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 第二单元 第2章 生物与环境(含答案)
                          2 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于一定环境的                         B. 生物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C. 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                      D.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
2. 有些动物如青蛙、蛇等,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是(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环境影响生物                  C. 生物适应环境                  D. 生物躲避敌害
剥石榴的方法3.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说明(    )           
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生物依赖环境                  D. 生物适应环境
4. 仙人掌适宜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水分                                     B. 空气                                     C. 温度                                     D. 土壤
5. 沙漠中仙人掌,扁平宽大的块茎可储藏水分,刺状叶可减少水分的蒸腾散失,这说明(  )           
A. 生物依赖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生物与环境无关                 D. 生物适应环境
6. 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描述中最完整的是(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的分布受环境的制约
C. 生物对环境无影响                                              D. 生物适应及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影响生物
7.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因素的是(     
A. 阳光                                B. 空气                                C. 其他生物                                D. 前述三项
8. 有些蝗虫在夏天是绿的,到了秋末则变为黄褐.这说明(  )           
A.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C.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 生物能够改变环境
9. 山里一块花生地,由于管理不善,杂草丛生,花生产量都较差,这是( 
A. 杂草与花生树互利共生的结果                             B. 杂草与花生争夺生活条件的结果
C. 杂草寄生在花生上的结果                                    D. 花生的生活促进了杂草的生长的结果
10.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A. 捕食关系                           B. 合作关系                           C. 竞争关系                           D. 寄生关系
11. 下列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A. 苏云金杆菌杀灭松毛虫                                       B. 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病   
C. 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                                           D. 真菌与藻类形成地衣
12. 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风沙,这可以体现(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环境影响生物                  C. 环境改变生物                  D. 生物影响环境
13. 在大自然,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           
A. 森林可保持水土        B. 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蚯蚓疏松土壤
14.森林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这说明( 
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影响环境                D. 生物和豆豆龙歌曲
环境能合作
15. 下列各项中,不是反映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A. 夹竹桃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净化空气         B.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地衣等植物能够分泌酸性物质,对岩石有腐蚀作用     D. 月球引力等综合作用导致潮汐发生
16. 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 春江水暖鸭先知                B. 葵花朵朵向太阳            C. 大树底下好乘凉            D. 春风又绿江南岸
17.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都能适应生存的环境,也以不同方式影响环境         
B. 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生物,既有互助也有斗争
C. 阳光对植物有决定性影响,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         
 D. 生物之间的捕食和竞争会使大量个体死亡,这不利于物种的生存与发展
熔岩巧克力蛋糕的做法18. 仙人掌的茎变成肥厚的、富含汁液的肉质茎的原因是(  )           
A. 抵御动物侵袭            B. 生长的环境缺水            C. 生长的环境寒冷            D. 生长的环境阳光太强
二、综合题
19. 对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黑龙江漠河(我国最北部)、江西庐山三个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调查结果如下表:
体长(毫米)
耳长(毫米)
体毛
A地区
695
65
浓密
B地区
540
86
正常
C地区
483
103
稀疏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推测:
1A地区为________B地区为________C地区为云南西双版纳。   
2)动物的耳朵大、体毛稀疏有利于________,而耳朵小、体毛浓密有利于保温,这说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今日立秋几时几分________相适应。   
3)对这种动物外部形态影响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   
20.  1787年,有一个叫飞利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到澳大利亚种植,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而且没有天敌的存在,仙人掌便在澳大利亚快速地蔓延开来,严重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长,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后来,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住仙人掌的蔓延.
①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蔓延并占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一 大灾难,说明生物既能够 ________ 环境,同时也能________环境.
②资料中,昆虫是影响仙人掌生活的________因素
1787年,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影响仙人掌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________(填选项)。
A光照    B.水分    C.昆虫    D.空气
④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是为了 ________(填选项)。
A.吸引昆虫传粉          B.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侵害
C.适应干旱的环境        D.以上情况都不是.
21.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________。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
2)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语文教研组计划
3)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首先死亡的将是绿植物,这是由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
22.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因为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下面以昆嵛山森林系统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昆嵛山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润,为多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有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赤松林,还有栎树、刺槐等1170多种植物,这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茂密的植被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昆嵛山因而被誉为天然氧吧,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昆嵛山野生动植物多达2330多种,这些生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如图诶昆嵛山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该食物网中生物通过________关系和竞争关系相互影响与依存,比如松毛虫泛滥,会危害到赤松,但________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未控制松毛虫的数量,降低赤松林所受的危害.
当我想你的时候汪峰(3)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与依存的原因,生物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使得生物必须依靠环境
生存,从而形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该食物网中,能利用非生物环境中的简单物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的生物有________;食物网中的其它生物都通过食物链获得物质和能量,比如,鹰获得物质和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________;生物制造或获得的有机物最终都要被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其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二是通过________(答一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分解遗体.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