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天坛建筑中体现的天人观念
厦门龙舟池浅谈北京天坛建筑中体现的天人观念
摘要
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明清北京天坛,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光辉典范,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意识观念的一个缩影。走近天坛,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天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本文通过对天坛建筑和祭祀文化的解读,浅谈天坛中蕴含的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天人观念。
关键词:天坛,天人合一,回音建筑,天坛建筑
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明清北京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后历经明清两代近500 年的不断完善,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它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光辉典范,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意识观念的一个缩影。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国家的存亡兴旺和上天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一定的场所、以一定的形式寻求上苍的庇佑,以实现江山永固和风调雨顺是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天坛便是承载这一形式、完成这一目的的场所。通过对天坛的解读,可以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内涵。其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天与人之间的种种微妙关系。
天坛与祭祀文化
天坛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整个建筑平面呈回字形,北面围墙高大,半圆形; 南面围墙略低,方形。这是传承“天圆地方”说的古制,又寓意“天高地低”、“天尊地卑”。天坛建筑落如同中国其他古建筑一样,由一根主轴线贯通。这根主轴线上分布着南北两个主要的建筑落,南部为圜丘坛,北部是祈谷坛,中间被一条高4 米,宽30 米,长360 米的“丹陛桥”连通。
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制度、设施都受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宇宙观思想的制约。同样, 天坛建筑从形制到祭天时的供品也无不出自古人对“天”“地”的理解。除了整体布局喻意天圆地方以外, 古人称祭天坛为“圜丘”(音圆通圆),祭地坛为“方泽”。明清祭天时的供品“苍壁”也依天圆之意, 苍通青,为天的颜; 璧是中间有孔的圆形扁平玉器,玉是石之精,石是天地之精。敬献“苍壁”为祭天时必备的礼仪, 象征将人们创造的财富呈报于皇天上帝,故祭天典礼也称作“苍壁礼天”。
祭祀文化中所蕴涵的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此宇宙观下形成的和谐、敬天、尊祖、重农、崇尚自然等观念,影响了中国古代社
会的各个时期、不同阶层。
、天坛建筑与“天人合一”观念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天人感应学说的具体化。西汉的董仲舒对天人感应学说做过系统的阐释,他提出:“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芡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惧,其殃咎乃至。以此见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这是说,天意是仁慈的,当上天发现人世间的管理出现失误时,就会施放出一些自然灾害、异常天象等来提醒君主改正错误。因此,当这些现象出现时,君主必须反躬自省,认真检讨自己施政措施的不足,改弦更张。如果君主对上天的一再告诫置之不理,上天就会降下严厉的惩罚措施。天人感应学说的核心思想是说天与人相通,天根据民意来治理人事。这种思想的发展就导致了天人合一学说的诞生。董仲舒对天人合一学说有细致的说明:“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号为大夫者,宜厚其忠信,敦其礼义,使善大于匹夫之义,足以化也;士者,事也,民者,瞑也;士不及化,可使守事从上
而已。……是故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是说天和人是相通的,因此人要顺应天意,谨守名分,不要做有违天意的事情。
同城跨行转账手续费《周易·系辞上》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周易》中将天、地、人并称“三才”,以自然为“一大生命”,人事为“一小天地”,而将两者对应。老庄哲学同样强调天道与人道两者的统一,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在古人的认识中,作为人造物和人活动场所的建筑,其空间构造就理所当然地必须与宇宙空间同形同构。则“天人合一”的天道自然观,成为中国古代“案城域、辩方州、标镇阜、划浸流”的基本理念;“象天法地”的构造观成为中国建筑从选址、布局到形制、结构营造的基本原则,建筑成为宇宙,自然的缩影。
