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语境下国内电影的发展变化
影视传播
记者日
yingshi chuanbo
冷藏室结冰是怎么回事
我的歌声里原唱- 93 -
浅析新媒体语境下国内电影的发展变化
孙  迪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100)
[摘要]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以普遍运用智能手机终端和移动互联网为标志,其去中心化、非线性、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正在改变着世界,新媒体的发展也在推动着电影的革新。新媒体不仅改变了电影的创作,也引起了观影媒介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受众审美的变化。文章通过分析新媒体语境下观影媒介以及观受审美的变化来剖析中国电影的发展变化,并提出一些问题、反思。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观影媒介;受众审美
[中图分类号]  J9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3X(2019)04-0093-03
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新媒体可被定义为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互联网、基于通信技术的手机、基于数字广播技术的数字广播(DAB)和数字电视(包括移动电视)以及跨媒体的IPTV (网络电视)等。”同传统的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户外广告等相比较,它是新诞生的“第五媒体”。在新媒体中,微博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通过微博来进行宣传与互动,为新媒体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二、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电影的变化
(一)新媒体语境下的观影媒介的变化
1. 观影媒介的特点。现在的生活中观影媒介早已不再是单一的影院模式,我们通过电视、电脑和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影。播放电影的屏幕也由影院大屏变为手机屏幕,由固定的观影位置走向任意,观影媒介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态势。在新媒体时代,观影媒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观影行为个人化。传统的影院观影是一种集体观影的行为,几十个人在同一空间中,通过关闭的灯光进入电影世界中,黑暗的空间将观众与外部环境进行短暂隔离。但在影院中,我们依然可以获取到除电影以外的信息,如电话铃声、讨论剧情声、惊叫声、笑声等。在这一公共场所中,我们很难实现个人化的观影行为。新媒体时代观影媒介便携的特点,可以很好地避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现在
很多家庭购置了投影设备,在家同样也可以享受大屏观影的快感。新媒体使得观影从集体行为走向个人行为,从约束走向个性化。
最好的qq签名
第二,观影设备便携。现在的电脑、手机等移动终
端拥有越来越大的存储容量和超高清的画面,可以满足一般观众的观影需求。所以很多观众放弃了有时间、空间约束的影院观影,转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实现随身携带,利用碎片化时间满足观影的需求。
第三,观影媒介互动性增强。我们可以一边观影一边交流互动,当下我们通过网络看电影不可避免出现的现象就是“弹幕满天飞”。弹幕是一种新兴的观影方式,观影的同时可以实时发表评论,这些评论就会出现在荧屏上,网友既可以看到评论,又可以进行互动评论。弹幕的内容大都是影片观影感受、吐槽等,观众可以在此交流,这成了很多人的观影乐趣。可以说,弹幕是对影片的另一种解码,弹幕的内容可以产生新的不同的意义,生成由庞大的观影建构的新文本。相较于传统的单向观影方式,新媒体语境下的观影媒介可以实现即时的多向度传播。在传统的观影方式中,观众的想法总是滞后传播的,因为媒介与受众之间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
2. 观影媒介的影响。新媒体时代观影媒介越来越多样化,对电影的创作、发行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充分运用新媒介。在这样的条件下,国内的电影创作也发生了变化。
励志书>欢度国庆喜迎中秋
(二)电影呈现碎片化形式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之余留给人们休闲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选择娱乐或者阅读学习的方式也更趋向于碎片化,抖音满足了大家碎片化时间的娱乐需求,成为众所周知的短视频APP;朋友圈每天15分钟打卡的英语学习也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同样,新媒体时代下的很多电影也开始走“小众”路线。篇幅更短,情节更紧凑。比如微电影,它的时常只有30秒到30分钟,往往围绕一个吸引人的小故事展开,没有太长的篇幅,观众
[作者简介]  孙迪(1993-),女,山东淄博人,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