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作文最快的方法是抄范文而不是背
提高英语作文最快的方法是抄文章
摘要:英语作文是唯一一道主观性试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提示使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能够有效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旨在考查考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考查考生使用英语进行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如何快速有效的提高作文,中国源源几千年的传统观念认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毫无疑问,背诵肯定对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裨益,但不要忽略了背诵文章与背诵古诗的区别,古诗就几句话,且由于它特有的形式决定了它增一词,少一词亦或换一词都变了味道,所以古诗必须一字不漏地原汁原味把它背出来,且要做到这样,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难。但如果把这照搬到英语学习上面,要求学生背诵动则百字的文章,这对于记忆力处于平均水平的学生来说,绝对是一个挑战,继而使他们对英语望而却步,甚至讨厌英语。况且英语的文章不是古诗,不是添一字,删一字都不行的。所以我建议用抄代替背来提高英语作文。
关键词:抄文章;动手;集中注意力;阅读量
每次一提到学生写作文,老师总是会很头疼。因为学生为了应付老师总会东拼西凑,往往词不达意,或者想说“心里话”却又苦于词语贫乏,有口难言;有的作文像是“流水帐”,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分不清主次,写不到点子上;有的又语法错漏百出,往往整篇文章都读完了,也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怎样指导孩子写作文呢?很多老师强调背诵。笔者教学之初也跟学生引经博古强调了背诵的好处,学生一时也兴
趣昂扬,为了背一篇一百字的文章,朝夕吟诵,有些学生花费二十多分钟则已朗朗上口,但大多数要花费一个小时,甚者,有七八个学生要两三天才能背会。一个月下来,很多学生已对英语学习身心疲惫了,特别对那些英语基础不好,本身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同学,这时对英语更是深恶痛绝,连英语课本都不愿意碰,更别说学好了。因此我决定要另辟蹊径,一种更轻松有效的方法。最后我到了,那就是抄文章。具体方法如下:  1.英语文章自己,课文也行,但别太过晦涩的,那会影响效率的,最好是稍微高于自己当前水平的文章。  2.抄写时不要看一词抄一词,而是要看完一句话后再来抄写。长此以往,你对英语的表达方式的了解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因为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记下了不少的句子。而再长的文章也是由句子组成的,也就是说你此时的阅读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了。3.至于每天要抄多少字,可以自己定。不过太少就没效果了,最好一百字左右,一定要认真,不能马虎了事。4.字迹要工整。最好用英语作业本来抄写,一笔一划,这样不但自己看起来很有成就感,而且也改善了自己的笔下功夫。开始时可能比较慢,但习惯后会提高速度的。
抄作文与背作文相比是一份相当轻松的工作,不会使成绩差,记忆差的学生望而生畏,即保存了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且坚持一个月下来效果明显。一个学期下来,总分40分的英语作文,班上的平均分由15分上升到26分。有五个同学尤其明显。其中一个叫李东达的同学,刚到我班时,英语很差,总分150分的卷子才考四十多分,作文得10分左右。自从我跟他们介绍了抄文章的方法,他乐此不疲,每天都很兴趣昂扬地去抄一篇,完全没有把他看做是一种任务,而是把它当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一学期下来英语总分上了90分,作文25分,堪称我们班的神话。还有一个同学叫王朗朗,来我班时,英语总分100多分,作文26分,一个学期下来,变成了英语的佼佼者,英语总分每次均120分以上,15分的小作文均得12分以上,有时甚至14分,25分的大作文均可得21分以上。全班同学通过抄作文也觉得学英语不是那么难的事了,所以学英语的兴趣也很高。
为什么抄英语有那么明显的效果呢?
一:动手抄写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为母则刚上一句是什么?
