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之音乐、文娱知识点
冬眠动物有哪些一、古代音乐
1.五音、六律
古人把宫,商、角、微、羽称为五音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五声音阶。即:宫gōng、商shāng、角jué、徵zhǐ、羽yǔ(1、2、 3、4、5 )
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徽,就形成七个音阶,即:
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
1 2 3 4 5 6 7
例如:“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
古书常把五音或五声和六律并举。律,本指用来定音的竹管,后来成为我国古代音乐方面的专门名称。即:黄钟、大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奶酪煎蛋
茶山是什么例如:“夔于是正六律和无声。”(《察传》)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
2.八音
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具体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3.经首
相传为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一说为黄帝所作。
《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4.六么
唐时有名的琵琶曲名、本名《录要》,后比为《绿腰》《六幺》。
《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5.霓裳
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全曲共十二遍,前六遍为散板,无拍,不舞,后六遍有拍有舞。
《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6.桑林
古乐曲名。
《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游戏排行榜2022手游
7.无射
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
8.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所作。在战国时代成为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9.下里巴人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10.乐师
可以演奏出动人的音乐,天籁之音的人被称为乐师。
11.十二律
古乐的十二调。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12.宫调
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近人吴梅曾解释说:“宫调者,所以限定乐器管之高低也。”
我国历代均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定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声,是乐律之本。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以七声配十二律,可得十二宫、七十二调,共为八十四宫调。
13.俗乐
宫廷中宴会时所用的俗乐,称为“燕乐”。
“雅乐”是统治阶级制定的典礼乐舞,寻根究底,几乎都来自民间音乐,只不过改变了它的内容和情调而已。
有著名琴曲《广陵散》《酒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琵琶曲《阳春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丝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广东音乐《旱天雷》《雨打芭蕉》等,以及大量的寺院音乐、各地各种乐曲,其中不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
14、雅乐大学英语作文万能模板
雅,正也。雅乐,即典雅纯正的音乐,是一种古代的传统宫廷音乐,指帝王朝贺、祭祀天
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
好笑的电视剧15.中国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曲中高山流水之意。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梅花三弄》——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又名《夕阳箫鼓》、《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