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学生自我评价
音乐课学生自我评价
【篇一:在音乐课堂中,你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的?请举例说明。】
在音乐课堂中,你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的?请举例说明。
魏书生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得当的评价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能给学生启迪,催人奋进。”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表现,认识意识到学习上的不足之处。还能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追求有价值的课堂评价,引导学生积极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即时性评价,抓住正面评价时机
教师在课堂中,对同学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方法、过程、结果等方面给予及时的鼓励,调控和引导的评价活动。教师评价时要注意评价要真诚,针对学习状态敞开,如在上课前准备:“你看,走进教室的时候,老师就看到你笑盈盈的,看起来学习的劲头很高。”欣赏过程中:“你听得非常地专注,才能听出这么细微的变化。”针对思维方式:“你走进了作者的心灵
安全生产月工作总结世界。”演唱过程:“你唱出了很动听的声音,仿佛听到了春天走进了我们中间。”
2、个性化评价,权利反转积极引导
音乐课的学习比一般文化课的学习更强调个性化的特征,它更关注学生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师生的评价也应注意体现出学生的个性性格特点,绽放音乐个性彩。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学更
多地强调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任何结果都必须由教师一人来评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发展,变被动为主动,我觉得把评价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评价至关重要。
首先,学生有权评价自己,也有权评价他人。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反转”,让学生大胆地自评、互评,评价、了解、鼓励自己或他人。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常将学生请上来,或展现优美的舞姿,或描绘歌曲表现的意境,或做一回小老师,与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如
何唱好新歌,让学生主动参与自评或互评的评价之中,使学生每节课学有所获,在每节课后都能余兴未了,保持对音乐的兴趣。
其次,学生更有权评价教师,教师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轻松、愉悦、平等的师生关系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提高。如:我在歌曲范唱完后,诚恳地问学生:“老师唱得怎么样?”同学们会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样一个愉悦、和谐、平等的环境中,老师和学生共同懂得了怎样更好地来学习音乐。这样的评价体系是立体的,交互的,开放的。
3、理性化评价,客观衡量恰如其分
新课标提出“鼓励教育”“赏识教育”,也就是提倡对学生多进行表扬,少进行批评。这是一种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的积极的教育方式,
也是一种非常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诚然,课堂即时评价里面有着不少的学问,如果能正确、合适、妥善的使用这一工具,可使学生不断进取,反之不顾其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学习态度,随意滥用表扬,一味地叫好,容易让学生受表扬过瘾,期待溢美之词难以雷普利小
完成自己的份内事情。可能会引起适得其反的结果,会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歧途甚至思维的误区。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表现再好再好的学生也有缺点或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不能对他们的这些缺点错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助长对其他同学的不良影响。这时,我们要将表扬与批评巧妙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表扬和肯定,又以此为教育契机与学生提出委婉的建议或劝导,使学生增加信心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逐步扩大其优点来克服其缺点。透过优点的夹缝看缺点,这体现了教师的评价艺术,也是一种积极评价。
【篇二:音乐课堂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
音乐课堂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
在新课程实验改革中,“评价”这一名词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课程实施者所重新认识。
那么,究竟什么是“评价”?“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教育目标为
关于端午节简短祝福语大全
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每一个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评价的对象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参与者,包括学生、教师、课程管理者即学校,评价的方式也由过去的单一式量化评价向多元化“质性”评价转变,评价过程更人性化,强调了评价活动中评价对象的主体意识。
520表白的话>换手率高好不好
在音乐课程中,音乐课程评价又因为有了音乐学科的特点而更具有独立性和个性,由于音乐学科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加上音乐自身的较强社会交往性和文化传承价值,决定了音乐课程评价的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学生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新课程理念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应该是创立多元化的课堂评价制,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标准地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而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只有使学生掌握客观规律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获得成功,所以我认为小学音乐课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评价氛围,让学生乐此不疲
我们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某们同学平时唱歌还不错,可到全班考试时,声音发抖,或者没了声音等等,以致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久而久之,也少了学习信心,难道我们老师能在众目睽睽之下,用“同情”给他打个高分吗?不,这显然不行,要弥补考试的这个缺陷,除了平时我们要多提问这位同学,