人手上的19块小肌肉,是人能完成那些动物无法完成的灵巧动作的关键。其中,有4块在拇指上,4块在小指上,4块在肌腱上,4块在掌骨间的背面,3块在掌骨间的掌面。这就是我们手内部肌肉的结构。
手还是人类神经感觉最为丰富最为敏感的部位,神经纤维也最集中。从比较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人类基因组的检测结果显示,大鼠和人在基因结构上大体相同,仅有3%的差异。但在手拥有神经纤维的数量上差异却极大。大鼠前爪上有3万根神经纤维,而人手上有100万根,这是任何其他动物都无法比拟的。人也因此具备了最复杂、最特殊的功能——手和脑的联系与互动。
最近有瑞典的专家研究了手指活动和脑血流量的关系,证明手指活动简单时,脑血流量约比手不动时
增加10%,但在手指做复杂、精巧的动作时,脑血流量就会增加35%以上。脑血流量相对增加了,就有利于思维的敏捷。这证明了手和脑之间的密切关系。
研究表明,人的远端肢体(手、足)更有利于脑潜能的开发。苏联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把手比做脑的“父母”,人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日本的一位医学博士也曾经指出,如果想培养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经常地使他们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通过手指的活动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进而促使全部的智能的提高。因而手也有人的第二大脑的雅称。俗话说十指连心,医生说十指连脑——人脑中与手指相连的神经所占的面积最大,手的动作对脑细胞的激发作用相当强。调查资料也显示,长时间从事小提琴练习与钢琴弹奏的孩子,长大后聪明者居多,故有“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的说法。
上海有一位中学教师,配合教学在学生中做过一个夹筷动作的实验。结果发现,这个动作做得正确与否,与学生成绩的高低呈正比关系。做得正确的学生成绩均较好,而做得不正确的,成绩往往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动手和动脑的关系,说明现在提倡动手教育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动手后脑循环会发生改变。手的动作形成大脑新的兴奋点,产生一个新的联系,有利于理解,有利于记忆,有利于思考。
正如毛润之先生倡导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书写能强化记忆,促进学习者手脑并用,启动多种感观参与思维活动。事实也雄辩地证明:学的多,写的多,思考的多就自然能写得好。
根据这些研究,毫无疑问,抄写文章,手的运动更能让人深入去思考与理解文章,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很多同学反映,他们抄完一篇文章,文章大概也背住七成。就连那些记忆比较差的差的同学,他们更是得出了一个结论,背诵文章最好的方法是抄。
二.抄文章可以让浮躁的心静下来,集中注意力。五年级作文我的老师>选拔人才
常言说:练字是修身养性和使人心平气和的灵丹。我们都知道学习书法可以养心治躁,起到舒缓压力,调节神经的作用。因为写字时需要凝神专注,去除杂念,如同练习气功,放松入静,平衡阴阳,起到养心作用。抄作文写字的过程同样可以培养学习的专注力、观察力。大量的实验和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学习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注意力是否集中。可以说,注意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条件。所以关注和培养学生学习注意力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我对高一年级236名学生就“注意力状况”采取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10道题,其中第10题是笔答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答,其它9道题都是选择题,采取记班级不记姓名的方式,以提高调查的准确性。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在高一年级11个班中按不同角度选取了5个班参加本次调查。从入学成绩角度,选取两个实验班高一11、12班,三个平行班(高一2、6、7班),共五个班。为了更好地对比。从学生注意力状况、对注意力作用的认识、注意力不集中发生的时间及原因等方面设题.以
便较全面了解学生注意力的情况。高一两个实验班95名学生有11名觉得自己上课注意力集中,占11.57%;有54名说自己有时能集中,占56.33%;还有25名说自己几乎不能集中,占到32.1%。高一3个平行班141名学生,有8名学生觉得自己上课注意力集中.占
5.67%,有47名学生认为上课有时能集中,占43.9%,还有86名学生认为自己几乎不能集中注意力,占50.43%。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班比平行班在此问题上高出5.9个百分点。从这一调查可以看出,表面上学生在成绩上有差距,实际上在注意力上有差距,这才是造成学生差距、升学差距的主要原因。在注意力与成绩的提高有关系方面问卷表明:有73.23%的学生认为有很大的关系.25.11%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关系,1.66%的学生认为没有关系。
在涉及在学习上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时,问卷表明:有33.15%的学生选择了注意力问题,有18.57%的学生选择了基础问题,51.72%的学生选择了学习方法问题。三分之一的学生受到注意力不集中的困扰,虽然注意力与学生的先天气质有关系,但可以后天培养,如果把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定会取得成效的。事实也证明了培养注意力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据《德育报》(2004年12月20日)报道:2004年江苏省高考学生总均分居全省第一的东奔茶中学,在班级常规中,有一条就规定学生的“注目率”要为零。所谓“注目率”就是教师在上课或自习课时从教室门前、窗下走过,学生转头、抬头情况。正是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时专心致志的能力,才使得这所普通的农村中学以二流的生源,创出了一流的成绩,全校637人参加高考,学生平均总分达593.5
5分,600分以上有308人,几乎人人都达到一本的录取线。马克思说过“天才就是集中注意力”。
所以让学生抄文章还可以加强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从而更高效地学习。
三.每天抄一篇文章可以扩大阅读量,阅读量上去了,英语能力就上去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阐述得很多也很清晰。他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 他指出缺乏阅读的坏处,“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奋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相比之下,“有些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 “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科学书刊,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现代心理学对此已有很多研究和证实。梳理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的学习理论,可以看到关键的两点:一是思维发展与语言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二是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
中国最长的三条河流智力背景。“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包含有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育得更好,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做个形象的比喻:学习能力的构建好比盖房子,“语言系统”就相当于工具,“智力背景”相当于工程背景(地基勘探水平、工程设计水平、工人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等无形但重要的内容)。有好的工具和完善的工程背景,整个盖房子过程就是件比较轻松的事,也能保证质量;如果工具和背景都差,施工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让学生每天抄一篇文章,通过动手写,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深入地感知语言,增强记忆力。又可在不断地抄写中使阅读量得到极大地扩大,学生不断地接触好的短语,好的句子,巧妙的表达方式和文章良好的结构布局,对学生是一种很好地熏陶,对英语语感的形成起了很大作
离别诗
用。每天抄一篇作文,就好像种树,只要每天给它浇点水,它自己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手机为什么变成黑白屏参考文献:
1.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北京作家出版社
2.《成功之路》《德育报》2004年12月20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