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信贷⼤摸底:利润贡献度越来越低!
2015年以来,作为银⾏最重要的业务,贷款对于银⾏的利润贡献呈下降趋势。同时,往年的1⽉正是信贷 “⼤投放”时期,今年却遭遇了快速扩张后的“急刹车”。随着经济略微回暖,企业重燃融资需求,⽽银⾏囿于信贷控制放不出贷款。“银⾏贷款放不出去,令分⾏很头疼,预计对利润影响很⼤。”
银⾏信贷摸底:利润贡献度下降房地产等领域暗含风险
银⾏贷款业务赚钱愈发不易。
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采访发现,2016年银⾏贷款在整体上呈现出如下特征:净利差和净息差继续下降,单⼀案例来看,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但从整体资⾦使⽤效率来看仍不甚理想。以上海为典型,据上海地区多名银⾏业⼈⼠反馈,其所在分⾏2016年企业授信客户提款率仅在25%左右。
“去产能”⼤背景下,银⾏在调整优化信贷结构过程中存在转型阵痛。
⼀⽅⾯,传统制造业领域贷款规模下滑,特别是在过剩产能⾏业的退出和收缩,并不意味着在不良率的反映上可以“⽴竿见影”;另⼀⽅⾯,房地产和政府类项⽬等主流投向,也在累积⼀定风险。
尤其是政府相关融资值得银⾏关注,随着⼤量政府引导基⾦、PPP基⾦的兴起,银⾏表内外资⾦联动投
2020年最佳的入宅吉日一览表⼊,但依靠的仅是政府相关回购协议(未纳⼊政府负债),在合规和资⾦安全⽅⾯均存在⼀定隐患,并已引起多地监管的格外关注。
利差、息差收窄
2015年以来,作为银⾏最重要的业务,贷款对于银⾏的利润贡献呈下降趋势。这与⾦融脱媒,企业贷款需求⾛弱,以及存贷利差缩窄均有⼀定关系。
银⾏业受到的经营挑战,可以从⼀组数据了然。
以西部某直辖市为例,2016年前11个⽉新增贷款在新增社会融资中的占⽐较2015年下降5.4个百分点。换⾔之,企业和个⼈融资对银⾏贷款的依赖度下降。
师德师风演讲稿该区域银⾏全年利润同⽐下降9%,银⾏业净息差2.42%,较年初下降0.41个百分点;净利差2.28%,较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同⽐下降2.09个百分点。其中,30家机构资产规模下降,49家机构利润下滑,29家机构全年经营亏损。
⼀⽅⾯,银⾏负债成本(存款利率)维持在较⾼⽔平,⽽贷款利息还在下⾏。该直辖市银监局数据显⽰,2016年辖内⼈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56%,同⽐下降了0.9个百分点。
在银⾏调整信贷投向过程中,或被动,或主动,难免经受转型所带来的阵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江苏银⾏业⼈⼠获得的数据显⽰,2016年该省制造业贷款延续下降趋势,全省制造业贷款⽐年初减少600多亿元,⾃2015年下半年以来已减少超1400亿元。制造业贷款占⽐同⽐下降了近3.5个百分点。
独生子补贴在银⾏业降低过剩产能⾏业授信的背景下,某些区域的产能过剩⾏业信贷风险还在继续上升。以某西南⼤省为例,钢铁、煤炭、⽔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业不良贷款⽐去年增幅⾼达90%以上。
贷款质量仍是普遍困扰银⾏业的问题。实际上,资产质量对于利润的影响,也是银⾏净利的关键所在。
银监会统计数据显⽰,2016年四个季度末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5%、1.75%、1.76%和1.81%,不良贷款率在四季度有所回升。按不同区域来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取的数据显⽰,2016年上海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和⽐率出现双降,截⾄2016年末不良率仅为0.68%。江苏省不良余额有所上升,但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四川省则出现不良贷款及不良率双升。