多给他些锻炼机会,锻炼他的心理因素之外,恐怕我们还应改变一下考试的氛围,这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讲就更重要:比如唱歌考试,我们可以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进行,事先也不要告诉学生考试,这样有的孩子虽在平时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但游戏玩乐了,或许就能缓解他的紧张情绪,使其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这效果不正是我们老师所追求的吗?这时老师还可以悄悄地加以记载,事后公布分析表扬,这位同学收到这份意外的成绩后,一定会对自己刮目相看,从而树立起自信心,或许对他的将来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再如低年级乐理考试就不一定象高年级一年发张试卷笔试,可以把考试布置成游园场地,让学生通过音乐迷宫、抢答、猜谜、画画等一系列游戏活动轻松、愉快地复心考查学过的一些基础实用的音乐知识。
二、拓宽考查评价渠道,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追踪
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能力的增强,我们还可放手让学生组织音乐会,融声乐演唱与器乐演奏于之中,把独唱与重唱、合唱(不超过8个人,每声部有2个人来担任)结合考查,把独奏与重奏,合奏的效果结合起来评价,既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更是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对每个节目的主要组织者,将在该项成绩中酌情加分。
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我还结合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进行评分,这活动不仅有学校组织的,还包括社会上组织的一些健康有益的比赛、演出,我都根据情况把它记入音乐成绩。
三、采取多种形式,改变评价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一是自我评价
发展性评价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音乐课堂上的评价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评价,使自己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给自己提供表现自己能力和成就的机会,同时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出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疑惑。在音乐课堂上开展的自身评价,对于评价和事实是否有距离,不必苛责,只要学生能讲清自己为什
么这么评价的理由
就可以了。例如:在学唱《两只小象》这首歌后,我请学生评价自己时,其中有一名学生对对自己的一应俱全是:“老师,我觉得自己唱得很好,我对自己很满意。”这位学生虽然没有说自己怎么唱得好,可我已经能够想像到,他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的学习态度一定的积极的,因为他已经为自己树立了信心。在教学中,每当学生表演结束,给他们自评的机会,会使其表达自己的创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二是自主参与
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是纵向、横向交错,动静结合的评价活动。传统教学中受传统学生评价观念的影响,评价过程往往是统一考试与抽测,教师是评价者,是绝对权威,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及受制于他人的评价的现状。新课程评价贤创造了学生参与评价过程的空间和环境。
对学生的评价除了教师用描述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为主以外,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音乐学习与参与音乐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评、互评及他评三种方
式相结合实现学生学习评价的多个纬度的结合。学生自评应以描述性评价为主。让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和比较,承认音乐学习的个体差异、关注自我发展。如“班级音乐会”是学生间相互展示、相互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多样的音乐表现活动表现音乐特长,学生吹、拉、弹、唱形式不限,一改往日紧张、严肃的考试局面,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试。学习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每一次评价前,学生自己选择唱(奏)得最好的音乐作品进行表演,进行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每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好的评委,因此他们总能全神贯注地欣赏别人演唱(奏),客观地自我评价并给每一位同学做出公正的评价。另外,每一次学生的音乐活动展示与音乐要素阐述,都是学生进行分析与评价的机会。为了评价的深入、准确,自然促使学生对相应的技能与音乐要素更准确的掌握与理解。实践中我深深感到这样的评价能营养和谐、团结的评价氛围,有利于调节学
生的心理,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小组内评价
音乐课堂教学中,在小组内互评时,能使学生懂得互相商量,探讨着去评价,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在小组内互评,还可以通过组内同学的鼓励,把那些在课堂上表
qq实名制
现不太积极的同学有效地组织起来。
课堂上,我在组织学生进行组内互评时,总不失时机的去指导学生在互评时,除了要向那些课堂表现不错的同学表示祝贺,更重要的是用一句鼓励的话,去调动那些课堂表现不自信的同学。学生听了小组内的评价后,自然而然的在心里就形成了一种积极要求进步的想法,使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
四、是师生互评,营造和谐氛围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
教师在音乐课堂上的评价对学生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评价的针对性要强、体现个体、语言力求简明扼要、具体,要避免一般化,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还应指出学生在哪些方面具有潜
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使评价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互评使他们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同时又增强了判断力,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中小学音乐课程的评价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注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体现社会发展,人文发
展的需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自我发展。面对新课程,本人根据自己的探索和和实践,使一向令音乐学科老师头痛的组织教学变得井井有序,轻松有效,并且使课堂简短的时间内效益大大提高,初感创新与探索是发展之本,发展之源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