(二天坛建筑布局古建筑保护与天人合一观念
在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社会中,百姓敬天、敬土,把土地当成自己的生命与依靠,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因而在中国人眼里,自然界的山川湖泊、日月星辰以及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都是神;历代帝王也要举行祭天、地、日、月和风神、雨神、雷神等仪式,以祈
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中国的哲学、美学、艺术的诸方面成就,在建筑中最集中、最辉煌的体现,便是北京的皇家建筑。
这个古老传统的建筑形式也蕴涵着深刻的“天人合一”思想,北京城中南、北、东、西四方向分别建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是明清两代为祭祀天地日月而建设的。天坛建筑原名“天地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作为祈天敬神的宗教性建筑,天坛以圆形为基本造型,以蓝为基本调,利用地形有意将主体建筑抬高突出,并且围墙很低,目的是想营造出一种天人相接的氛围。天坛的规模宏伟,富丽堂皇,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它也是原始自然崇拜在后来社会文化中的一种延伸的表现。天坛的建筑设计十分考究,“圜丘”、“祈谷”两坛同建在一个园子内。它通过这一系列的处理手法,在建筑艺术上表现“天”的神圣、崇高,把“天”具体化,达到了祭祀建筑的特定要求和最佳效果。天坛的“形象”是天坛产生自己独特美感的基本要素,是古人“意境”造园,“天人合一”思想的经典之作。所以,天坛其文化最深远之处,在于它成功地把古代人对“天”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当时的帝王皇帝就已经把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到其治国策略中去了。
(三)天坛回音建筑与“天人合一”观念
小学生四年级作文天坛位列我国四大回音古建筑之首,能产生声学现象的古迹奇多,有圜丘坛,以及皇穹宇建筑落中的诸多声学现象。
圜丘坛最上面一层的圆形“天心石”,又称“太极石”,取中国哲学太极是万物本原的宇宙观思想,象征天下归宗,九九归一。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四面八方立即会传来回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象征一呼即起,百应回鸣。所以,天心石还有一个名称叫“亿兆景从”。“亿兆”者即天下苍生,“景”古通“影”,“从”即从属,以此营造出一种人“天”遥相呼应的理想对话氛围,寓“向天询问,即刻回应”之意。
虾尾的家常做法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与祈谷坛之间的轴线上,是存放皇天上帝神版的殿宇,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 年)。这里声学现象众多,有回音壁、“一音石”、“二音石”、“三音石”、“对话石”等。回音壁是环绕皇穹宇院落的围墙,人对墙说话,声波沿着光滑的圆形围墙连续反射,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一音石”、“二音石”、“三音石”是皇穹宇殿正前方的第一、二、三块大石板,站在石板的中心,只要用力击掌,就能听到前后左右传来相应的一、二、三次回音,因而得名。“对话石”是皇穹宇殿前甬道中的第18块石板,1993年被发现。站在该石板上轻声说话,在距此36米远的东配殿东北角或西配殿西北角的人虽受配殿阻隔看不到
对方,也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声音,好像面对面说话一样,故称“对话石”。这一现象在第 17、19、20 块石板上同样存在。但如果离开这个36米等边三角形的对话点,对话则无法进行。
利用科学的声学原理,古人把这些众多的声学现象安排在祭天的圜丘坛和专门供奉皇天上帝以及众多天神牌位的皇穹宇建筑院落之内,寓意是深刻的。通过这些声学建筑,寓示在浩浩苍穹、渺渺宇宙之中,与天和者,天亦与之相和,君子言行“之所以动天地也”。并暗示来者只要用心,就可以借用古人的智慧去探寻那幽玄而恒远的宇宙,进入“天垂示于人、人拥入蓝天”的文化意境,表现出的是中国“天人感应”的思想及“天人合一”的最高哲学境界。
三、“天人合一观念现实意义
随着岁月的流逝往日帝王的辉煌与荣耀早已成为过去而一座世界瞩目的美好园林却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步入其间空气清新芳草葱郁树木繁茂花儿艳丽朝代排序加上祈年殿的雄浑和回音壁的美妙无不让人深深感动仿佛心与自然贴近人与天际交融古人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天坛中得到了实现。
古人祈求“天人合一”,如果用我们现在的话来加以解读,也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相统一。这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古人可以通过建筑来昭示自己的理念,表达这种追求。“以史为鉴”,探寻这种理念和表达对于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平衡发展的今天,徜徉在天坛松柏环抱的天地自然气息中,重新审视中国古老的祭天仪式,感悟天坛建筑背后所表达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能给我们诸多的理论和实践的启示,这应是天坛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真正深刻的意义所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