部分政府债务存隐忧
整体⽽⾔,在银⾏贷款中,政府类项⽬是最为主要的投向之⼀。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类融资是最为安全的资产。
有上海地区股份⾏对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前银⾏参与政府性建设项⽬,往往会形成表内外资⾦联动,这也意味着风险可能在表内外传导。
电脑语言“⼀般做法是,银⾏⾃营(表内)和理财资⾦(表外)以名股实债⽅式先投,后端再针对项⽬,以银⾏名义发起中长期项⽬贷款(表内)。对于项⽬建设⽅⽽⾔,⾃⼰出很少⼀部分钱就能撬动杠杆。关键在于,很多项⽬其实没有纳⼊地⽅财政,⼀旦资⾦偿还有问题,银⾏的表内外资⾦都会受牵连。”上述股份⾏⼈⼠解释道。
多名受访上海银⾏业⼈⼠还提到了上海的异地风险传染问题。上海作为全国的资⾦⾼地,资⾦实际流向了全国各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接近监管⼈⼠获得的数据显⽰,截⾄2016年三季度末,上海地区以信托和⾦融租赁为主体的本地机构投向异地平台的贷款余额相当于2010年的13倍。
有江苏银⾏业资深⼈⼠在受访时也表⽰,⽬前已经观察到银⾏⼀哄⽽上,出现⼤量产业基⾦,但并⾮真实⽀持产业发展。
“银⾏⽤理财资⾦对接政府背景产业投资基⾦,还款来源是平台企业回购,但银⾏的资⾦安全其实并没有实际保障。”该江苏银⾏业⼈⼠称:“还有的银⾏从风险⾓度,做的是政府采购项⽬,但其实也存在⼀些法律和合规风险。”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研,西部地区的地⽅政府债务风险较为突出,相关监管部门也已关注到PPP和政府产业基⾦实际操作中隐含的风险。
在⽬前市场上众多的政府背景项⽬中,真正纳⼊政府债务的并不多。以四川省为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当地银⾏⼈⼠处获得的数据显⽰,2015年后四川省新发融资平台贷款纳⼊政府债务的,仅有不到7%。全省融资平台贷款中,由政府兜底或担保的,占贷款余额不到15%,且缺乏法律效⼒。
实际上,风险已有所显现。
以西部某省为例,据当地监管排查,2016年有93笔,近75亿元融资平台出现⼟地收⼊不能按时实现,项⽬不能按期投产,政府补贴不能按时到位等风险苗头。
房地产贷款风险隐现
除政府类项⽬,房地产相关贷款也可以说是2016年银⾏贷款项⽬的“⾹饽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别从上海和江苏银⾏⼈⼠处获得的数据显⽰,2016年上海按揭贷款新增3350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0%。按照余额来看,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包括对公和零售)占⽐达到近40%;同期江苏省按揭贷款增长近50%,房贷余额占所有贷款约20%。全省房地产相关新增贷款占全年新增量的56%。
也就是说,2016年上海和江苏的房地产相关贷款增量对当年新增贷款的贡献超过⼀半。
相⽐之下,中西部的相关贷款同⽐增速要稍慢。
有重庆银⾏业⼈⼠表⽰,2016年重庆按揭贷款同⽐增长率不超过20%,房地产开发贷款同⽐增速也有近30个百分点的下降。但房地产⾏业贷款仍是重庆辖内贷款的重要投向,占⽐超过30%,略⾼于全国平均⽔平。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也是当地监管的重要监管对象,截⾄2016年末,重庆房地产⾏业整体不良率控制在0.64%。
