建造高达315米70层的中国银行大厦。这一“仿竹杰作”,巍然屹立于多台风的香港,“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与音乐
有了竹,才有了竹乐器有了音乐。在《汉.律历志》中记有一个传说,黄帝指使一个叫伶伦的人定“音律”。伶伦便去大夏之西,从昆仑山南麓取来了竹子,断面节间,长6寸9分,
吹之,恰似黄钟宫调,音律优美。从此便有了箫、笛等乐器。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发现了竹制的十三管古排箫实物,是目前考古文物中发现年代最早的排箫。古时称音乐为“丝竹”,有“丝不如竹”之说。唐代,称乐器演奏者为“竹人”。我国南方有一民间乐器,直接称为“江南丝竹”。中国传统乐器如笛、箫、笙、筝、鼓板、京胡、二胡、板胡等皆离不开竹。从那牛背上的牧童吹响动听的竹笛,苗寨传情的芦笙,到现代流行音乐,都有竹乐器悦耳的演奏。我国第一家竹乐团所使用的乐器全都是竹子制成,以笛子来说就有十几种,如只有一个孔的吐良、两端堵口的,一支笛子可以同时吹奏两个声音的双音笛,带拐弯的大低笛,长达3.2甄嬛 历史米,重近5公斤的巨笛,短的仅有4.6厘米的口笛等。他们还研制出失传千年的古代低音乐器“相”,用锤击打的竹板琴,拍击竹管发音的拍筒琴,根据民间渔鼓发展成的竹排鼓,用世界上最粗的竹子做的巨龙鼓,用1000多摄氏度高温烧成的竹炭做成的能发出金属般声音的炭琴等。可以说中国的管音乐,实际上就是竹管音乐,演奏的乐曲是一种远离尘嚣的最清纯最原始也最贴近自然的天籁之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