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认识人民币(例7)》教学设计
品牌轿车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58例7。
教学目得:
1.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得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得相关知识。
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得一般过程,了解不同得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得方法与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得联系及数学得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得过程中了解不同得解题策略。
难点: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周末,妈妈与玲玲一块儿来到邮政报刊门市部,妈妈用购书券买了一些书,玲玲瞧到了一些适合小朋友瞧得杂志,也想买。购书券只剩下13元了,妈妈说:“玲玲,您选两本杂志正好用完妈妈得购书券吧!”玲玲该怎么选呢?
理解题意
师:妈妈得话就是什么意思?怎样叫做“正好用完”呢?
出示:
师:您能根据妈妈得要求选出正好13元得两本杂志吗?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得实际问题引入,抓住关键词理解问题。由于例题中得数量关系比较简单,计算也就是20以内得加、减法,教师应注重让学生说明思考过程,为后面问题策略得教学做准备。】
二、探究问题,寻策略
(一)教学“尝试调整”策略
1.体验解决问题得过程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选出了这两本杂志。可就是玲玲就是这样选得:
师:玲玲选得杂志符合妈妈得要求吗?
学生得出:这两本杂志共计11元,比13元少了,不符合要求。
师:那该怎么调整呢?
学生得出:可以把其中一本换成贵一些得;也可以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得。
师:玲玲接受大家得意见,她换了一本贵一些得杂志,小朋友们帮她瞧瞧,这回符合要求了吗?
学生得出:这两本杂志共计12元,还就是比13元少了,不符合要求。
申请哈佛大学师:还可以怎么调整呢?
学生得出:可以把其中一本换成再贵一些得,也可以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得。
师:可以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得吗?换成这两本杂志行吗?
学生得出: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得总价就超过13元,变成14元了,不符合要求。只把《连环画》换成《卡通世界》就正好就是13元。
2.小结解题策略
魔剑阿波菲斯图片引导学生总结:有时候,我们不能一次就到正确得答案,但就是我们可以根据试算得结果与要求进行有方向性得调整。如果试算得结果大了,我们可以调整成小一些得;如果试算得结果小了,我们还可以再调整成大一些得,直到出正确答案为止。这种解决问题得方法叫做“尝试调整”。
板书:“尝试调整”
【设计意图:在教师得引导下,激发学生得兴趣与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大胆发言。解决问题得本身不就是目得,教学活动应重在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得过程,体验调整得方向性,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二)教学“有序罗列”策略
1.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还有什么其她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得出:还可以把所有得选择方法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分别算出总价,瞧瞧哪种搭配正好就是13元。
2.有序搭配
出示情境图:
(1)师:妈妈让玲玲从这些杂志中选出2本,玲玲可以怎样选呢?
指名学生回答。
(2)师:小朋友们想到了很多种不同得情况,从这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玲玲一共可以有多少种不同得选择呢?怎样才能把所有得情况都列出来,而且不重复、不遗漏呢?
分组活动:怎样把把所有得情况都出来?
(3)汇报交流
先让学生说一说搭配得方法,教师把学生说出得方法用图得形式呈现出来:
板书:
第一种:《我就是小学生》与《画报》
第二种:《我就是小学生》与《卡通世界》
第三种:《我就是小学生》与《连环画》
第四种:《画报》与《卡通世界》
祝老师元旦快乐的句子
第五种:《画报》与《连环画》
第六种:《卡通世界》与《连环画》健脑食品
(4)小结搭配方法
先选出一本,用这一本分别与其她三本有顺序地一一搭配起来;再选出一本,用这一本与剩余得两本有顺序地一一搭配起来;最后把剩余得两本搭配起来。
3.解决问题
再分别算一算:
第一种:《我就是小学生》与《画报》 5+6=11(元)第二种:《我就是小学生》与《卡通世界》 5+8=13(元)(√)第三种:《我就是小学生》与《连环画》 5+7=12(元)
第四种:《画报》与《卡通世界》 6+8=14(元)第五种:《画报》与《连环
画》 6+7=13(元)(√)
第六种:《卡通世界》与《连环画》 8+7=15(元)学生得出:第二种:《我就是小学生》与《卡通世界》与第五种:《画报》与《连环画》搭配正好13元,符合要求。
4.小结解题策略
引导学生总结:先把所有得搭配方法全部有序地罗列出来,然后分别算出总价,瞧瞧哪种搭配正好就是符合要求得,符合要求得就就是正确答案。这种解决问题得方法叫做“有序罗列”。
板书:“有序罗列”
【设计意图:由于计算被限制在20以内得加、减法,因此显得很简单,但须明确计算不就是重点,重在引导学生经历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得过程,体会有序思考得优势,学会在解决问题时运用策略。】
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P58“做一做”
要求学生分别用两种不同得策略来解决问题,由于这道题得计算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可以偏重于训练学生运用“有序罗列”得策略,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得策略,体会有序思考得优势。】
2.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让学生选择喜欢得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再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重在展示思维过程,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3.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2)同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得策略。
(3)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付了多少钱”与“回多少钱”得关系,板书呈现学生得思考过程,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付出得钱回得钱篮球得钱
共60元
4元56元
3元57元
2元58元
1元59元
(4)回顾解决问题得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过程,巩固所学策略,体验
有序思考得优势,提升思维能力。】
4.拓展练习
北京是否提前供暖师:妈妈给了玲玲一张20元钱购物券,叫她到超市买3样零食,正好把这张购物券用完。玲玲走进超市,超市真大呀,零食多极了,该怎么选呢?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