楼市可以说在2016年经历了⼤起⼤落。
尽管银⾏业内⼈⼠普遍认为当前按揭贷款属于银⾏优质贷款,“断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2016年居民在加杠杆时,银⾏在信⽤审查⽅⾯普遍要求较松,且⾮银机构也推出了各类购房融资产品。“楼市新政之后,部分价格下跌较快的房⼦,如果购房者加了很⼤的杠杆,不排除会降低还款意愿。”有湖北某股份⾏银⾏⼈⼠表⽰。
对公⽅⾯,银⾏贷款穿上“马甲”被⽤来⽀付⼟地款的做法,已经受到严厉监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2016年1-11⽉,全国房地产开发建设本年到位资⾦中,⾃有资⾦⽐例仅为14.5%,为2001年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2016年1-11⽉,全国房地产开发建设本年到位资⾦中,⾃有资⾦⽐例仅为14.5%,为2001年来的新低。有接近上海监管层⼈⼠透露,抽样核查发现,上海⾄少六成的⼟地交易款来⾃外部投资。
不过,上海也是监管⽅⾯最早对⼟地融资检查的城市。1⽉16⽇,上海银监局针对⼟地融资开出了⾃去年下半年全国严查以来的⾸份罚单,罚⾦⾼达477.9254万元。
(编辑:闫沁波)
延伸阅读——
信贷扩张“急刹车” 银⾏利润雪上加霜
往年的1⽉正是信贷“⼤投放”时期,今年却遭遇了快速扩张后的“急刹车”。随着经济略微回暖,企业重燃融资需求,⽽银⾏囿于信贷控制放不出贷款。
“银⾏贷款放不出去,令分⾏很头疼,预计对利润影响很⼤。”⼀位重庆地区国有分⾏管理层⼈⼠对第⼀财经表⽰。
如果错过⼀季度信贷最佳投放期,今年新增⽣息资产将受到影响,短期势必影响利润。但也有观点认为,如果规模收缩,贷款利息可能有上⾏空间,对银⾏盈利未必利空。
1⽉信贷扩张被勒紧
浙江地区某⼤⾏公司部负责⼈对第⼀财经表⽰,1⽉各家银⾏普遍遇到信贷规模紧张的局⾯。⼀⽅⾯,总⾏在制定规划时根据存款增长情况已对全年信贷新增总量控制,全⾏信贷规模收紧;另⼀⽅⾯,在今年信贷规模收紧的预期下,银⾏开年纷纷提前布局加⼤信贷投放,造成1⽉全国信贷投放量特别⼤。
⼀位股份制银⾏战略研究⼈⼠则对第⼀财经分析称,1⽉成为信贷投放的⾼峰期是多⽅⾯因素叠加:出于早投早收益及收息空间更⼤的考虑,⼀般银⾏信贷采取“3322”原则,即⼀⼆季度各投放全年信贷总量的30%,三四季度各投放全年信贷总量的20%;同时,去年各家银⾏受央⾏指导和资本充⾜率约束等制约,放款能⼒受到限制,导致部分去年的项⽬放款推迟⾄今年。
该⼈⼠也表⽰,影响今年1⽉信贷扩张的最重要因素是下⼀轮调控的市场预期,央⾏已通过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控制⼴义信贷数量,出于对央⾏进⼀步控制信贷投放节奏过快的担忧和货币政策从紧的预期,各家银⾏纷纷赶在调控之前尽早完成信贷扩张的布局。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信贷规模控制的⼀个特点是:过去各家银⾏的总⾏会给分⾏设置⼀个总的贷款规模,信贷分配内部可以调剂,⽽今年则是总⾏公司⾦融部、个⼈⾦融部分别对全国各地分⾏对公和个⼈⾦融贷款规模进⾏控制。且有些银⾏在制定信贷资源调配计划中,个⾦信贷增量超过了对
公信贷增量。
上述浙江某⼤⾏公司部⼈⼠就表⽰,总⾏今年新增个⾦信贷额度⾼于公司⾦融信贷额度,⽽公司⾦融信贷存量⾼于个⾦信贷存量,以存量盘活做信贷结构调整。
对于央⾏控制信贷规模扩张的逻辑,中国银⾏国际⾦融研究所研究员李佩珈对第⼀财经记者称,这是为了落实中央提出的“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担⼼信贷资⾦没有真正流⼊实体经济。发展银⾏业务不仅是短期⾏为,更要关注长期风险控制。
⼴发证券银⾏分析师沐华对第⼀财经表⽰,央⾏对信贷扩张进⾏“窗⼝指导”并⾮⾸次,意在防⽌银⾏信贷投放过快,年初就把信贷额度⽤完,引导银⾏根据企业需求把握放贷节奏,实现信贷均衡投放。
中国社科院⾦融研究所银⾏研究室主任曾刚则对记者表⽰,宏观数据表明实体经济在回暖,增强了企业的贷款需求,银⾏有投放的意愿,1⽉信贷超额投放有其原因。
银⾏利润或遭侵蚀
上述重庆地区国有⾏管理层⼈⼠表⽰,开年企业存在融资需求,⼀般⼀季度银⾏会加⼤对公贷款投放,为全年利润奠定基础。眼下囿于贷款规模控制,尽管企业有刚性融资需求,但是信贷额度⽐去年同期缩减不少,对银⾏盈利有直接影响。
响。
前述浙江地区某⼤⾏公司部⼈⼠也表⽰:“银⾏贷款年初投放收益较⾼,因为每笔信贷须计提拨备,年末投放贷款的利息还没有体现,收益⽆法覆盖拨备计提,可能会亏损。”
开年信贷投放不⼒,给本已深陷净利润低位增长甚⾄接近“零增长”的银⾏业2017年盈利前景蒙上了更厚重的阴影。
上述股份制⾏战略研究⼈⼠具体分析,近年来经济下⾏,银⾏不良资产持续暴露,蚕⾷了利润空间,银⾏依靠传统信贷扩张赚取利差的盈利模式已然不可持续,⽽如今银⾏信贷规模在⼀季度遭遇“急刹车”,在全年信贷规模收紧的预期下,银⾏息差收⼊可能会继续收窄。
上述重庆地区国有分⾏管理⼈⼠表⽰,当前银⾏经营⾯临四⼤难点,⼀是有效资产的投放不⾜,⼆是存款来源分流,三是银⾏利差和息差空间持续收窄,四是银⾏不良资产暴露尚未见底,拨备计提资本侵蚀了银⾏利润。
银监会2016年银⾏业运⾏情况快报显⽰,2016年末,商业银⾏实现净利润16490亿元,同⽐增长3.54%;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98%,平均资本利润率13.38%;商业银⾏不良贷款余额15123亿元,不良贷款率1.74%。
扫黑风暴结局信贷控制对银⾏利润究竟会产⽣多⼤影响?沐华表⽰,控制信贷投放节奏影响的是分⽀⾏新增贷款,鉴于存量贷款规模巨⼤且在⽣息,预计对全⾏利润情况影响边际作⽤较低,且⽆法从财务报表中单独测算短期信贷调控对⽣息资产的影响。
李佩珈则表⽰,控制⼀季度信贷过快投放将对银⾏利润产⽣间接影响,短期对⽣息资产有⼀定影响,但利润表现还取决于银⾏对资产的运⽤⽅式。长远来看,银⾏还要关注资产质量、效益和运⽤⽅式。
不过,也有乐观观点。“如果规模收得太狠,贷款利率可能有上⾏空间,对银⾏盈利未必利空。”曾刚表⽰,根据量价关系,如果价格下⾏就以量补价,如果量缩就要以“以价补量”。由于⾦融市场利率上⾏,如果贷款规模继续收紧,贷款利率或将上⾏,银⾏议价能⼒将增强,这取决于价格弹性,对银⾏影响有待观察。
基建、国企投向被看好房贷增长难持续
既然信贷规模总量和投放节奏均受到控制,如何⽤好⼿⾥信贷资源布局银⾏经营?基建、国企、住房按揭成为众多业内⼈⼠的共识。
上述重庆地区国有⾏管理⼈⼠表⽰,经济下⾏期,中⼩企业风险⼤,信贷没有更好的投向,国企仍是银⾏偏爱的信贷投放领域。结合当地来看,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军⼯、化⼯⾏业是他看好的信贷投放领域。
上述浙江某⼤⾏公司部⼈⼠表⽰,在信贷规模严格控制的情况下,银⾏对公贷款也在重新调整,表内信贷向收益⾼的项⽬调整,收益低的项⽬向表外转移。
在前述股份制银⾏战略研究⼈⼠看来,去年住房按揭经历了过快增长,预计房贷增长不可持续。同时,去年底债市经历了去杠杆的苦痛,在“资产荒”未改观背景下,今年银⾏交易型⾦融业务也难见明晰的投资机会。银⾏更多着⼒点在基础设施、综合化经营,信贷资源倾斜的⽅向还是基础设施和国企。
去年新增住房按揭贷款成为银⾏竞相加码的领域,引爆了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
李佩珈预计2017年住房按揭将从严,由于各地从严的地产调控政策销售量放缓,按揭需求回落,银⾏为了满⾜监管要求提⾼贷款准⼊标准、贷款额度,利率随时⽽动,贷款利率优惠幅度将更加严格。预计住房按揭利率将上⾏。
>怎样开饰品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